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35 更新时间:2019-09-30

诗两首

◎济水澄波

(一)谒杜甫草堂
胜迹萦怀今始至,清溪绿树绕蓬门。
茅屋风雨忧寒士,诗史烟尘念庶民。
巴蜀飘萍空壮志,湖湘落木盼乡音。
登亭一览澄潭外,广厦金街蜀绣春。
 

        注释:
        1.清溪:指浣花溪。
        2.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借指杜甫草堂门。语出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3.诗史:杜甫一生作诗3000多首,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被称之为“诗史”。
        4.烟尘:狼烟风尘,借指战乱。
        5.巴蜀飘萍: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流落至巴蜀(今四川省、重庆市及其附近地区),生活长达八年。先靠友人严武等人帮助,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栖身,寄人篱下,生活时而闲适时而困顿,郁郁不得志。严武病故后,杜甫离开成都,飘泊于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夔州(奉节)等地。
        6.湖湘落木:落木,指落叶,语出杜甫诗《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但是国家多灾多难,加之年老多病,贫困潦倒,杜甫只好在湖湘(今湖南省)的江流上四处漂流。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今长沙市)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享年59岁。
        7.登亭一览:一览亭,位于杜甫草堂西北角梅园内。
        8.澄潭:指百花潭,是杜甫草堂南面的水域。语出杜甫诗《野老》“渔人网集澄潭下”,现建有百花潭公园。
        9.蜀绣:蜀绣,四川省成都市特产,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此处用以比喻成都市的美丽多彩。
 

(二)成都西城略览
蓉城街路形蛛网,随意单车走斜阳。
古巷琳琅宽近窄,琴台酒肆凤求凰。
君臣祠庙同祭祀,神鸟金沙射日光。
品味沱牌麻辣烫,满目华灯映锦江。
 

        注释:
        1.蓉城:相传五代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成都为芙蓉城,后简称蓉城或蓉。
        2.琳琅:美玉,借指精美珍贵的东西。
        3.琴台:指成都琴台故径。相传是卓文君随司马相如来到成都后,当垆卖酒,鼓琴相夫的地方。
        4.凤求凰:汉代古琴曲。传说是汉朝司马相如为求得卓文君而作的曲子。
        5.祠庙:成都武侯祠是国内纪念诸葛亮的祠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也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最初武侯祠毗邻刘备昭烈庙,明代初年将其并入昭烈庙,形成君臣合庙的独特形式。
        6.神鸟金沙: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目前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7.锦江:又称府南河,是成都的母亲河,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锦江的滋润和哺育,也是成都文化的摇篮。 (城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