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76 更新时间:2025-03-21

我区构建安全生产“全链条”防护网

 

 本报讯 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执法监管效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济阳区应急管理局积极作为,多措并举,以“全链条监管、精准化治理”为核心理念,通过规范流程、协同联动、科技赋能多维发力,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全面升级,全力守护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稳定。
 规范执法流程,实现全域覆盖。严格落实执法检查“事前报备、事中规范、事后评价”工作要求,建立涉企执法检查台账,主动接受行政监督和企业监督。区应急管理局科学合理制定检查计划,明确重点监管企业及检查频次,对全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全覆盖、全检查、全指导链条化监督管理,做到执法无死角。同时,落实“镇街主查、区局主办”协同模式,实现应急管理执法由碎片化、粗放式向精细化、集成式转变。
 强化部门联动,提升执法效能。积极联合公安、气象、工信、环保、消防等相关部门组成跨部门联合检查小组,按照抽查计划,对不同规模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检查。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企业经营许可、主要负责人持证上岗、经营和储存场所、设施等情况进行检查,实现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成本最低化,执法效能最大化。
 实施精准监管,确保隐患清零。依托“泉城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对企业实行“红、黄、蓝、绿”动态赋码、全程监控。将工贸企业分为四级,对固有风险点较多、安全管控能力不足、易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发生事故概率较高的“红码”企业,每天专人负责及时提醒,查纠问题隐患和违法行为。针对粉尘涉爆、有限空间、工贸涉危化等重点企业和高风险行业领域,重点关注、精准排查整治,确保无“死角”、零“盲区”,督促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坚持包容审慎,创新执法模式。深入开展柔性执法,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手段开展涉企执法检查。推行“执法 + 普法+服务”创新模式,采用“应急部门综合督导+安全专家现场指导+行业部门专项检查+属地单位全面排查”联合监管模式,对危化品企业开展“说理式”执法检查,对企业实际问题“精准开方”,彻底消除“疑难杂症”,赢得企业和群众的赞誉和支持 。
                                                                                                   (杜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