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652 更新时间:2019-03-28

四位省领导先后批示凤岐模式在山东落地推广仍阻碍重重

(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舆情专报(第006期)》2019年2月19日)

        一家诞生于山东的“互联网+”创服企业因“不可说”的原因将主要业务移师浙江,在乌镇仅三年多时间,就改造、孵化了近60家智慧农业企业,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可在诞生地山东省,这家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了重重阻碍。是什么导致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记者就“凤岐茶社”在山东寿光和浙江乌镇两地不同的发展局面进行了调查采访。
        在乌镇,记者见到了凤岐茶社创始人傅骞。2014年,傅骞在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扶持下,和哥哥傅磊共同成立了凤岐茶社。为何后期把主要业务都转移到乌镇,傅骞不愿多说,只是表示“这个不好说,这是我老家,我老家这个确实不大好说。”但是在沟通采访过程中,凤岐茶社在乌镇和寿光受到的不同对待,直接体现了两地营商环境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巨大差距,也说明了凤岐出走的原因。

寿光:水电网暖不免费  还要交押金
乌镇:免费提供场所  补贴运营资金

        在凤岐茶社创办乌镇公司之前,凤岐茶社潍坊公司已经于2014年成立,并且后来又在寿光成立了凤岐驿站。傅骞认为,寿光在蔬菜领域上有多年经验积累,有大量行业专家,但目前的经营模式仍显得传统和相对滞后,没有“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未来发展规模可能会受到限制。
        2018年4月份,经过与当地人社局商定,凤岐驿站入驻寿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先行装修开展业务,再签订相关协议。按照凤岐茶社的说法,寿光市人社局许诺水、电、网、暖等费用免费。然而入驻以后,双方产生了严重分歧。寿光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称:“只是(装修)押金减半收取,水电费和物业费都该交。”而凤岐茶社总经理傅骞认为,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关门打狗”:“就是先让你进去,然后他就各种条件就都来了,原来答应的也不算。比如说好水电网暖都免费的,进去之后就告诉你不免费了;租金不要你的,但是要缴纳高额的押金。”但是寿光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却坚称“从来没有承诺过免房租、免水电”。
        与在寿光的遭遇不同,凤岐茶社在乌镇感受到了“贵宾级”待遇。在2015年全国双创周上,凤岐茶社展示的创业项目,引起了浙江省桐乡市招商部门注意。当天晚上,他们就接到桐乡市市长的电话,邀请他们到乌镇发展。凤岐茶社乌镇公司总经理郭瑞告诉记者,当时当地政府提供了一套210平米空间的独栋二层小楼,第二年又给了一个700平米的空间,现在则是一个12000平米的办公加展示区,“这些全部是免费的,每年还会补贴一些运营资金。”郭瑞还告诉记者,当地政府说到做到的那股认真劲儿,让他感到惊讶:“我把问题提出来之后,基本上就在明天后天的,他们就会有相关部门来反馈信息,很快进行落实。”
        从发展成绩来看,凤岐茶社在乌镇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郭瑞的想象。然而在寿光经营并不顺利的凤岐驿站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据了解,这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凤岐茶社主动关闭的分公司。

乌镇凤岐茶社评上国家级众创空间
潍坊凤岐茶社却没评上市级众创空间

        从2016年开始,潍坊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众创空间,并对符合条件者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但必须符合场地面积500平米以上、租用期超过5年等一系列条件。凤岐茶社因场地面积等各种硬性条件的限制没能评上潍坊市市级众创空间。但与此同时,在乌镇三年的快速发展,凤岐茶社业绩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嘉兴市、浙江省和国家级三级众创空间。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在山东没有评上“市级众创空间”,凤岐茶社副总裁董明睿直言“比较尴尬”。
        对于凤岐茶社因为场地面积等因素没能评上市级众创空间,潍坊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创业我觉得它还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具体你要想干成一个创业项目的话,还要找个场地。”而在场地面积等问题上,浙江乌镇则有不同的核算标准和理念。乌镇凤岐茶社的办公场所起初只有200多平米,比潍坊公司的面积还要小。凤岐茶社总经理傅骞认为:200平米相当于是一个核心点,以它为中心服务着镇里的好几个点,包括镇里部分公共空间,都是纳入凤岐的比特空间进行管理和核算的。“其实这就是浙江的特点,他对‘互联网+’等创新模式比较认可。”
        仅通过各级众创空间认定,凤岐茶社在乌镇就比在潍坊多拿到60万元补贴,加上其他各种奖励、补贴,累计起来数目相当可观,对于企业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党委委员陈东旭告诉记者:“我们要成为政策高地,敢于创新,为创业公司打造非常好的环境,有时需要突破一些体制机制限制和规定。”

乌镇:党委政府安排专人对接服务
寿光:要求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记者采访时,遇到了专门服务凤岐茶社的乌镇工作人员潘方明,今天他要落实一块土地的规划情况:“我要去咨询一下,需要凤岐提供哪些材料,这些不用凤岐自己去跑,我去对接。”乌镇党委委员陈东旭介绍称:“企业进了乌镇,我们就配备一个人为它服务,由他来做统一的入口,背后是我们政府整个团队。”此外,当地政府还把项目介绍到凤岐茶社,让各种资源通过政府平台“嫁接”成活。乌镇设计园以色列项目就是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与凤岐茶社建立了合作。该项目负责人王弘宇告诉记者:“项目孵化阶段,镇政府帮助我们引见了包括凤岐茶社在内的很多本地企业,然后有了深度的合作。”对此凤岐茶社总经理傅骞认为:政府帮企业做背书,在引入外地项目时非常重要,并不亚于资金支持。
        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让创业者在乌镇找到了“家”的感觉。乌镇凤岐茶社总经理郭瑞说:“现在为止我没请过政府的相关人员吃过一次饭,政府则主动找企业座谈。”“12月份我生日的时候,他们的纪委书记和宣传部长,还亲自给我送了生日贺卡和蛋糕,感觉非常温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山东4年的创业经历,让凤岐茶社副总裁董明睿心里五味杂陈。在山东,有的合作谈下来了、有的凤岐茶社成立了,但是当地政府却有了别的需求,给换了名称,甚至在装修都快完成的情况下又转给了第三方。在寿光市人社局沟通过程中,工作人员发出这么一段“灵魂质问”:“你(凤岐茶社)给楼上企业起过一定示范作用也可以,没有吧?你给俺带点理念来也行吧,没有。你给俺介绍资本来也可以,你介绍介绍你的营销渠道也可以,啥也没有。”“你到了一个地方,你起码得服从一些地方的管理,你不按这个规定来,你按照你自个儿那一套,你得管着人家,那谁听你的?”这番话,反映了当地政府部分部门和人员的心态,这也正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痼疾。
        在不同的营商环境和服务模式下,凤岐茶社的发展成果也截然不同。几年下来,凤岐茶社在乌镇孵化企业落地资金累计达3.5亿元,而在山东则只有3000万元。营商环境的巨大差距通过这两个数字直观体现了出来。

四位省领导批示 
凤岐模式在山东的发展仍不理想

        凤岐茶社“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2018年,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朱正昌、赵振东等多位院士专家,赴乌镇考察凤岐茶社发展情况,并建议在山东复制、推广“凤岐模式”,打造智慧农业齐鲁样板。专家建议得到了省领导重视,省长龚正,副省长王书坚、于国安、于杰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山东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人社厅、省粮食局等部门,与山东省老科协和相关企业研究论证提出意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落实。这让远在乌镇的傅磊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诚意,傅磊表示:“上级重视,我们肯定也要尽力而为,对得起这个机会,本身就是山东人,尽力也是分内的事。”
        然而,有了省长的“批示”和专家学者推荐,凤岐茶社与省内相关部门的对接情况仍不理想。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李云云告诉记者:“(相关工作)一直在沟通,效果一般,不是很好。通过沟通我们认为,路很长,担子很重,就是突破那种旧的思维和模式的东西,是一个很长的路。”

改善营商环境
 软制度、软环境的提升尤为珍贵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凤岐茶社在诞生故土难有作为的无奈,也是我省多地营商环境不佳造成的尴尬局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学家黄少安认为:“好多企业说,到山东来做客舒服,创业难。企业家来创业是要来赚钱的,到你这个地方到处都受到约束,无形之中它就觉得很难。”软制度、软环境的改善提升,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珍贵。然而,改变政府部门和人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目前,山东正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猛药根治沉疴,深入推进触及灵魂的改革,持续狠抓触动利益的举措,全力打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蓝天沃土!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需要全省上下、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期待凤岐茶社等诞生于山东的优质创新型企业早日“凤还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