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行动唱响“爱的奉献”
——记“济南市最美志愿者”李涛
笔者原本不认识李涛,可经不住人们传说他的“爱心故事”的“蛊惑”,还是在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结识了他。
32岁的他1.67米的个头,穿着朴素,一脸的疲倦,却一个劲地问我需要他为我做点什么。我说明访问他的目的,他稍稍楞了一下,遂摆满一桌鲜红的荣誉证书——
2016年,“济阳求知堂公益服务中心”被授予“济南市示范青年之家”,其实施的关爱农民工子女类项目,被评为 “济南市志愿者行动优秀项目;2017年,其实施的互助类项目,被评为“济南市志愿者行动优秀项目”;2018年,“济阳区知行社工服务中心”被评为“济阳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李涛:2015年,被授予“济南市最美志愿者”;2016年,被授予“济南市最美志愿者”、“济南市优秀志愿行动先进个人”;2017年被授予“济阳区第一批和谐使者”、“济阳区优秀共青团干部”,“济南市青春志愿扶贫先进个人”、入选“济南市好人评选活动候选人”、“感动济阳人物候选人”;2018年,分别荣获“市、区乡村好青年”和“济阳区青春扶贫行动先进个人”、“出彩太平人助人为乐模范”等称号。
“你先看看我的简要事迹材料吧。”李涛似乎很忙,连续接了几个听似志愿者打来的电话,接着去布置老年人大学教室了。
事迹材料显示,他热情关爱青少年,真情孝敬老人们,自掏腰包扶危济困,努力扶持残疾人走出困境,在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路上,8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毅然前行。
当他满头大汗出现在我面前时,已近中午。我要离去,他执意要开车送我。上车一看,里面还坐着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
“呵呵,她俩家里太困难了,中午我要管她们吃饭。”李涛扭着方向盘说,双休、节假日,他常拉她们出来,让她们见见世面,学做义工。我听着,眼睛一下就模糊了。
青少年的“知心朋友”
之后的几天,我开始了对李涛事迹广泛深入地挖掘。李涛是济阳区太平街道邝家村人。“小时候,我家很贫困,邻里街坊经常接济我们,后来我读大学,也多亏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所以,我就立志做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以报答党和人民。”2007年6月,他力排众议,毅然报考了泰山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期间,他不断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多元能力。
2011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初心不改,放弃高薪工作,独闯深圳,当起了为城市建设者们及其子女服务的负责人。2014年3月,他又来到济南绿星之家助残服务中心,负责对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帮助他们调岗、发送所经营商品。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尽力做到最好,令被服务者们喜笑颜开,而他一直以来的月薪还不如一个建筑工地的小工多。他却仍执着痴迷乐呵呵地一路奋力前行。
而在2014年元月,已羽翼丰满经验丰富的李涛早已按捺不住报效济阳父老乡亲的迫切心情,便通过相关部门备案,在老家邝家村组建起了“济阳求知堂公益服务中心”,2017年9月,又经区民政局注册,成立了全区首家专业社工组织——“济阳区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继续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2018年3月,李涛来到济阳区委老干部局老年人大学,协助领导工作。
问起李涛办“求知堂”的初衷,他说:“当时我村青年没活动场所。作为留守少儿的中小学生们,平时放学后和寒暑假没人管,不仅完不成作业,还常常聚一起打架斗殴,去河沟游泳或滑冰,致使家中老人们提心吊胆。”他像位很专业的盲人教师般上下左右比划着,让人立马联想到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忙碌得像只迷迷转的陀螺。他自费租了两间房子,购置办公用具,四处联系爱心企事业和个体经营人士捐款捐物,由志愿者做图书管理员,办起了求知堂图书馆和青年之家。免费供青年们阅览,借阅书籍。这样,不仅在本村和四邻八庄的青年中掀起了“读书热”,还使青年们增长了多元知识,并使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更加坚定了他们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的决心和信心。
李涛还另租教室,通过微信联系本地和外地四名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义务讲学,办起了1至9年级学生寒、暑假辅导班,除辅导学生学业外,同时开设了书画、音乐、舞蹈等兴趣专业课。平时,还开辟了“四点半”课堂,从下午四点半到六点为小学生们辅导、补习功课。并十几次带领老年人大学各专业教师到邝家村“求知堂”义务教授学生们书画、舞蹈、朗诵等实用技艺。
李涛也常常在百忙中挤时间亲自授课,与轮流值班的学生家人一起保护孩子们过马路。遇到雨雪天,由两名义工开车接送外村的孩子们上下学。几年来,已有本村和周围村庄的200名学生免费参加了各类辅导班的学习,其整体素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保护了学生们的安全,解除了家长后顾之忧,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
学生们对李涛尤其心怀感恩,书法课练字中,大家常常习惯地写下“感谢我的知心朋友李涛”字幅。
老年人的“贴心棉袄”
“我在这省级规范化老年人大学工作,感到无比自豪,就禁不住快乐地百倍努力,为老年人学员授好课,服好务。”李涛到老年人大学后,负责管理工作和教授“电脑、智能手机”课程。他根据老年人特点,以“好懂、易记,学得快”为目标,亲手编写教材,下苦功备课。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人施教,严苛细节,手把手教,严格考核。使老学员们普遍学会了使用电脑、智能手机,都能较熟练地打、写字、玩微信,博客、QQ、下载文件、视频、美化图片、使用电子软件、网络购物等。第一批50多名学员已以优异成绩结业。今年又有一批更多学员涌进他所教课堂。
工作中,他坚持实干,事事亲力亲为。联系老师,学员报名登记,组织公益课,打扫卫生,为学员们提水、倒水等,无处不晃动着他忙碌的身影。“报名那几天人特别多,累得他恹恹欲睡。”摄影班老学员孙延玉作着形象的动作描述,一下班他就趴桌子上睡着了。
在李涛的积极建议和精心组织下,学校在城里社区增设了分校,全校课程项目也由过去的9个增设到20多个。新学期学员达到700多人,创历史新高。
李涛时刻记着自己是位公益志愿者。在区委老干部局和校领导的热情支持下,他组建起了老年人大学志愿服务队,先后分别到仁风、回河等6个镇、街道敬老院义务为老人们演出了精彩节目。他无论走到哪里,遇到老年人电脑、手机损坏,总热情及时地帮助维修好。更多的是随时向老年人传授手机使用、功能开发新知识。在他的模范带动下,他的结业和在校学员都纷纷热情主动地为身边老人提供相关服务,使老年大学成为了一处没围墙的大学。
几乎所有节假日,李涛特别忙碌,总是像春风那样无私地把爱的温暖送给老人们。早在6年前,他就组建起了由太平中学,邝家小学等学校学生组成的“求知堂志愿服务队”。每到端午、中秋、国庆、重阳节,他就联系爱心人士筹集善款,买上粽子、月饼、水果等礼品,带上志愿者们到回河、太平等敬老院慰问老人们。还带上邝家村舞蹈队为老人们演出助兴。而在春节,他则带上由15名小学生组成的“求知堂小记者志愿服务队”,到胡家、大、小邿城等村走访慰问20名老人,为每位老人送上马甲,拍摄照片,让小记者们写敬老日记,报道老人们的“长寿经”和快乐健康的生活。6年来,他和他的求知堂志愿服务队为老人们拍摄照片800多张,全部洗印,及时送到老人们手中。邝家村80多岁的张大娘接过照片眼含热泪拉着李涛的说:“天这么冷,你每年春节还带一帮人来慰问,送礼拍照、还帮俺整理家务,可真是俺的‘贴心小棉袄啊’”!
扶危济困的“爱心大使”
李涛大学毕业后这些年,做的都是社会工作,收入较低,妻子打工,收入也不高。但他省吃俭用,省下钱捐助更困难群众,且形成习惯,一发而不可收,被人们称赞为“贴心知难捐”,“扶危济困的爱心大使”。
“我和本村的小红同学家庭很贫困,就想一起辍学。2018年3月,李涛叔叔了解这一情况后,分别捐给我们100元钱。”太平街道一个村的四年级学生小燕说,他还联系3家爱心企业为她们捐了4800元,每年都会给她们缴纳学校住宿费和伙食费,让她们树立起继续读书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心。现在,这两位学生已成为积极奉献社会的“爱心义工”。
邝家村有位叫魏情情的姑娘,头脑聪慧,可就是身患先天强直性脊椎炎,一级残疾,不能行走。好在手指能微微弯曲,嗓子也像“百灵鸟”,可这有啥用呢?20年来整天烦闷伤心,以泪洗面。“我16岁那年的一天,李涛叔叔突然来到我面前,鼓励我身残志坚,做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魏姑娘向前推推轮椅说,李涛率先捐了400元钱,又联系爱心人士捐款2900元,为魏姑娘买了新轮椅。后来,轮椅坏了,区残联第一时间免费发给她一台新电动轮椅。
魏姑娘有个多年当一名教师的梦想。李涛针对她金嗓子的优势,鼓励她跟电视、收音机学唱歌。后来安排她在寒暑假学生辅导班当了音乐教师,每学期都发给她300元生活补贴,令她喜极而泣。不久,李涛又带她去济南绿星之家参加了电商免费培训,又联系到莱芜一爱心人士,为她配备了电脑,使她的电商生意红红火火开展起来,月收入达到600多元。
“其实,李涛叔叔还为其他几名残疾人捐过款呢!”魏情情说,凡被他帮助过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泛涌起暖暖的爱心。自己已是一名集求知堂图书管理、收接、登记爱心捐款、物资、上传下达于一身的铁杆志愿者了。
这些年,李涛在自掏腰包的同时,努力汇聚爱的暖流,适时捐款扶危济困,给落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2015年9月,他得知济阳街道李官村一14岁男孩患白血病后,为其捐款200元;2016年7月,他通过网络了解聊城一位65岁老人患癌症后,为其打卡上400元;2017年11月,他得知一患股骨头坏死的50多岁的男士,为供女儿上学还在一瘸一拐地打工。便找到他递上100元,又发动网友为其捐了1400元。2018年5月,56岁的寺习张村樊大婶患癌,他送去200元,后又通过网友为其捐献600元。并多次带礼品前去看望,帮其请医拿药。
为及时捐助急救病人,他带头捐款2000元,又联系北京同学,当地朋友和几位退休老干部,汇集集善款8700元,遂通过共青团区委存入了省青少年基金会,以便随时启用。几年来,他自掏腰包,已为贫困户、残疾人、患大病者捐款12000多元。
他把素不相识的困难群众当作亲人,把关爱遭难人们之事当作事业去做。为给困难群众联系善款,他建立了两个公益微信群,并与多家微信群建立密切联系。还常常打电话联系天南海北的同学、同事、朋友,积极呼吁大家关爱需要帮助的人。急用的善款就开车前往求援。2016年9月,为方便工作,他借贷资金买了辆普通代步车,近三年来,在这方面就赔上了1万多元汽油费。他每月的手机通话费也不断增多。但他从未退缩,无怨无悔。
为增强社会捐款、物的透明度,他随时将所收捐款、物数量、去向在济阳求知堂公益服务中心公共账号上予以公示。
他的爱心行动,时刻感动着人们,所以只要他代他人求助,一呼百应。几年来,他共收到爱心企业、人士捐款3万元,收到价值5万元的桌椅、文具、书籍、衣物等捐献物资,均如数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受益者达180多人。
在李涛的积极带动和影响下,其志愿服务团队已发展到120人;另有社会已累计400 人次参与了爱心志愿活动。
“最近,在区委老干部局支持下,我正在以太平街道邝家村求知堂为试点,以留守儿童和老人为服务对像,努力实施“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李涛说,一定要进一步坚持实干,担当作为,不务虚功,一直执着地把公益事业做下去。
写到这里,那首感人肺腑的《爱的奉献》突然盘旋耳畔,心海沸腾了:“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李涛,这位老年人大学教师,新时代共青团员,不正是以实际行诠释了这首歌的含义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凝心聚力唱响“爱的奉献吧”! (冉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