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54 更新时间:2020-03-16

善,德之建也

济阳区澄波湖学校 史艳芬

        近日学习了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中高区长和吕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中高区长指出一些老师的价值观、世界观在改变,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感、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少。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就是教师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做出了打造 “善美济阳”城市品牌的安排部署,吕书记从人文秉性、城市精神、新发展理念三个方面,对“善美济阳”进行了进一步阐释、解读。对于教师队伍的精神建设,两位领导的讲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善,德之建也。善良是人性中的基本成分。一个人如果不善良,就谈不上道德;一个教师如果不善良,就不能称之为好教师。师德建设应从“善”开始,即有善心、讲善言、做善行。善心,是一种好的态度、好的思想。教师之善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学生,教师需做到以生为本。此谓教育之善,教师之善。以学生为本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种“善”的态度,教师拥有善心,定会关心、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于是,教师便不至于将个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学生为本更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种“善”的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以“善”的理念做引领才能实现。
        教师的“善”就是把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当作自我职业人生的目的,并为之无私无悔的奉献,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善”的内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有时是经常性的,反复性的。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宽容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不懈中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并解决问题。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有宽容之心,执着之心,忍耐之心,凝聚成善良之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师德风范感召学生。
        教师的“美”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要具有美的仪容服饰外,还要有美的举止。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教师在教书育人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让自己的举止体现出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让美德表现在外部行为上,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之美。教师心灵也要美,只有心灵美了,才能以心育心,育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在这师德师风百日提升活动轰轰烈烈开展之际,应深刻反思自己的师德言行、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谦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调整好新的奋斗目标。师德师风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会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