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28 更新时间:2019-09-04

陈独秀误判形势关键时刻反对建军

    建党之后,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十分重视军事工作,曾积极尝试独立建军。但当建军时机成熟的转折关头,他却一反常态,反对建军,酿造了中国革命的悲剧。

首倡创建“真正的国民军”

        “真正的国民军”是陈独秀提出的最早的建军目标。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十分关注军队与军事工作,明确提出了必须组织革命军队开展阶级斗争。1922年9 月22日,陈独秀依据党的“二大”精神发表《造国论》,指出:“用什么方法来造国?我们的答案是组织真正的国民军。”所谓“真正的国民军”,就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军队。这就在党内最早提出了建军的奋斗目标。
        当时,中共对于建军处于“三无”状态:无专门人才,无专业经验,无经费及物资保障。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无疑,在国共合作中学习、积累建军经验,对日后我们党独立建军是非常有益的。中共中央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与国民党重点在军事领域进行合作,帮助国民党建设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而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第一个硕果。中共把自己最优秀的党员及团员,派到国民党创办的各类军事院校及部队工作或学习。1927 年初,在黄埔军校、国民党创办的其他军校以及军队中的共产党员,达到1500多人。

中共直接领导第一支革命武装

        陈独秀始终对拥有军队的国民党持有戒心,认为中共必须亲自掌握武装,才能有备无患。陈独秀和中共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除了在国民革命军中成立中共秘密组织外,还积极尝试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24年11月,经孙中山同意,中共广东区委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约150人。表面上铁甲车队属国民政府大元帅府管辖,但所属成员的配备与调动,都由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它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1925年11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以黄埔军校部分学员为骨干,在广东肇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
        经过努力,到1927年,我们党掌握了多支武装力量。此外,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西安中山军事学校等也都掌握在我党手中。陈独秀还委派得力人员,打入军阀部队内部,设法将军阀部队改造为我党领导的革命军队。1926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刘伯承、朱德等人赴重庆,领导和策动部分四川军阀部队举行泸顺起义。虽然这次起义失败了,但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先河。同时,陈独秀和中共中央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军事领导机构。这些努力,为此后的建军作了政治、思想军事组织、人才等方面的重要准备。

建军尝试受到共产国际压制

        陈独秀和中共中央建军的尝试,一直受到共产国际与苏共中央的反对、压制。共产国际与苏共中央不希望出现一个与苏联对立的中国政府,极力压制中国共产党,强迫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妥协退让,维持国共党内合作的形式,希望以此稳住国民党,不使其倒向英美反对苏联。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陈独秀、苏联军事顾问季山嘉都主张,对蒋介石展开反击。陈独秀要求苏联,从供给蒋介石、李济深军队的枪械中,匀出5000支武装广东农民,遭到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断然拒绝。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为了苏联的一已私利,迫使陈独秀及中共中央不得不对步步进逼的蒋介石步步退让,坐视蒋介石的崛起。
        陈独秀担心在北伐中坐大的蒋介石背叛革命,为此,1926年10月和1927年2月,他亲自领导上海工人开展了两次武装起义,但没有成功。1927年3月,陈独秀决定抢在北伐军进入上海之前,发动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并亲自担任起义的最高领导。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不久,北伐军进入上海,陈独秀指出:“如果右派军队来缴械,我们就与之决斗。”但共产国际代表秉承苏共旨意,强迫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妥协退让,企图以此拉拢蒋介石,中共中央不得不作出让步。

在转折关头反对建军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环境日益险恶。这一时期,陈独秀仍强调加强军事工作。1927年6月,陈独秀接到共产国际给中共中央“五月紧急指示”的电报,电报要求中国共产党“动员两万共产党员,再加上来自湖南、湖北的五万革命工农,组建几个新军。要利用军校学员做指挥人员,要组建自己可靠的军队”。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为挽救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出路,为陈独秀领导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匪夷所思的是,陈独秀竟然以“莫斯科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为由,全盘否定和拒不执行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7月15日,汪精卫正式同共产党决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为什么在建军问题上陈独秀前后矛盾呢?主要是由于陈独秀对革命形势的错误判断和信心的丧失。在蒋介石已经叛变革命、汪精卫即将叛变革命的情况下,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从高潮转入低潮,党的策略应当是退守,而不是进攻。据此,陈独秀不赞成立即创建军队搞武装暴动。最终,陈独秀酿造了个人的悲剧,也酿造了中国革命的悲剧。创建中国革命军队的历史机遇,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摘自《党史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