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发展路径,我区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请看——
乡村振兴的“济阳样板”
农业强了——垛石镇大力发展樱桃番茄产业,产品不仅远销北京、甘肃等地,还出口到俄罗斯、日本,该镇荣获“中国番茄之乡”称号,产品更是获奖无数。
农村美了——行走在济阳街道葛店村,宽阔笔直的马路、精致美丽的长廊、简洁大气的牌坊,再加上紧邻黄河的优势,过年期间,游客纷至沓来,道路两侧停满了汽车。
农民富了——曲堤镇董家村发展黄瓜大棚260个,仅此一项全村年收入25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近年来,我区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和市场导向,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黄河北岸的济阳,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斑斓画卷正缓缓铺开。
推进产业振兴
鼓起群众“钱袋子”
曲堤镇董家村黄瓜种植户董孟柱种了两个黄瓜大棚,去年仅春节前后一个月,就赚了7万元钱。
董孟柱所在的曲堤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大棚黄瓜种植,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黄瓜大棚2.6万个,占地5万余亩,去年,黄瓜产值达到20亿元,菜农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全镇菜农存款额达18亿元,黄瓜种植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越冬黄瓜种植基地”,被誉为“中国黄瓜之乡”。
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为加快推进产业振兴,推动“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我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以粮食、黄瓜、西瓜、西红柿、种苗、大米、林果花卉、乡村旅游、标准化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十大特色产业为基础,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叫响农业区域品牌。
在此基础上,我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打造曲堤闻韶、垛石慢城、新市花谷、仁风卢兰四个田园综合体,建成一批标准化基地、养殖示范区,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济阳样板”。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
济阳街道代家村东临黄河,西临220国道,2017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共投资220余万元,村内三条主要街道进行了沥青修补、胡同全部按照4米宽的标准进行了硬化,高标准新建配备各种健身器材的休闲广场一处。通过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全面提升。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近年来,我区严格按照五化提升的标准要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村居环境,完善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建设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集中打造垛石齐鲁样板镇和代家、葛店等10个齐鲁样板村,彻底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亮丽底色,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一面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扮靓了乡村;一批批先进典型的表彰,让群众有了自己的“明星”;一个个“好故事”的宣讲,凝聚发展的正能量,淳厚朴实的民风保留住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
不仅要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也要精神富起来。为此,我区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培树先进典型,开展移风易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均已建立红白理事会,为村民婚丧嫁娶事宜“当家主事”,“理”出文明新风,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创建文明家庭,用身边人说身边事,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村里“好婆婆”“好媳妇”“五星文明户”不断涌现,让文明新风尚在每一户家庭兴起来。深化“文明镇街、文明村居”创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王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