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87 更新时间:2019-05-16

康熙朝刑部尚书艾元徵与济阳艾氏家风

◎艾明义

        艾元徵(1624-1676),字允洽,号长人,济阳区孙耿街道孙耿街人,济阳艾氏第10世;清代开国进士,顺治、康熙帝师,康熙朝刑部尚书。1646年(顺治三年)中进士,历翰林院庶吉士、翰林弘文院检讨、左春坊左庶子、秘书院侍读、侍讲学士、秘书院学士,礼部右侍郎兼内阁学士,国史院学士,户部右侍郎、左侍郎,吏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十一年(1672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任刑部尚书,诰授光禄大夫。
        一、艾元徵历仕成功的原因
        元徵公生活在明末清初朝代更替之际,从明代后期的党争开始,到明末农民起义,再到清军入关战争,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动乱此起彼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历史的巨变对其命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他的成功应该是以下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家庭的培养、教育。元徵公之4世祖艾凤,自比较偏僻的艾孔屯迁居相对繁华的孙耿镇驻地后,家庭经济条件逐渐改善,走向富裕。特别是6世祖艾含英担任了明朝礼部省祭官后,眼界大开,更加重视对后代的培养教育、注重文武兼修。含英公子二人,即艾诏、艾试。艾诏,前明诰授武翼都尉,任西安府游击(从三品)。少孤,磊落有志,膂力绝人。万历间,郡守崔某见而异之,欲拔用,旋以晋秩去。后西陲骚动,陕镇召募勇士,诏与焉。抚军即崔也,一见喜曰:“此汝立功时矣”。荐之,官镇标中军。寇平有功,奏闻授西安游击。荫二子:九俊,字华亭;九熊,字安宇,状貌魁梧,绰有父风。天启(1621—1627年)时,山东盗徐鸿儒、丁寡妇等倡白莲教,以邪术惑人,郡邑兵不能制,朝廷命将平之。时皆从征。以军功九俊授登州府海防都司,恤兵靖盗,得士民心,人为立祠礼之;九熊授江南凤阳府都司,兼游击事,雅歌投壶,恂恂然,儒家子也。状元刘理顺赠诗,有“一方保障千秋业,两世精忠万里名”之句。艾试,即元徵公之曾祖父,崇祀乡贤,事载康熙山东通志人物志。清初的30年间,元徵公父子叔侄2代人,出了进士1人,文举2人,武举4人,贡生3人,太学生5人,整个家族形成了好学尚武的良好风气,声名震动济水之北。
        2、遇到了好老师张尔岐。张尔岐先生乃今济阳县回河镇张稷若村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公历1612年8月18日,卒于清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历1678年1月20日,字稷若,号蒿蓭。四库全书称其文“才锋骏利,纵横曼衍,多似苏轼”。顾炎武北游齐鲁见而叹曰“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极为推重。张尔岐为明末清初山东大儒,其时有南顾北张,即南有顾炎武,北有张稷若之说。可以说名师出高徒。
        3、明朝以来山东乃至济阳的文化积淀。南宋至元代,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由于中国北方经常遭遇来自蒙古等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侵扰,灾难频仍,民不聊生,随之中国的文化中心也南移,呈现天下才子惟江淮的局面,北方出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大萧条时期。明朝建立后,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相当长的安定时期,随着移民政策的施行,人口得以快速增长;加之对北方文化教育政策的调整,山东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发源地的地位得以重新重视,北方的文化教育得以恢复和繁荣,科举考试成为学子进升仕途,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但也因此而形成了较浓厚的文化氛围。
        4、本人的聪明好学。尤其是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后,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更加勤奋学习和思考,这也得益于清初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北京后,只顾抢掠财物,而对明皇室的文化书籍少有破坏,加之清军迅速入关定都北京,对故宫的文化典籍加以保护得以保存,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料和资政参考。
        5、清初顺治、康熙帝对汉族官吏的重视和使用。为稳定政局,对汉族士大夫采取了十分灵活的政策;放手使用前明旧吏,使得清王朝迅速得到大批拥有丰富统治经验的老吏;开科取士为清廷政治机体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尊崇儒学以尽力消除或减弱汉族士大夫对新政权的敌视。总之,对汉族士大夫进行全面的拉拢,使他们能广泛地参与到新政权中来。在拉拢汉族士大夫的同时,十分注意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对举荐人才的监督保证选拔官吏的质量,同时对官吏量才使用,力求各称其职,对现任官吏加强监管,实行定期考核,保证他们时时处处尽心尽力,在实行正面直接约束的同时加强监察,利用这种自帝王向下单线垂直的机制对官吏进行监视和监督,为了改变前明官场黑暗、贪污贿赂成风的恶习,清廷严格惩贪,对于私门请托、贪污贿赂等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这种趋利避害的灵活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加强了清王朝的统治力量,又净化了官场空气;既发挥了前明老吏统治经验丰富的优势,又有效地防止了他们把前朝官场恶习带入新朝,有力地促进了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6、入朝后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顺治三年取进士373人,山东一省中至99人,占38%;大拜者即大学士4人,聊城傅以渐、高阳李霨、柏乡魏裔介、临朐冯溥,山东2人,尚书8人,均为河北、山东人。艾元徵本人天性沉静缜密,居心宽厚,遇事惟持大体,加之其又是顺治、康熙帝的老师之一,无论在翰林院还是在礼部、户部、吏部、都察院、刑部,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助其成功。
        二、对艾元徵的评价
        1、帝师忠臣。顺治即帝位时只有6岁,尚属幼童,即使其于顺治八年亲政时,也只有14岁,需要一边就学,一边理政。为了教导其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素养,掌握治国本领,清廷从翰林院中选取学识渊博、忠诚可靠者为其师傅,艾元徵有幸被选为其老师之一,也因此与顺治帝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致顺治帝逝世后,艾元徵有守护顺治帝陵寝之请。康熙即帝位时也只有8岁,其就学理政经历同其父皇顺治一样,艾元徵作为翰林院学士又一次有幸成为康熙帝的老师。这样艾元徵同顺治、康熙两任皇帝都有了半师半臣的关系。作为帝师,精心传道授业;作为大臣,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于朝政,为顺治、康熙帝稳定时局,安定边疆,开创盛世精心谋划、知无不言,前后建言献策数十章,皆被采纳,得以贯彻实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1676年(康熙十五年),艾元徵病逝,康熙帝感其忠诚,特派山东省布政使施天裔前往拜祭。
        2、孝子良友。康熙《山东通志》、道光《济南府志》称艾元徵:性孝友,虽显贵,定省视膳,和气婉容,依依如孺子。待弟和睦,四十余年如一日。元徵公天性孝亲爱友,虽然身居中枢,声名显赫,贵为朝廷大员,对父母仍然按时探望问候、早晚问安,侍奉双亲进餐,诚如《礼记·祭义》所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对其弟元衡,爱护有加,从学业上多有教导,从生活上多有帮助。对亲朋好友,凡有合理正当诉求,必竭尽全力给予救济和斡旋,而从无居高临下之意态。
        3、经史学者。艾元徵自幼师从山东大儒张尔岐先生,打下了深厚的儒学功底;入翰林后,又有机会博览群经,加之本人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博闻强记,,善于钻研,经学造诣日益深湛。顺治10年4月,顺治帝试定词臣,共42人,艾元徵名列其中,并就任翰林院左春坊左庶子兼秘书院侍读,时年30岁。又长于历史典故研究,有上下千载之识,故选词命意,不落陈诠;考据尤精,二十一史贯串胸中,故错综往事,如指诸掌;顺治18年,被授予国史院学士,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等,是年钦命玉牒总裁教习,参与主编了清王朝的第一部皇族家谱,而清代玉蝶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家谱。其著述很多,主要有《易经会通》、《书经会通》、《左传详解》、《离骚合参正解》、《祭告中岳诗百篇》等,其后代于1877编辑出版有《退食槐声留余集》,现收入《山东文献集成》。
        4、性情诗人。作为诗人,其咏物,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由物及家国,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立意高深,常发忧国忧民之叹;其思亲,孝亲谨敬,常思亲老哺育之恩,常叹不能晨夕侍奉之愧;其爱朋,平易真诚,唱和酬答,相互砥砺,常思律己之不及;其亲民,居庙堂之高,深知民众乃国之根本,常怀尊敬人民之心,常思藏富于民之策;其用典,熟稔于怀,恰如其分,常引人深思、感慨;其遣词,既严于格律,富丽堂皇,大气高古,又平实朴茂、引人入胜;其诗情,才华横溢,立马千言,如溪流泉涌。康熙亲政后,作为亲信大臣代祭中岳,自京师至嵩山,三月时间,赋诗103首,即为例证。其退食槐声诗十二首,当朝及后世诗人多有唱和,亦可说明其诗影响力之大、之远。
        三、艾元徵留给我们的启示
        元徵公所处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化思想却仍然对我们有所启示。
        1、家国情怀,公忠体国。这是元徵公一生从政履历的根本写照和矢志遵循的宗旨。家国情怀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古往今来,这种高尚情怀极大地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既利国利民又利人利己。
        公忠体国,就是要更加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公忠体国,就是要少一些个人的卑琐与私利,多一些崇高和大气。位卑未敢忘忧国,封建士大夫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当代人更要有以天下为己任,以国为重、家为轻,以民为重、我为轻,常念民之冷暖,常思国之兴衰、安危。公忠体国,就是要一心为国、恪尽兴国之责。国是千万个家的集合,是无数个家的放大。常思国之兴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精忠报国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今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每个人都应当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有所作为,乃国之幸、民之福。
        2、重视教育,终身学习。此一点是元徵公成功的不二秘诀。《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教育对于建设现代文明国家几乎意味着一切,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决定了国民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国家竞争力的强弱。重视教育是我们的传统,在近代世界历史上,曾经有三次著名的追赶: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日本对西方国家的追赶、韩国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而这些赶超背后,无不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超越。教育是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根本,   要实现人力资本的超越,实现国家的追赶,我们必须重视对后代培养教育。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终身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才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才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终身学习,是说人一生都要学习,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要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同时,要善于总结提升。
        3、敢于担当,顾全大局。此一点是元徵公能够历顺治、康熙两朝稳步升迁的重要原因。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为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担当是一种政治品格。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敢于担当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有为国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
        顾全大局就是要增强全局观念,坚持以大局为重,在当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要自觉地在大局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做到不利于大局的话不说,不利于大局的事不做”;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条件,掌握大局。
        4、修德律己,宽厚待人。此一点是元徵公一生品德的总体概括,也是他一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修德,即修养身心道德,修行个人品德,修行为政之德,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即律己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道德相吻合。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宽厚待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容人之长,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事业才能发展,相反,嫉妒别人的长处,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容人之短,金无完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势必难以共事;容人个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出身、经历、文化程度和思想修养各不相同,所以人的性格各异,因此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能够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门艺术,从历史上看,许多领袖人物,都是善于团结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共同工作的典范;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伟人,多数都能容人之过;容人之功,别人有功劳,应该感到高兴,但如果心胸狭窄,生怕别人的功劳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是说容人之功不易,也只有那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胸怀开阔的人才能做到。
        四、济阳艾氏的堂号、治家格言与族训
        元徵公的事迹和风范,三百余年来,在济阳广为流传,为济阳和济阳艾氏家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受元徵公的影响,济阳艾氏家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堂号、治家格言和族训,形成了良好的家风。
        济阳艾氏的堂号为“子敬堂”。堂号是祠堂的名号,也是一个宗族的标志和代表称谓,标志着宗族的血缘、历史和荣誉。济阳艾氏一脉自始祖子敬公于一四零七年迁居以来,已经六百余年,在世子孙两万余人,成为全国艾姓中比较旺盛的宗族。有清一代,济阳艾氏考取进士2人,文举10人,武举11人,孝廉2人,7品以上官员50余人,逐步发展为济北平原名门望族,而元徵公历阶一品大司寇,是全国艾氏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官员。2013年经济阳艾氏四修族谱理事会讨论,决定立堂号为:“子敬堂”。一则纪念始祖子敬公,二则提示后世子孙对祖先要永怀尊敬之心情,敬重祖先、爱戴长辈,不忘祖先的奋斗历程,不忘祖先的抚育教养之恩,把祖先的事业和美德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济阳艾氏以字辈歌作为治家格言。字辈是名字中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多以五言诗的形式排序;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或体现后世子孙对祖宗先辈的尊敬、赞美与歌颂;或是祖宗先辈对后世子孙的鼓励、期望和祝福。济阳艾氏在第四次续修族谱时,按照六十一甲子的排列方式,拟定了六十字济阳艾氏世系字辈歌,并作为治家格言。其字辈歌为:
        敬天祖德佑,进宗守九基;
        国公全善维,联庆肇传铭;
        贻宪炳衍式,慈孝家邦治;
        文武常培育,诗书久承启;
        品邵若登临,湛乐应克思;
        繁祥敦安定,尊荣续昌锡。
        其含义是:作为子敬公的子孙,要秉承敬天敬地敬祖宗的遗训,上苍和祖先也会护佑我们,我们进入这个宗族就要守好祖先创下的基业;一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全靠善良的人们来维护,一个家族也是这样啊,让我们联合起来庆祝祖先为我们肇始的美好前景,并不断传承和铭记祖先的优良传统;真的是要这样的啊,要把祖先留给我们的法度规矩和做人的榜样作为照亮我们前行的火炬,父慈子孝家国才能治理好;文才和武艺要经常培养教育,诗书传家的传统要长久继承下去;一个人品德美好就像登临高处一样,心胸开阔,贪图享乐的思想应当时时注意克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繁荣祥和的安定局面保持下去,祖先为我们赢得的尊贵荣誉才能更进一步昌盛发达,并像金属一样长期巩固下去。
        济阳艾氏家族的族训。族训是对本家族后世子孙的教导和告诫。济阳艾氏第四次续修族谱明确了族训,为方便后世子孙记忆和遵循,特立十二字为族训,即:
        敬祖,重生,尽责;
        崇德,尚学,奋斗。
        意为告诫本族后世子孙敬爱先祖,尊重历史,不忘过去,要重视生命,珍爱自然,热爱生活,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尽上我们应当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崇尚道德,热爱学习,不断奋斗,这也是我们的这个家族之所以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和取得成功的秘诀。所以,作为后世子孙,应当时时牢记之、遵循之、践行之。
        作者单位: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