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宣誓
——区老年大学学员卜宪君家庭档案传承侧记
2019年4月23日,夜幕降临。在济阳区老城原城关供销社家属院的一个居民小院一间平房里,开始了一场特殊的家庭会。六七个节能灯泡照得屋内通亮,红底白字“家庭档案传承仪式”大横幅格外夺目。全家12口人端坐或站立一旁。这时一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老人首先发言:“我叫卜宪君,我们的家庭档案是我历经几十年积累沉淀形成的。它凝聚着我的大量心血,是家风家训传承的依托,是家庭宝贵的文化财富。2016年我家被济阳县授予“家庭建档示范户”,在全县家庭档案展览会上我作为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如今,我身体虽然健康,但已年近八旬,为了使家庭档案后继有人、世代相传,我决定将家庭档案的续建管理交给次孙卜繁蒙,特举行家庭档案传承仪式。下面由卜繁蒙宣誓。”
一位个头不矮,面色白皙,潇洒英俊,三十来岁的小伙子立正站立,举起右手,紧握拳头,庄严宣誓: “我是本家庭档案第一传承人,我宣誓,在爷爷的传授下,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继承家风,传承家史,续写档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留存资料,日积月累,随时收集,及时入档,规范有序,资料完整,修志编史,持之一恒,代代相传。宣誓人:卜繁蒙。”
我与卜宪君老师认识,缘自今年初,我们同为区老年大学学员。近几年,他的事迹经常见诸报端,尤其是在建立家庭档案方面,可谓称得上“奇人”。他春节后和我说过,在家庭档案这事上,他想培养接班人,但最近没再提起。当天中午,他给我打电话,让我傍晚到他家。我问有事吗?他说没事过来聊聊。那天下午我正好在区老年大学上摄影课,因学校离卜老师家不远,我骑自行车直接去了。到了他家,当看到大红横幅我全明白了。我说,“您要早说明了,我叫上几个同学,一块来采采风!还好,我今天上摄影课正好带着相机,我为你们留个资料吧!”
卜老师今年79岁,是一名有着34年教龄的退休教师,从原济阳县姜集中学退休后于2003年迁居县城。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他几十年来,自觉形成了一个良好习惯,注重收集和整理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资料。续编家谱、撰写家史和创作文章850余篇。所存档案资料历史最长的有五百年前形成的曲堤镇卜家村卜氏家谱(第一部);当代的有1951年的土地证、房产证;有几十年来家庭所有收支明细账,刚任教时所教学生的成绩档案,家庭成员、学生、同学等的大量照片并在照片旁注明人物姓名、拍照事由及时间……为了建好家庭档案,他于十几年前买了电脑和彩色打印机,档案中的很多资料都是自己打印。他先后编撰了《卜家村·我的故里》、《网络日志选编》、《鼓号伴人生》等16部书籍共计45.6万字。其中《卜家村·我的故里》被区档案局永久收藏。这些书内容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生经历的事情,真实可信,语言朴实。没有名人题字、作序。2008年卜老师原配病逝后,经其老同学牵线搭桥,与当年高中同窗好友赵钦香走到了一起,再婚后,两人相互体贴关照,尤其是在家庭建档上给予了鼎力相助。一般是老伴赵钦香作“序”,自己写“编后记”。书籍从编写、校对、排版、装订全部与老伴携手完成,印制精良。这些书仅作个人收藏,印量不大,除个人存档外,分别赠送给了老同学、学生、好友及有关部门,受到受赠人的高度的好评。
笔者看到,在不大的三间平房内,卜老师专门开辟了一间档案兼工作室。两个开放式文件厨内整齐摆放着家庭档案,靠东墙是一台电脑和打印机。他说:“我的家庭档案分为:家史类、师生联谊类、理财类、设备类、证件类、荣誉类、声像类、业绩类、学习类、日记类、保健类、旅游类、网络类、书信类、剪报类、台历类等16个大类,49个二级类目,到目前已整理归档的各类文字材料93盒932件,还有55本影集,照片4950余张,电子相册155个,照片8650余张”。
在2016年6月“国际档案日”济阳家庭档案展览会上,卜老师是当时被发现的全县档案最全、整理最好的建档家庭户。此后,在档案部门的帮助下,其家庭档案更加规范完善。
家庭档案里的良好家风、家训,在卜老师家庭得到了体现并为之发扬光大。家庭成员人人遵纪守法,个个尊老爱幼。积极上进,爱岗敬业。自己工作时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孩子们也都能在工作中积极向上。卜老师前些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无微不至照顾生病发妻八年,直至病逝,谱写了人间大爱之歌。退休后发挥余热,奉献爱心。亲自撰稿续写卜氏家谱第二部,自费印制,免费送给乡亲,为此,当时村民们想贺家谱,被他婉言谢绝。迁居城区后义务为居民修排水沟、清理大院垃圾、垫付水电费,被居民誉为“活雷锋”;一手倡导创建起城里社区唱歌班,自制黑板;到学校义务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18年4月其家庭被所在社区评为“城里社区第一届文明家庭”。
卜繁蒙宣誓完毕,爷爷卜宪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走到家庭档案厨前,指着一层层的档案盒向孙子介绍着有关情况。然后,又拿起一个档案盒,走向八仙桌,手把手地教孙子怎样建档立卡。最后,对孙子说,今天,我虽然将咱的家庭档案交付于你,但是,我不会撒手不管,我要做好传帮带工作,把咱们的家庭档案做成精品、做成样板,让它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孙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