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86 更新时间:2019-10-21

“名穷村”的变迁

◎冉庆亮

        我们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虽然已过,但我的心仍沉浸在节日欢腾的气氛中,仍不停地兴奋澎湃激动着,仍禁不住要再次由衷地向党和祖国唱一首赞歌。
        城西回河街道冉家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解放前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庄,1956年,我出生在这个村一处摇摇欲倒的土屋中。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了解、见证了家乡小村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里在居住条件、土地产量、乡村道路、文化结构、百姓生活、环境面貌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低矮土平屋变高大宽敞红瓦房。新中国成立前,村里200来户,900多口人,除几户住土打墙砖包角的瓦房外,其他人家全住在低矮的土墙土顶的平顶屋子里。一到雨季,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屋里阴暗、潮湿,热气闷人,蚊虫肆虐,苍蝇横飞,人们备受煎熬。我们家祖孙四代人连续在这土屋中居住长达一百多年,曾经数次建起来倒,倒了再建,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住着令人受苦的土屋。
        上世纪七十年代年末,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徐徐吹来,农村经济实现逐步腾飞,到2018年,全村190户,760口人已全部乔迁新居,都住进了结实高大宽敞漂亮的红砖瓦房。而这年我们村村民住宅地被济北新区建设占用,房屋全部拆迁,村民不日将住上更加结实高大宽敞漂亮的社区楼房。
        村里荒薄地变高产稳产良田。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村的2300多亩土地,“三面半荒一面肥,草碱茂盛尘土飞。少怜良田浇不上,忙活一年亏人胃。”加之耕作方法原始,品种低劣,粮食产量很低,每亩平均产量仅有100多斤。一遇到天旱就要减产或绝收。我家那时4口人,只有3亩多地,终年辛勤劳作,每年夏秋两季也仅能收获六百多斤粮食,每人年平均口粮仅有150斤左右。因而,常年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难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经过逐步深翻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清除茅草、深挖改碱沟、大水压碱、改良品种、精耕细作,科学种管,土地产量大幅提升:小麦、玉米综合年产量渐次达到1900斤左右。乡亲们不仅能吃饱吃好,而且户户有余粮卖,大多村民还以余粮饲喂牲畜家禽增加收入。
        羊肠泥泞村街路变宽敞平坦硬化大道。新中国成立前,村里仅一条主街,一条进出村的道路,宽不足一米,弯弯曲曲,坑坑洼洼,一到雨季便泥泞难行,孩子上学,成人赶集上店很不方便,对于产出的地瓜、萝卜、白菜、猪、羊等农产品更是很难卖出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些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大上油坊、弹坊、木工组、鼓励村民办窑厂、奶牛场、搞运输、外出务工等,壮大了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投入巨资,组织全村群众,修筑铺设了两条柏油村街和两条进出村柏油马路,还先后上了自来水,接通了有线电视,进行了厕所改造,大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
        缺吃少穿变“天天过肥年”。新中国成立前,村里仅少数村民能勉强解决温饱,大多人常年生活在食不果腹的贫困线上。南瓜、野菜、树叶、玉米糊等是乡亲们饭桌上的常客。那时,乡亲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馍、饺子。有年大旱,地里颗粒不收,全村人将树皮都吃光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在党中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扶持奔小康的方针指导下,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村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不仅结实漂亮,人均住房面积还增加了一倍多。村民年均收入成数倍增加;家家拥有新型的冰箱、电脑、手机、电视机、洗衣机。不少村民买了机动车,目前全村已拥有货运车15辆,出租、私家小轿车30多辆。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乡亲们的人均寿命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九十岁的宪伦叔常常对乡亲们说:“我们是在天天过肥年呐,香甜的日子过到天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啊!”
        半文盲穷村变“秀才”满村。新中国成立前,这个闻名乡里的穷乡村读过专科、私塾的寥寥无几,其余村民全是文盲、半文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支持下,村里先后办起了小学和联中,许多学生先后考入了大中专学校,目前全村大中专学历人士已达49人,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士22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秀才村”。
        在新中国70华诞刚过之际,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不禁感慨万千。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村华丽转身:村容村貌展现新颜,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高大的祠堂透视着大孝和文明,村里绿树成荫,花草飘香,新建工业区整洁靓丽,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我曾经贫穷的家乡,阔步迈向了济北新区美丽乡村。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个美丽乡村就会融入装点更加美丽的社区。村支书张玉光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动情地说,“我们会更加奋力拼搏追梦,与祖国一起成长,让冉家村成为一颗社区明星。”
        也许国家的兴衰历史是波澜壮阔的一条大河,可具体到百姓家里,那就是一针一线、一米一油的微小事情。我家乡这个小村庄,它以自己瘦小的身子、全新的骨血,将时代的进步和祖国的强盛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系城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