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25-01-20

乡 医

◎马德水

        乡村医生,我想,对成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大佬”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小时候,在乡下,但凡身体有个毛病啥的,小病熬熬就过去了,没有那么娇贵,农村人家一贫如洗,能省则省,身体愈发难受痛苦的时候,就不得不找村里的“民间医生”救治了。那时候农村人平均年龄不过50岁左右,60岁高龄的人少之又少。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十分繁重,一些传统疾病,像天花、麻风、肺结核等病是急需治疗控制的重点,让老百姓破除封建迷信,相信科学,提高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人吃五谷杂粮,得病是很正常的,而不是什么鬼神作祟。大力普及卫生健康常识,除灭害虫,春天防治流行感冒;夏天防治肠道传染病;秋冬两季防呼吸道传染病;平时为婴儿、幼儿、少年接种疫苗、打预防针。帮助村民戒除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养成人人讲卫生、爱健康的良好习惯。防止农药中毒、食物中毒、触电、溺水和皮外伤事故发生,积极推进“两管五改”。“两管”一是管好饮食卫生和粪便;二是污物的无害化处理;“五改”是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乡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在家乡,上岁数的中医尊称为“先生”,医生到家看病为“请先生”,县乡医院的医生普遍称呼“大夫”。像乡村那样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乡下人,一开始称呼“郎中”或“土医生”,听起来感到不亲切。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才渐渐习惯“乡村医生”。
        我们村的“乡村医生”张华女,1932年出生于山东肥城,14岁随姨母投亲黄河北岸的济阳崔寨。70年的岁月,在第二故乡度过,可谓是艰难困苦,很是不容易。16岁嫁到本村,尊老相夫,生儿育女,一辈子修德行善,看病行医近70年,在医疗资源匮乏的乡村,好多村民因为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撒手人寰。她亲眼目睹了因农村接生医术卫生条件差,多少婴儿腰折,多少产妇死于产后风,便萌生了从医的念头。没有文化跟丈夫学,寻医拜师,刻苦学习。她深知民间疾苦,把年轻妇女们脆弱的生命尽快从死亡线上解救出来,实实在在做点事。15岁的张华女背着姨母多次跑到乡公所医院,向妇女保健大夫讲明自己想学习妇女保健接生的想法后,得到了乡公所医院妇产医生的大力支持,特意安排时间带她,帮助她学习临床医术和护理业务。解放后选送到县里举办的乡村接生培训班、临床实习班。张华女一有空就背着医药箱出诊,四方寻求乡间老中医,向老中医求教,不断掌握了接生保健护理业务和医学知识,传承和改进了传统的接生医术,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妇幼保健员”。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为把医疗的重点放到农村,掀起了城市大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农村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高潮,为乡村尽快培养医护人员、服务于老百姓的“泥腿子”医生,这就是后来的“赤脚医生”。政府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条文,在乡村选拔一批思想进步,自愿扎根农村的回乡知识青年,经过村党支部的推荐,到县卫生局培训班学习几个月,再到县或公社卫生院实习一段时间,具备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临床技能,基本能单独处理一般病状,就回到村里,组建村卫生室,药物由公社卫生院和医药供应单位专供,他们身背红十字药箱,深入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治病。亦医亦农,半医半农。这在当时缺医少药的乡村,对于求医无门的乡亲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祉。平时常见的季节性伤风咳嗽、流行性感冒、头痛脑闷、一般腹泻、腮腺炎、轻微跌打损伤、蛇盘疮、皮外伤等,有时干农活少不了磕磕碰碰,请赤脚医生打一剂破伤风针,用医用酒精棉球擦试伤口,抹点碘酒、红药水、敷点消炎粉,用医用棉纱布包扎处置,一律由乡村赤脚医生诊治处理,就近就便就医治疗,做到小伤小病不出村。这种处理看似简单,却大大降低了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了酿成重大伤害。有时受条件限制,赤脚医生治不了的重症和疑难杂症,先由赤脚医生进行应急处置,在赤脚医生的陪护下,再转诊到公社卫生院或县中心医院做后续治疗。赤脚医生向村民提供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是公社和县两级医疗机构的有效延伸及有益补充,极大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赤脚医生非常辛苦,村庄大、人口多,赤脚医生每天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当年没有交通工具,一个村里连自行车都很少见,村东头到村西头要两里路,完全靠两条腿走路。这家刚刚看完病,那家马上找上来打针或取药,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赤脚医生的报酬是在生产队记工分,那微薄的补贴和工分,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生活需求。白天,他们得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村民有了急病,还要及时出诊治病。
        赤脚医生是基层卫生防预的守门员,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其辛苦不再赘述,看看乡村赤脚医生在乡村中奔走的身影吧!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同时也时刻绷紧着弦,如果该履行的职业要求稍一疏忽懈怠,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面对乡村医疗体质变化,张华女医生从乡村保健员转为“赤脚医生”,她不顾称呼的变化,仅靠精湛的医术,还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医者仁心,履行一个赤脚医生的职责,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不断壮大乡村赤脚医生队伍,以老带新,能者为师。她坚持一心为村民行医治病,赢得了广大乡民的信赖,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表彰,并荣获地区“优秀妇幼保健员”,“优秀赤脚医生”称号。
        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广泛交流求教,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查清病源,对症下药,决不忽略病人的每一个小细节。这样一来,张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身为医者,为民服务。她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殚精竭虑为乡民身心健康负责,作为赤脚医生,常怀“医者亲人心”的思想,对乡民热情关心、耐心听病人疾情,分析患者的需要,时时急病人之所急。常思“视乡民为亲人”的观念,以无私奉献为快乐,对待病人如好兄弟姐妹或儿女,以服务病人为第一责任。她医治病人无微不至,观察每一位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人问:“您这样没日没夜,不辞辛劳地工作,却拿着微薄的报酬,图个啥?”她的回答是:“凭俺是个共产党员,凭一个人的良心,凭一个赤脚医生的道德修养和仁爱之心。”
        记得有一年隆冬寒风刺骨的深夜,大雪飘飘,村西北一户年轻孕妇难产。那时交通不便,离县城又远,家人救人心切,晚上十二点敲开她家的门,请张华女医生去救救他的老婆孩子,她二话没说,提上接生保健箱,跟着小伙子行走在雪夜中。雪大路滑,张医生不小心脚下一滑,掉进了水塘里,幸亏水塘已冰封,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让人胆战心惊。经过近三个多小时的科学催生,孕母脱险。三代单传的小孙子却出现昏迷,多次施救,婴儿并没有任何反应。张华女医生诊断为婴儿在母亲腹中严重脱水缺氧,造成婴儿食气管浓痰堵塞,如果不马上采取果断措施抢救,婴儿的生命很危险,如果使用吸痰器,恐怕伤害了婴儿的呼吸道。张医生立即喝了口清水润了润,用嘴慢慢吸出婴儿的浓痰,并用掌心轻轻拍打婴儿的后背,增加心脉震动活力,使婴儿从昏厥中醒来,发出了迫不及待的哭声,全家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因出生婴儿缺少营养,体小身弱,急需隔离保温,慢慢恢复体能。张医生选用棉絮套包裹住婴儿,增加婴儿的体能热量,来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经过三天的精心照料和科学护理,小婴儿发育良好。全家人感动地说:“张医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他们拿出侍奉月子的鸡蛋和小米送给张医生表示感谢,一一被张医生婉言谢绝道:“我虽然是个接生婆,但护佑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也是我应尽的一份职责,是一个做医生的准则和良知。”三十年后当年难产的婴儿,已成长为堂堂正正的军队团级军官,每次探亲回家,总要亲自到张医生家,当面致谢救命之恩。
        这样感人的事迹数不胜数,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几十年来,张医生始终心怀仁爱正义之心,心怀每一位乡民,始终葆有一份以自己过硬的医疗技术服务乡民的赤诚情怀,践行着医生的医德,服务乡民。在行医过程中,她视病人如亲人,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解病人之所难。不过度治疗,不滥用药物,绝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以足够的底气来获得乡民的信任。张医生虽然是村卫生室的主管,但她没有一味以赚钱为目的,而是心系苍生,对烈军属、残疾军人、五保户老人,这些特殊群体的病人,随叫随到,绝不含糊。一天,在地里劳动的张华女医生听到远处的呼救声,她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背起药箱,飞快地赶到患病者身边进行救治。经检查,病人患急性肠胃炎,疼得患者躺在地上只冒汗,情况非常危急。张医生立即从医药箱里取出银针,用酒精棉消毒后,熟练下针刺腹部正中的中脘穴,一系列救治之后,张医生见患者消除了疼痛,又给服下药,并安排人用地排车把病人送回家,然后每日三餐给病人服药和进行调理,前后总共治疗了半个月,使病人安全脱离危险,得以康复。张医生得知病人家庭生活困难,立刻决定减免全部医药费共180元。说起这件事,她只淡淡说了句:“我是一名赤脚医生,我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为乡亲们服务。”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觉悟都非常高,赤脚医生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民服务。由于贫穷落后,医疗设备十分简陋,赤脚医生只发了一个药箱,几片普通药片,一支针管,几块纱布。这么简陋的设备,对赤脚医生来说,有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着一个个病人在受折磨,她心如刀绞,很多时间只能发动大家到地里采些草药,熬药。赤脚医生真是大家的贴心人,不接受病人送给的任何礼品,不肆意抬高药品价格,不多收病人一分钱。当时在农村还流行着一首《赤脚医生之歌》:“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出诊愿踏千层岭,采药愿找万丈崖……”赤脚医生是乡亲的贴心人,呕心沥血铺彩霞,这是真实的写照,是千千万万农村赤脚医生的缩影。如果遇到流感时期或流脑时期,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更辛苦,她们不但走家串户送药,还得讲解预防知识,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顿热乎饭,睡不上一个安稳觉。赤脚医生不但送药上门,还要做思想工作。在那个医药几度困乏的年代,赤脚医生为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赤脚医生在中国医疗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回首往昔,有赤脚医生的乡村是幸福的!那时候人情世故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复杂,凭一己之力造福老百姓。村里男女老少,都有过生病,也都是在赤脚医生那里治好的,老百姓嘴上不说,心里面却十分明白。在赤脚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张华女默默奉献,任劳任怨,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用一颗扎根基层、妙手回春的心,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挽救了多少病人的生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生活幸福。
        赤脚医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赤脚医生已被“乡村医生”取而代之。但赤脚医生拥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赤脚医生一心为民,一心为公,他们那颗慈善的爱心,还在温暖着那一代的人心。
        前辈虽已离去,后人始终牢记他们那一代人的无私奉献,人们始终没有忘记赤脚医生的功德无量。“悬壶济世妙回春,惠泽苍生患者亲。笃守职操求精益,慎修律己诊疗遵。戒除贪欲效前贤,仁者德先讲诚信。”他们的医德、医风、医术,永远在中华大地上传颂……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