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法律四十载 丹心映照夕阳红
“和事佬”贾云龙的多彩人生
如果说赛场上的奔跑是一场比赛,那么生命中的奔跑就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征程。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比赛的运动员,不能退缩,也不能放弃。 ——题记
熟悉济阳老城区的群众都知道,自2013年起,在经一路与纬三路交叉口东北角有一块写有“和事佬调解工作室”的牌子,经常见到一位身材不高、白须及胸,长得像老寿星一样的老人出入。
他,就是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栏目和事佬、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一切为了群众》栏目调解员,现年72岁的贾云龙。
六年来,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署,哪怕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会亲自到场、热情服务。
方圆几十里地的老百姓都知道在济阳老城区有个义务为群众服务的“白胡子老头儿”,大家都尊称他为“贾老”。
依法调解有“妙招”
“感谢老大哥这几天为我操心受累,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已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与大儿子达成了和解。以后只要有你在,我保证不会打官司、不再上访了!”
“任何时候你们父子之间都有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咱想问题、办事情不能钻死牛角尖儿,眼界要广一些,心胸要宽一些,只要你们家庭和睦我就放心了。”
这是几天前贾云龙与济北街道菅家社区杨窑村上访户曹某某的一段对话。
曹某某,现年65岁,去年拆迁时,看到他给长子结婚时置办的院子所附带的安置补偿都落在了长子名下,想到之前长子住院时他还垫付了两万块钱医药费,心里很不平衡。曹某某几次通过村委会、社区和街道调解协商,均未达成协议。曹某某一纸诉状把长子起诉,并声称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到上级上访。
贾云龙了解情况后,主动与杨窑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军取得联系,在详细了解曹某某的脾气性格、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将其约到济北街道面谈。听完曹某某的自述后,贾云龙意识到这个人虽然脾气大,但是讲理,只要从情入手、把理讲通就能做通工作。贾云龙从曹某某近20年来因老伴儿意外去世一个人拉扯两个儿子不容易讲起,从这么多年这个家庭度过的苦日子说起,从假设与儿子关系闹僵后的后果说起,一番话下来,曹某某思想上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表示回去以后和小儿子商量一下,可以考虑撤诉,想与大儿子达成和解。
自参加工作40多年以来,贾云龙坚持义务参与调解家庭、邻里、婚姻等民事矛盾、民转刑案件纠纷1000余起,自己总结归纳了“稳”字当头法、“评、判、裁、决”四字法和“比心”、“动情”、“析理”、“明法”四步工作法等行之有效的“调节妙招”,成为创建社会发展稳定与群众家庭和谐的有力武器。
心怀慈悲“有大爱”
春节前夕,济北街道闫家村群众高某某向街道反映,其女儿高某由于身体不好常年生病、女婿不尽抚养义务,多次协商无果。高某情绪十分激动,说是如果没人管就采取跳楼或自杀等过激行为。贾云龙听说后,与街道2名同事先来到闫家村,只见大门紧闭。经联系得知,近日高某病情家中在中医院住院,他们匆忙驱车来到中医院找到父女二人,为他们送来一袋面、一桶油和一箱牛奶,从情绪上对他们两人进行了疏导,又分别从情、理和法三个层面对高某的处境进行了分析。临走之前,贾云龙把衣兜里仅剩的300元钱都留给了父女俩。
“大爷,我应该怎么感谢您好啊!咱们以前不认识,你不仅教给了我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又送东西又留钱的,真是太感谢您了!”高某哭着对贾云龙说。
“姑娘,你要安心养病,要相信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你要多劝劝你父亲不能情绪化,那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给政府添麻烦。”
贾云龙从事法律工作这么多年,他对法律的严肃和无情体验最深,对情、理和法都有很多思考。他认为,基层群众如果都讲情讲理了,就不会有人受到法律制裁了,我们的社会就更加和谐。法律工作者不仅要靠法律解决问题,更应该精通人情世故,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充满感情和爱心。
日常生活中,贾云龙是个热心人,看到谁有困难都会伸出援手相助。他曾打出租车将3名因公交车出现故障即将耽误上学的小学生送到学校,曾拿出400元给1名素不相识的假释人员,让其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在他看来,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艰辛,但当看到受助对象因他的相助转危为安时,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自2014年9月至今,贾云龙已先后11次向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捐款3.3万元,并在民政局设立了个人慈善基金。还曾把一位因感情受挫精神失常被关在铁笼中生活了11年的男子解救了出来。当前正在资助1名家庭贫困的在校大学生,直到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在所有的爱心捐助对象中,现年22岁的杨某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2009年,杨某跟着爷爷放羊时,不幸被变压器垂下的电线电伤,导致左臂截肢,全身多处烧伤,高额的医疗费用导致其家境一贫如洗。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贾云龙了解到了杨某的情况,当即为其捐款2000元,还担负起为他争取赔付款的任务。因案情复杂,争取赔付款的过程十分曲折。
2016年春节,杨某对前后近7年时间仍未能得到赔付款深感绝望,连续三天不吃不喝,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奶奶和母亲找 到贾云龙帮忙,贾云龙到其家中与他谈心,鼓励杨某重返校园学习。在他鼓励下,2016年6月,杨某参加高考并成功考取山东铝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至2017年,三年时间,贾云龙又为他捐款4次、共计8000元,为他跑了59次法院,3次为其申请司法援助15万余元,最终获得了法院终审判决赔付款70余万元。2018年,杨某毕业后找到一家升降平台生产厂家从事升降机配电安装调试工作,现在每月可有3000多元的收入。
勤奋好学“有梦想”
2009年,贾云龙退休以后,没有选择在家过那种养花、养鸟的清闲日子,而是一直想着如何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做贡献。他坚持每天早上早起学习一个小时以上,每天都写工作日记。
2009年10月,他通过了山东省人民调解协会统一组织的考试,如愿成为山东电视台《一帮到底》栏目的和事佬。在此工作期间,根据电视台需要,他跟着节目组在省内各地一起出现场、录节目,整天东奔西跑,十分辛苦。为了提高节目播出质量,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儿,把每天自己参与的纠纷都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教训。
“我出生在建国前,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由于文化浅,一直没考取律师资格证,但是我酷爱法律,也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咱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就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新知识,积极接受新事物。”说到为什么爱学习,贾云龙这样说。
2018年12月,因租住的工作室面临拆迁,经区直相关部门协调,他来到济北街道和事佬调解室工作。近半年以来,他先后义务调解涉及拆迁、婚姻、交通肇事、合同纠纷等群众基层矛盾20余起,收到9面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
为更近距离地向群众普及和宣传法律知识,自今年4月中旬起,每到周末时间,他都在济阳汽车总站的候车厅内设立法律咨询和交通安全咨询台,向过往旅客提供义务服务。
4月底,贾云龙已从老城区的工作室搬出。搬家之前,他把发生在81面锦旗背后的故事都写了下来。他想等到攒够100面锦旗的时候,自己出一个小故事集,题目就叫《“白胡子老头儿”和100面锦旗的故事》。他说,到那时自己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年轻时,由于受父亲(国民党上校投诚军官)的影响,没有入党的机会,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还未停下奔忙地脚步;本应在家颐养天年,他还在普法工作一线执着地坚守;应该到了收获的季节,他还每天心存梦想播种希望!让我们把所有愿望化作一份祝福,衷心祝愿这位在夕阳下快乐奔跑的“白胡子了老头儿”幸福安康、梦想成真!
(武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