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老党员刘家友:在热血中永远年轻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铿锵有力的歌声在屋里响起,94岁的刘家友坐在椅子上正气一身。
一晃数年,这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依旧充满了力量,在刘家友哼唱的每一字每一句中仍可见当年热血人生及我中华民族的顽强和不屈的脊梁。
地下入党渡江!渡江!
1948年,济阳斗争形势严峻,残余的国民党势力依旧把握着城区要塞及日常运转,地下工作成为一项艰难而又危险的职业。那一年刘家友才刚刚15岁,刘家友说:“那时候,济阳还没解放,伪军在城里巡逻,查的很严,看见可疑的人就上去抓起来,地下工作没法做,我年纪小,他们也不会注意到我,就偷摸着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有时候背着一个竹筐,里面装上几把枪,悄悄地送到秘密联络点,有时候,站在大街上假装瞎逛,其实是在调查伪军行动,就这样,年仅十五岁的刘家友当起了党的“秘密联络员”。经过近一年的考验,刘家友于1949年1月份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说:“那个时候入党属于偷着入,不能让别人发现,也不能跟别人说,怕暴露。”
1949年,一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役,在夜色和芦苇丛的掩护下,悄然又激烈地开始了。刘家友所在的99师297团接到上级命令,赶到长江边参加渡江战役。据刘家友回忆:那时候天很冷,大多数人还穿着棉衣棉裤,但面对冰冷的河水,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掏出棉衣棉裤里的棉花,一声不吭的跳下去,好不容易爬上岸,才发现随身带的那一点粮食都被泡烂了。可是,刘家友和战友们就是靠着这点泡烂了的粮食,打过了长江,一路南下,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解放上海走向胜利回乡以后仍不忘学习
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胜利渡过长江后,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发动以消灭汤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为目的的“上海战役”。
刘家友说,上级要求,敌人要坚决消灭,但这座城市必须完整地交给上海人民。在攻打市内时,不准用重武器大炮轰,只准用轻武器、步枪等机械,才使城市建筑、工厂、码头、居民住宅等得以保存下来。
刘家友同战友们分工有序,不断推进,先以炮火对高地实施摧毁性射击,趁炮兵射击之际,各营连用上了淮海战役的打法“枪炮送炸药”。随着爆破声响,步兵像脱弦之箭,直插敌人守军地堡,立即攻占了高地,敌人为重回该高地,第二天以一个多团兵力,在数辆坦克掩护下,连续三次向小高地反击,坚守高地的战士们遭到严重伤亡。
九天九夜,炮火连天,伤亡惨重,可是没有一个人退缩,刘家友同战友们的死守,赢下了上海战场,终于让红色的党旗在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绽放开来。随后,刘家友又随部队前往一江山,见证了我党第一次成功实施的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场景。1956年,刘家友转业回乡,当起了“日月荷锄归”的农民,而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往事也渐渐不被他提起。
回乡后的刘家友依然每天坚持学习,看党的政策,学党的理论,摆在家里的《宪法》已经被他翻来覆去读过好几遍。“永远跟着党走,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94岁的刘家友如今身体依然硬朗,他说:“党要是需要我,我还能上。”心中的热血在70多年后依然滚烫。
很多年前,历史选择了他们,而他们书写了光荣的历史。
70年过去了,虽可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但真要细细地回想,这70年可是很漫长的。这70年,足以让当年在上海大道上拼命的小伙变成耄耋之年的老人,让内忧外患的中国变成威震四方的新中国。 (刘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