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活
人到了一定岁数,就该“向内活”了。
以前,是“向外活”追逐名利地位,编织关系网,因为年轻啊,要“打江山”,要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拓宽生存空间,不得不向外“扩张”。所以,就免不了观别人眼色,做一些违心事,说许多违心话。若非如此,便会被视为清高,就会处处碰钉子、栽跟头,甚至寸步难行。
人到中年,许多事逐渐看淡,慢慢恢复平常心,懂得了人应该活在内心,发现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才是活着的真谛。于是,开始“向内活”,避开外界纷扰趋同,拓展内心格局和深度,提升人生的层次,变“对外扩张”为“向内探求”。这才发现,内心世界足够辽阔,且“矿产”丰富,只是荒芜得久了。
从灯红酒绿里走出来,搬一把藤椅,静心读书,是“向内活”;不再人云亦云,低眉思考,保持沉默,心里自有主张,是“向内活”;面对非议和苟且,不躁、不辩、不屑,一笑了之,是“向内活”;热爱运动,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想“开发”身体潜能,体验身心舒畅的滋味,是“向内活”;通过读书、旅行以及与知已、高人的深度交谈,探寻未知的世界,也是“向内活”……
“向内活”,最基本的是“内装修”。拿我来说吧,对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写作、唱戏,不再以炫耀、赢得掌声为目的了,而是精益求隐秘的快乐。
“向内活”,要穿舒适的衣服。年轻时,倾向于以貌示人,靠华丽的衣服提升自信。现在,我很少买新衣服,因为不在乎别人对我的表面印象了,甚至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我要靠真才实学赢得尊重。
“向内活”,也包括和舒服的人在一起。给朋友圈“瘦身”那些算不上朋友的“熟人”、为了某种利益牵扯在一起的人、和我共处多年却从不交心的同事,都可以忽略或删除,起码不再去刻意逢迎。只剩下三五知已足矣。
“向内活”,并非新思维。老子《道德经》有云:“处其实,不居其华。”是说,人的居处行为总是那么忠厚朴实,而摒弃那些浮华浅薄之事。这是最早的“向内活”的思想。丰子恺的名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是一幅“向内活”的图示——无论之前多么热闹,最后剩下的,也只有自己。要想曲终人散后不感到失落,就要学会独处、“向内活”,只要腹中储存了足够的精神食粮,就不会寂寞,如同一头牛,饥饿时,即使无人来喂草料,也有反刍的资本。
“向内活”的人和“向外活”的人,挺容易识别。“向外活”的人,外表光鲜、八面玲珑,但相处不过半日,便能看出这人的内涵深浅。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味同嚼蜡。而那些“向内活”的人,越交往越觉得有意思,像棉布一样熨帖。 (摘自《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