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73 更新时间:2020-01-13

太平盛世话太平

◎周新民

        民国时期,王寿鹏应邀出任山东省教育厅长兼山东大学首任校长。在山大任职期间,王寿鹏曾力荐李如衡来山大教书,思想保守且看不惯新式学堂的李如衡最终也未能走出落后的农村,空有满腹经纶而老死乡里。李如衡约殁于1947年前后。
        (三)候选教谕王祥麟
        王祥麟,字振卿,庙廊西街人,岁贡生,一生设帐教书,时称“满县桃李,半在门墙”。
        王祥麟二十四岁考取秀才,三十六岁补为廪生,四十三岁时考取岁贡。补为廪生后,以奉养双亲为务,不再参加乡试。
        王祥麟有两个儿子,长子王丹湘,岁贡生,曾任县丞一职;次子王丹泽,秀才出身。王丹湘有子二人,王云峰、王雨峰都是廪生。
        庙廊街村庄并不算大,但王祥麟一门三代就出了五个功名,在当时亦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书香门第。能与其家相提并论的,在县域西侧也只有拔贡李如衡祖孙三人。
        王祥麟于1911年以85岁高龄辞世,去世后,其弟子众议为其树碑立传,聘请当时的济阳县教谕韩天衢为之撰写碑文。碑文中有“有学有守,能敬其亲,善导善诱,花雨春风”的赞辞。
        (四)武秀才朱凤舞 
        明清时期,朝廷开科取士选拔文官的同时也选拔武官,并且也有一套规范的选拔制度。因军队人数少,所以武举的选拔人数较之文举自然要少。
        太平境内各村庄,不但历史上科举名人少,武举名人就更少,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原因。
        清朝中叶以后,就在庙廊的读书士子渐渐有所成就之际,辖区西部边境同样出了一位武举名人,在当时也可谓声名远播。
        朱凤舞,字瑞亭,武秀才出身,今太平街道办河涯头村人,约莫生于道光年间,殁于光绪末年。
        太平街道办的朱姓村民,大部分生活于徒骇河沿岸,也声称是永乐初年从河北枣强移民至此。有明一朝,皇帝姓朱,所以朱姓被称为“国姓”。客观说来,因为人数众多,来源复杂,普通朱姓百姓也断然沾不上“国姓人家”的恩宠。从明朝的科举人才来看,朱姓居民并未出过优异人才,同其他百姓一样过着普通的平民生活。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既然都是来自河北枣强的移民,朱姓人家却都在徒骇河沿岸落脚。明清时期,该地方属于济阳县夏口镇,该镇是解放后才划归临邑县的,在此之前,一直隶属济阳。夏口镇位于济阳、齐河、临邑三县交界之处,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水路就是徒骇河航运,陆路则是临邑、德平两县去往济南府的必经之处。
        那个年代,大河的两岸都是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别的不论,但就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需要——饮水来说,大河两岸,水质上等,且淘井容易,自然为上等去处。当时的朱氏先民是不是沾了“国姓”的福气而选择了富裕之地,也不好妄下断言。
        属太平辖区的朱姓村民所居之庄都在徒骇河南岸,而从他们所住之地再往南,就是一片低洼大泽,是刚好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县志记载,朱凤舞为人正直豪爽,才智超凡,办事细心而谋远。在县衙公办多年,颇有建树,县里上报有司,特奖授五品蓝翎。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军在江南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英法联军又趁机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满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值此风雨飘摇之际,为了镇压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清政府不得不地“恩准”各地汉族官僚创办“团练”,以之勤王。
        正是在此背景下,咸丰十年(1860年),朱凤舞回到老家奉敕立团,以抵抗那些过境的农民起义军和乘势而乱的地方土匪。也正是在这一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帝国主义列强逼迫清政府满足了自己的利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又帮清政府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形势稳定之后,很多汉族团练以“不法”的罪名受到了清政府的追究,而朱凤舞组建的团练不但得以保全,还受到地方政府的奖励。
        同治七年(1869年),捻军将领张宗禹率兵进军河北与清军激战。路过济阳西境时,朱凤舞组织一庄老幼筑修土寨,以保家园。附近各村百姓纷纷涌入他们庄里寻求保护。后来张宗禹部未在济阳停留,一庄无事,朱凤舞也因此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光绪初年(1875年),因徒骇河决口,为水患之事,齐河、济阳两地百姓在乡绅的组织下,各自聚集千人准备械斗,两县政府皆无力制止。朱凤舞受县令委派,独身单骑前往调停,两县的乡绅与百姓都俯首听命,未起祸端。
        除上述大事外,朱凤舞还曾监修徒骇河堤,改建潘家桥(夏口桥),创修朱氏宗祠,也都颇得民心。作为封建社会里的下层官吏,朱凤舞在时代背景下为周围乡亲做了实实在在的善义好事,所以至今为当地百姓所津津乐道。
         (五)悬壶济世胡永平
        新中国成立之前,医疗条件落后,普通百姓终年劳作也只是填饱肚子而已,倘若身染疾病,很多人请不起医生也买不起药,只能是凭天由命。面对下层百姓的多灾多难,中国的士大夫阶层自古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济世之志。很多人身体力行,给周边百姓带去不少福祉。
        清朝中期,胡家村的胡永平于儒学之外,悬壶济世,颇得乡邻称颂。
        胡永平,字蝶村,清仁宗嘉庆四年(1799年)考取岁贡生。目睹下层百姓的疾病之苦,绝意仕进而以行医为业。县志里称赞他“乐善好施,恤贫怜寡”,“凡有延请者,皆自备药料,纯以济世活人为心”。
        胡永平天资聪颖又精心钻研,多年的行医实践,使其在医学造诣方面颇有心得,尤其擅长妇科、儿科。晚年时,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编有《胎产心法》医学专著,并刊行于世,颇得后人称赞。
        (六)济阳才子王嗣鋆
        王嗣鋆,字丽泉,太平街道布店王村人。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14岁考中秀才,16岁便补为廪生,时称济阳县第一才子,在本县很有名气,也很有才气。
        王嗣鋆与庙廊北街的拔贡生李如衡年龄相仿,幼时读书时为同窗好友,长大以后关系一直融洽,历来是惺惺相惜,但两人的眼界与处事风格又大相径庭。
        李如衡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拔贡生,成名颇早,而王嗣鋆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才考取恩贡。据相关史料记载,科举制度本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已废除,但在宣统即位后,为示皇恩浩荡,特又诏令全国举贡生,按惯例,是为恩科。其实此举主要是为了笼络各地的读书之人,借此笼络民心,以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清帝国,其用心之良苦可与定鼎之初的开科取士异曲同工。王嗣鋆于这一年考取了恩贡。王嗣鋆考取恩贡后,被拣选为礼部七品小京官。而李如衡虽考取为拔贡,终其一生也未获得一官半职。
        1920年前后,王嗣鋆动身前往上海,担任了时任淞沪护军使后任浙江督军的卢永祥的幕僚。卢永祥的老家是回河镇举人王村,距布店王村也就是十多里路,更加上王嗣鋆才智过人,处事老道而又能言善辩,颇得卢永祥赏识。在此期间,卢永祥着人在回河老家修族谱、建宗祠,置义田,并出巨资为县里建学堂、修看守所、维护黄河大堤。事毕,意欲委托家乡的名人为其撰写颂德碑,以示纪念。王嗣鋆力荐李如衡。
        李如衡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歌功颂德之文体自然是不在话下。他写完之后就寄给了王嗣鋆。卢永祥阅后甚为满意,一是文笔流畅,措辞得体,兼之书法工整圆润;二来李如衡本是清末名噪一时的拔贡,可谓济阳宿儒,由他动笔颂书,于事正妥。卢永祥便让人碑刻其文,置于宗祠之内。并传话给李如衡,说日后如有闲缺,定让其来沪任职。
        几年过去,李如衡见迟迟未收到邀他去上海任职的聘书,便给卢永祥写了一封信,信中自称因庄稼歉收,意欲借点银两度日。卢永祥自然明白,一面差人清点好李如衡写的颂德碑文上的字数,按一个字一块大洋的标准给李如衡寄过去;一面又让人把碑文全部抹平,重新找了人来写。因为在卢永祥看来,李如衡要润笔之资,自己就成了花钱买赞词,整个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所以才让人抹去后请他人重写。
        李如衡收到这笔巨款(据称有一千多块大洋)后,非但没有籍此发家致富,反而招致土匪上门绑票抢劫,自己是一块大洋也没捞着花,一直让村里人所唏嘘感叹。
        卢永祥离开政坛后,一直在天津隐居,王嗣鋆则继续投奔他人,仍然在部队任文职,为地方军阀做幕僚。民国十九年(1930年),应当时济阳县政府聘请,王嗣鋆任《续修济阳县志》主编,1934年完稿出版。书成之后,颇得赞誉。
        王嗣鋆一生尤爱唱戏,常登台表演且很受好评。他对象棋也很有研究,是当时有名的棋评高手。
        王嗣鋆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字,所写文章也是叙事简洁,章法有序而又华丽多姿,颇显功底。但他在上海、浙江等地宦游时也沾染了封建文人狎妓嗜赌、吸食鸦片等种种恶习。王嗣鋆于1936年去世,终年64岁。 (待 续)作者单位: 太平街道庙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