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69 更新时间:2019-03-12

济阳“三变”看发展


         “这两年济阳变化真是变化太大了,公园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很多旧建筑都拆除了,有些地方连我这个的老济阳人都快不认识了。”谈起这几年济阳的变化,家住雅居园小区的刘先生说。
         其实,济阳变化的不仅是环境、设施等方面的“面子”,更有战略、观念等方面的“里子”。济阳,一个近千年的古城,正不断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一个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济南北部新区正在黄河岸边逐步崛起。
 

战略之变:发展东风催生北部新区
 

         济阳在哪里?放在几年前,很多济南市区的人只知道在济阳在黄河北边,具体济阳“长什么样”还真不知道。“济阳就是一个小县城,来了摘了点黄瓜、西红柿,别的没啥意思了”。即使来了,也没给外地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甚至连济阳人对自己的家乡也是有点看不上,环境不好,能玩的地方不多,所以没事周末总往市区跑。
         但这几年,济阳真是不一样了,不仅是环境漂亮了、公园多了,而且一个个大项目扎堆落户,最重要是的发展东风吹到了黄河之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济阳的发展定位随之改变,携河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动能转换的重要功能区、济南现代新市区——济阳开始在全市乃至全省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战略之变,变在济南发展的希望在黄河北。“要‘跨过黄河去,解放全济南’, 让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这个北跨要通过‘携河发展’,让黄河成为城市的内河。”一石激起千层浪,2016年,时任市委书记王文涛的一句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更标志着济南吹响了携河发展、向黄河北进军的号角。随之,黄河北大战略、大动作频频出现,先行区直管区落地黄河北、济阳实现撤县设区、“三桥一隧”加快推进,济阳的战略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立足新起点,面对新机遇,在今年1月12日召开的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区委书记吕灿华掷地有声、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济阳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抢抓历史机遇,推进产城融合,奋力开启北部新区建设新局面,为建设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济南北部新区而努力奋斗。同时,结合形势新变化、发展新要求、群众新期盼,区委确定了“1127”工作体系,作为引领今后一段时期的行动总航标。“1”:紧扣一条工作主线,即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工作主线。“1”:咬定一个发展目标,即建设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济南北部新区。“2”:实施两化融合战略,把快速城市化和提升工业化两化融合作为济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7”:抓好七项重点工作,即动能转换、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城市提升、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
         战略之变,源于济阳良好的发展基础。自1990年济阳划归济南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从引进三株公司到旺旺集团落户,从成立济北开发区到打造“两城六园”,从建造澄波湖到建成济阳黄河大桥,济阳发展的思路逐步完善创新,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发展的成效日益向好,为实现弯道超车、加快腾飞奠定了扎实基础。
 

思路之变:从工业立县到产城融合
 

         多年来,济阳始终始终高举“工业强县”旗帜不动摇,一个个招商项目的落户投产,一个个企业的膨胀壮大,为济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以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选准了发展道路,济阳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提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好,形势不断变化,济阳发展的思路也在不断改变:黄河北岸的济阳,必须融入省城发展大格局,而要做好融入文章,建设济南北部新区,不仅要发展工业经济,更是抓好城市建设,最终实现产城融合,其中“城”是基础,建什么样的新城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聚集;“产”是保障,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决定着未来新城的质量档次。
         产城融合,规划是引领。济阳坚持全域发展思路,坚持一体化统筹谋划,“一轴两城三区六园”的发展框架应运而生。“一轴”即城市中轴,“三区”即东城区、滨河区和滨湖区。两城六园是产业安排,“两城”即食品产业城、智能制造城,“六园”即台湾工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济北生命科技园、济阳街道创新智慧园、智慧家居科创产业园、垛石商贸流通产业园。
         产城融合,重点更突出。在今年1月19日召开的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战宇进一步明确了产城融合的重点任务:聚焦推动动能转换,加快构建具有济阳特色的“321”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推进双招双引,深入实施“1517”招引工作体系,构建全员招商与重点招商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的新格局;聚力推进项目建,加快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聚力推进城市提升,按照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要求,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聚力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赢得发展新优势;聚力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为引领,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乡村振兴“济阳样板”。
         产城融合,发展更有力。因势而为,顺势而上,济阳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发展逐步走上“快车道”: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5亿元,税收总量质量双提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食品产业城、智能制造城等重点板块加速崛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实现重大突破,城市面貌大幅改观,建成黄河健身公园、安澜湖公园,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好……
 

发展之变:群众笑了 客商来了 
 

         “一条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过去的济阳是个小县城,小不仅是经济总量小,更因为城区人口少、面积小。
 2008年,城区建成区面积仅18平方公里,2018年扩大到32平方公里,等于翻建了一座县城;城区人口从2008年的6.8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5万人,增长了一倍多。城区面积、人口发生显著变化的背后,是济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老城改造、新城开发、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济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多拆迁半个多老城,一个个破旧的房屋被夷为平地,安置区内崭新的楼房已经拔地而起;全民健身公园、安澜湖公园、黄河健身公园等一个个公园正式开放,新建永安路南延等11条道路,一批断头路被打通,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功能品质明显提升;扎实推进“四城联创、五化提升”和城市提升行动,城乡“颜值”“气质”同步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济阳改变的不仅是基础设施这个“硬件”,更有营商环境这个“软件”,良好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和资金投向了济阳,安商亲商的氛围也让企业能够在济阳安心投资、放心发展,项目建设“济阳速度”再次提速,“投资济阳、快乐体验”服务品牌进一步叫响。
         去年9月10日,位于济北开发区的墨海生物科技及台稳精密机械两个项目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值得一提的是,两个项目的土地证也是于10日下发,由此实现“拿地当天即开工”, 这也是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拿地即开工”。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门进行了报道,对我区营商环境工作点赞。
         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我区从审批流程再造入手,将审批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同步受理立项、环评、规划方案审查等多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章审批、一次办成”。实行全程代办,对每个项目安排代办专员,开展全程代办、跟踪服务,真正实现“只让企业跑一次”和“你不用跑我来跑”。提高审批效率,开展网上通办,在全市率先开发“零跑腿”审批系统和大一窗式服务平台,实现“一窗受理”综合窗口和后台审批窗口实时连接、无缝对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                               (张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