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61 更新时间:2019-09-16

曾经的过麦

◎田邦利

        用麦秆、稻草等临时拧成的,一庹长、粗细如小手指的绳状物,家乡人管它叫“草要子”。用草要子捆麦子,在我的家乡可说是特物专用。农村大集上草要子上市,预示着芒种的临近,马上就要过麦。这时大集上卖镰刀的、卖杈把扫帚的、卖席帽的比平日也都多了起来。
        村头的场院里也忙了起来——割麦前须先把场院整理好。牛拉三角耙,将凹凸不平的场院耙松。卸下三角耙,套上碌碡,牛拉碌碡将大大小小的坷垃轧碎。卸下碌碡套上抿耙(抿耙上捌上细软的鲜树枝子)将场院拖平。泼水,撒麦穰,牛拉碌碡将场院轧实。清除麦穰,场院就整理好了,可以打轧麦子了。
        这时家家户户地里的活儿也都一项一项,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花生、高梁、谷子、棉花该耪的耪,地瓜该栽秧的栽秧,西瓜该压蔓的压蔓。
        一切准备好,——过麦。
        麦熟一晌。昨天去地里看麦子,麦子还不熟,今天麦子就熟了。”麦子焦了头,小姐下绣楼”,“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过麦,可以说没有闲着的人。
        割麦多是在上午。头天晚上将镰刀磨好,清晨4点就起来,到地头蹲下就干。后腰上挂一把草要子。右手握镰把,顺着麦垄向前搭镰,配合左手拢起一把麦子,割下。将割下的麦子放在大腿与肚子之间夹着。一把一把地割,一把一把地放,一边割一边往前挪步。割下的麦子够一捆了,从后腰抽下一根草要子,打捆。打成捆的麦子,叫麦个子。将麦个子放下,继续向前割。这般地干,干到送早饭的来到跟前,扔下镰刀,直直腰,洗洗手,吃饭。吃了饭接着干。
        烈日炎炎,大地如炙,人却穿着长袖子褂子、长裤腿裤子,上下捂得严严实实。麦叶如刀,麦芒如针,麦秸如钎,不这样穿戴皮肉会刺个烂。10点这块儿,镰刀钝了,麦秆上一搭,打滑,割起麦子来没了嚓嚓的响声。汗水浸渍,衣服上起了碱嘎巴,一块一块,一圈一圈,衣服硬得像袼褙,胳膊上、胸膛上、脸上,满是泥垢和细小的盐粒。不割了。站起来,直直腰,腰疼得厉害。渴,若是有水,要抱起罐子喝一肚子。就地倒下,歇歇。哪管坷垃硌脊梁,蚂蚁爬身上。歇一会儿,爬起来,装车,拉运。
        麦子进了场,活儿更忙。男女老少齐上阵。先是铡二麦秸。壮年男子或力大彪悍的妇女按铡刀,或男或女,力气小一点的拿麦个子,将麦个子放刀床上(要时刻注意:手指不能放刀床上),按铡刀的按下铡刀,咔嚓一下,一个麦个子就齐齐地断为两截(轧场只轧带麦穗的那半截)。少儿或年老体弱的,往铡刀近前抱麦个子,或是捋草要子,以备再用。铡完二麦秸,接下来就是摊场,晒场,翻场,傍晚再堆场打垛。晒一天或两天就轧场。趁着麦穗焦,晌午头就开始轧。场院里,毒辣辣的太阳当头挂着,牵场的,头戴席帽,肩搭湿毛巾,小褂子一溻多半截。老黄牛身上披着湿麻袋,鼻孔里喷着粗气,嘴里滴着口沫,在鞭子的驱赶下,低着头,踏着厚厚的麦秸,迈着沉沉的步子,拉着碌碡,吱吱呀,吱吱呀,一圈一圈地转。
        牵着牛轧场,这活儿叫牵场。牵场是有技巧的。牵场的,一手握着长长的缰绳,一手拿着鞭子,原地转动着身子,驱赶着牛转圈儿。场轧得好不好,轧得均匀不均匀,轧得到边不到边,就看牵场的。牵场的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挪动位置,不时地收紧或放松缰绳,缩小或放大牛转圈的半径。牵场的脚旁有个粪篮子,粪篮子里边还有个尿盆子,那是为牛拉屎撒尿准备的。牵场的要手疾眼快,看牛要拉屎要撒尿了,赶紧提起篮子跑过去接着。牵场高手,一个人能牵三头牛,一头牛拉一个碌碡,劲大的串起来拉两个碌碡,在牵场人的牵动下,一圈一圈,转得井井有条。牵场高手,不乏巾帼。
        轧场这天,麦场里的活儿多而且紧。有个说法叫“抢场”。这天四邻八舍多是相互帮忙。场轧两三遍后要翻场,翻过来再轧。翻场时,场是照常轧着的,这就要求翻场的、牵场的,人与牲口,杈把与碌碡,忙中有序,各走其道,不能“打仗”。场轧好了,起场。起场就是将麦穰起走,闪下麦粒与麦糠。起场,用起,最后还要用竹筢子轻轻地搂一遍,用扫帚虚着轻轻地扫一遍,尽杈挑、用搂筢搂,起了头遍,起二遍,一遍一遍地可能地把零散麦穰清除,好扬场。起完场,接下来是堆场,推板推,木锨堆,扫帚扫,将混杂在一起的麦粒和麦糠堆积成一个大堆。最后是扬场,让麦粒和麦糠分开。扬把式拿着簸箕扬,上锨的拿着木锨侧后上锨,上一锨扬一锨,打理子的戴着席帽拿着扫帚在粮食子旁扫上扫下,扫除杂物。扬场,麦糠、麦芒飘落身上,奇痒。扬完场,天也黑了。
        麦子好吃,麦难过。过去有个说法:“女怕卸载,男怕过麦。”“卸载”就是生孩子。“过麦”就是收割麦子,打轧麦子。   作者系济阳一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