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的拔贡——李如衡
作者:周新民
但是现实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幸运之神给了李如衡最后一点薄面,他去世后不久,真的称得上改天换地的革命的土地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按人均占有的土地亩数来折算,地主这顶帽子自然而然地戴到了他的儿子——李洪达的头上——他这位前清的拔贡,终于也算逃过了一劫。前文咱们说过,土地改革之初,基层上对中央制定的土地政策执行起来尚比较客观,不论是地主或富农,只要能主动献地献粮,可以被评为“开明绅士”,并有资格领取选民证。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把他们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再靠剥削穷人过日子,从而也就成了“人民”中的一员。
可现实是复杂的,理论上的指示在真正实践起来必定会有所偏颇。对于普通的个体生命而言,具体的实际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命运。随着政治运动的一次次兴起,某些简单、粗暴地贯彻上级政策的基层组织或个人把“改造”和“团结”的主旨踢到九霄云外,最后就只剩下了“孤立”和“打击”,那些不幸身陷其中的人们除了“命运多舛”的感叹,又能如何呢?
李洪达去世于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的大饥荒期间,这个在乡邻眼中“老实”、“木讷”了一辈子的拔贡之子,自幼过的生活即使谈不上锦衣玉食,可也肯定是吃喝不愁。在最后的穷困潦倒之际,看看身边更显落魄无助的妻女是否也会有《后汉书·范滂传》中的千年之叹:“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当然,如果我们把李洪达的被动遭遇看做是一场悲剧的话,那么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下层百姓哪一个的生平能算得上是喜剧?其实也正如前文我们一再感慨的: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个体而言,个人的人生命运除了努力地去适应历史,又有谁能去选择历史呢?(完) 作者单位:庙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