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44 更新时间:2019-12-16

太平盛世话太平

◎周新民

五、金元时期的民族分化与社会发展


        (一)概述
        北宋宣和七年,即公元1125年,金灭辽之后大举攻宋,一度包围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梁。靖康元年,即1126年,刚刚即位的宋钦宗任用李纲全权保卫东京并取得胜利。金人北撤后,到了第二年即1127年,又引兵攻打宋朝。这一次不仅占领了北宋都城,更是一番烧杀抢掠后,掠走了徽、钦二帝,然后再一次选择了北撤。史称“靖康之难”。
        金人虽然攻占了汴梁城,但因为自身人口少,还不能有效控制黄河以北的原属北宋的国土,所以才又选择了北撤。因而包括济南府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当时并没有完全陷入金人手中。但随后金人又开始蚕食黄河以北的原北宋国土,虽然也遭到了各地官兵及当地百姓的不断反抗,由于在临安(今杭州)称帝的宋高宗无心北伐,黄河以北的各地要么被金人攻占,要么就归顺了金人。也是在此背景下,1129年,时任宋济南府知府的刘豫斩杀了英勇抗金且颇有战绩的骁将关胜,然后开城降金。从此,济南地区便成了金人的辖地。
        刘豫降金以后,金人为了有效统治原北宋的广大北方地区,对很多地方重新进行了政区设置,在济南地区则新成立了两个县。1129年11月20日,割章丘、临邑一部分置济阳县,1130年,割临邑、长清、禹城一部分,升齐河镇为齐河县。现在太平办事处辖区内的许多村庄便是在那个时代由临邑辖地分别变成了济阳西境和齐河东境之地。
        济南地区被金人统治了85年,1213年,蒙古军占领济南,并在济南统治了154年。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北伐,是年年底,攻克济南。
        在金元统治下的二百三十多年里,下层的广大汉族百姓身受异族的残酷统治,生活是悲惨而凄凉的。有金一朝,济南府所辖各地正是金人统治下的汉族聚居中心之一,前后85年的统治时间段里,前期是与南宋的割据战,后期则是与蒙古人的割据战,兵燹灾荒,使得广大下层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金人统治相对稳定的时期,一方面经济上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强令汉族剃发留辫,模仿女真装束。又把下层汉族百姓视为奴隶,肆意欺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
        南宋人洪迈曾作为“出金使”出使金国,他的《容斋三笔》卷三里的《北狄俘虏之苦》中的一段抄录如下,可以窥见异族统治下,一般汉人的凄惨生活:
        “元魏破江陵,尽以所俘士民为奴,无分贵贱,盖北方夷俗皆然也。自靖康之后,陷于金虏者,帝子王孙,官门仕族之家,尽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每人一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为米,得一斗八升,用为糇粮;岁支麻五把,令缉为裘,此外更五一钱一帛之入。男子不能缉者,则终岁裸体。虏或哀之,则使执爨,虽时负火得暖气,然才出外取柴归,再坐火边,皮肉即脱落,不日辄死。惟喜有手艺如医人、绣工之类,寻常只团坐地上,以败席或芦藉衬之。遇客至开筵,引能乐者使奏技,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环坐刺绣。任其生死,视如草荠。”
        到了蒙古人统治时期,上层贵族官僚集团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一方面在各地广建孔庙竭力提倡“忠、孝”,一方面又颁布法律,明文规定把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汉人为第三等;南人为第四等。而法律规定的第三等汉人,就是指原金人统治下的汉人和云南、四川两省的汉人,这些地方蒙古人征服较早。所谓的第四等“南人”,主要是指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宋境内的各族人民,当然,绝大部分也是汉族成分。
元朝法律上又明确规定: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违者严惩。蒙古人打死汉人,最多是充军流放回北部老家,而汉人打        死蒙古人则处极刑。所以说元蒙统治时期,虽然经济与文化也有所发展,但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使得下层汉族百姓至今口耳相传屈辱的民族记忆。
        据老人们流传,那个时期每十户汉人要奉养一个或一户蒙古人,而蒙古人对这十户人家则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为了防止汉人反抗,不但不让汉人参加祭社、迎神等能够集会的传统的民族习俗活动,家里更是不准有可伤人性命的铁器,连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菜刀、剪子等也有蒙古人集中管理。类似传闻也在元朝的法律条文中能找到依据。
        (二)秦公墓和秦家坟村
        在太平街道办秦家村的东北角,秦家坟村的东南角,胡家村的西南角,距三个村庄都约莫是一千五百米左右,历史上曾有一片规模庞大的坟茔,当地百姓称之为石碑坟。
        百姓们传闻,说这片坟地之中曾有两排石和尚、石马、石羊、石猪等,而且外形庞大,比真实的人和兽都要粗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一个石和尚的脑袋露出地表,另外,还有一只石羊的两个角,甚至是一个石桌的顶部也露于地面,但现今已全在地表之下。那时,也有一块厚约三十厘米,宽约一米左右的石碑露出地面有二十厘米的样子。老辈们流传,那块石碑不计碑座也应有两米多高。
        清乾隆版《济阳县志》记载了这块石碑的正文,但在那个年代,除却开头几段外,以下文字就已漫灭不可考。根据残缺的碑文,这块石碑是元朝至元年间曾任山东镇抚的秦进成给他父亲秦俊立的功德碑,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秦俊先前是金朝的提控(中上级武官),蒙古人灭金时,他归顺蒙古人因军功做了招抚使。虽然碑文的大部分已满灭不识,但从这有限的记载来看,秦俊、秦进成父子就是附近村里的人,且在金元时期做过中上级武官。
        当地百姓则盛传,这片坟地最主要的秦洪的墓地,所以叫它秦洪坟,至于这个秦洪,是在百姓口耳相传中发生了音变还是秦进成又名秦洪,因为碑文大部分已不可考,所以不好妄下结论。
        石碑坟包括秦进成为其父秦俊立的功德碑,自元朝至元年间一直到清朝末年,六百多年的时间里矗立在秦家村的东北角,这是确定无疑的。在石碑坟的神道(即两旁立有石和尚、石羊、石猪等的那条供祭祀用的路)的西南方约五百米处,至今还有一片高岗,当地人称之为秦家冢子。百姓传闻,秦家冢子就是当年秦洪的领兵演习之地。
        名为秦家冢子的这片高岗依然存在,但相传这是当年秦洪带兵时的点将台已不好考证。不过,石碑坟的西北角的秦家坟村,当地百姓一直言之凿凿地说这是给秦洪看坟的人立的村子,应该是确有其事。村中原本有姓杜的居民,口耳相传他们就是世代给秦洪看坟的人家,最后一名杜姓人家的女性族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去世。
        碑文中记载秦进成(极有可能就是百姓口耳相传中的秦洪)给他父亲立碑是在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应该说,从那时官至镇抚的秦进成及其后人便找了人给他们家族看护坟茔,从这个时间段来推测,从至元三年开始,现在的秦家坟村就开始有人居住。当然,最初也不一定就聚成村落,也有可能是一户或几户人家,一边给秦洪家族看护坟地,一边繁衍生息。慢慢地随着自身人口包括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就形成了一个村落,这就是秦家坟村的来历。
        在胡家村和秦家坟村还流行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初年大移民之际,胡家村的西北角也即秦家坟村的东北角这一带,曾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村庄,老人们口耳相传叫千丁吴家。之所以号称千丁吴,是说村里能出一千个壮丁,也即一千个成年男子。按照这个数字推断,当时该村的人口不少于三千人。果真有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村庄的话,为什么到现在一点痕迹也没有了呢?
据人们传闻,这个千丁吴村得罪了南蛮子,明朝建立以后,南蛮子一把火把这个村给烧了。大多数村民遭到了杀戮,一少部分逃出来的,则隐姓埋名散居到附近村里,后来这个庄被彻底夷为平地。
        “南蛮”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对象不完全相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技术比较先进的北方人——主要是黄河流域——就称呼长江以南的人为“南蛮”,“蛮”的含义就是思想不开化,做事不懂礼数。
        自魏晋以后,随着“五胡乱华”,北方的一部分士族阶层纷纷南迁,而中国的经济包括文化中心也随之南下。至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南方的经济、文化之发展水平就已超过北方。这时北方人继续称呼南方人为“南蛮”,言语轻视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北方人的心虚与傲慢。其实到现在,亦是如此。
        金灭北宋后,与南宋长期并立的金人就称呼南宋人为南蛮。很有理由相信,这是为金人效力的汉人贵族提示给金人的称呼,因为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水平,金人都是没有资格称呼汉人为“蛮夷”的。同样情况的,还有后来的蒙古人称呼南宋为南蛮。秦进成在给他父亲秦俊立的功德碑里就称呼元军(蒙古军队)为“天兵”,而称呼南宋军民为“蛮寇”。
        上述两村落流传的这个故事,说是千丁吴村的人得罪了“南蛮子”,从时间点上来推测,他们口中的“南蛮子”极有可能指的是明朝建立后,在济阳驻扎的或路过的一支以南方汉族为主的部队。
        那么千丁吴村的人是怎么得罪了“南蛮子”的呢?如果流传的故事确有其事的话,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这个千丁吴村本是蒙古人(包括蒙古人招募的汉族军人)的军营及家属驻地。否则的话,这支南方来的汉族武装不会单是挑选千丁吴来屠村,而与这个庄跐连的胡家村和秦家坟村却秋毫无犯。
        这个口耳相传的故事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元朝统治下的一百五十多年里,曾官至镇抚且建有庞大坟茔的秦进成及其后裔族人为何突然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人们口中的这个千丁吴村极有可能就是秦进成所领官兵及其家属的驻地。这里也不一定就有蒙古兵,但一定是为蒙古人效力的汉族地方武装,所以遭到明朝军队的围剿。百姓口中的千丁吴村距离矗立了六百多年的石碑坟(秦进成父子及其家族的坟地)也就是1000米左右。 (待 续) 作者单位: 太平街道庙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