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53 更新时间:2020-04-03

家书纸短 家园情长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封封来自或寄往抗疫一线的家书在网 上刷屏,字句含情,令人动容。为了留住这些珍贵的抗疫“档案”,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开展了家书征集工作,目前已征集到数百封抗疫家书、日记。我们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听他讲述这些抗疫家书背后的故事。
        记者:这段时间,我们读到太多暖心的抗疫家书。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一线战疫英雄因为疫情紧急出征,为何还会采取书信这种相对传统、缓慢的方式与家人沟通?
        张丁:近年来,家书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可是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家书又重新回来了,我想有几个原因。首先一个客观原因是家人的离别。家书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传递的载体,如果家人都在家里或经常见面,一般就没有必要写信。现在,有大量抗疫一线工作者远离家乡,有的即使战斗在本地,也由于疫情传染的特殊性不得不与家人暂时隔离,一别就是几十天。有些医务工作者出发时时间太紧急,有很多话没有来得及交代,有的还是瞒着家人走的。他们可能因为繁重的工作而没有完整的时间与家人联系,或是有些话直接说不出口,这时写信的人就多了,这与家书背对背表达、时空延迟、文体灵活的特点有关。
        虽然“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或已过去,但书信的意义却没有衰减,这是更重要的原因。一句“见字如面”,背后所蕴含的是无法替代的情感表达。有人会觉得写信不如打电话、发微信方便,但其实写信过程中一笔一画的书写、一字一句的斟酌才能最恰如其分地表达内心所思所想。同时,写信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一个寻找自己初心的过程。一线的抗疫英雄们通过写信向家人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也是一个让自己更清晰、更坚定的过程。这对于医护人员和家人都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我们战胜疫情非常需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家书很多都是电子版,有的写在纸上,也是拍照后通过手机发给家人的,可以说是传统书信与电脑、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结合的产物。
        记者:请为我们分享几封最令您印象深刻的家书,以及背后的故事。
        张丁:我读到的家书,有一线的白衣天使写给亲人的,有后方亲友写给前方战士的,也有写给奋斗在不同岗位上的坚守者的。虽然作者身份不同、写作时间地点各异、文风体例不一,但每一封都有打动人心之处。我简单举几例。
        北大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护士李佳辰的妈妈17年前参加过抗击非典,她在写给女儿的家书中说,“当年那个给我弹琴加油的小丫头,如今背上行囊逆行而上。妈妈为你骄傲,为你自豪”。李佳辰给妈妈回信:“17年后,我终于成了你。我们同是白衣天使,更是肩负同样使命的战友。我们一路相伴,砥砺前行。”母女接力,传递责任与使命,也传递着爱与家风。
        1月24日,除夕夜,上海长征医院护士朱丽随队驰援武汉。5天后,在同一医院工作的丈夫芦家奇给她写信:“大家都知道你们在那里不容易,你们都要坚持住。我也申请参加一线工作,很快我也会陪着你一起在一线战斗。”既是夫妻,也是战友,在国家大爱面前,小家小爱也同样令人动容。
        抗疫家书中,最常见的字眼,除了舍我其谁的“担当”,便是那未能如期而至的“团圆”。北部战区总医院盂浩2月2日跟随医疗队驰援湖北,事先他没有告诉父母,直到父母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他的身影,才知道他已经到了武汉。2月8日,他收到了父亲的来信:“我们虽然不能到武汉一线和你们一起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但我们会在后方为你们加油。我和你妈妈也会坚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呆在家里不外出,不给党和政府添乱、找麻烦。”
        此外,还有分布在抗疫战场不同岗位的人们。如在风雪中执勤的警察,夜晚巡查的市场管理者,把守“最后一公里” 的社区工作者,冒险赴一线采访的媒体人等,他们同样是抗击疫情的战士,同样在家书中写下了温暖的文字。
        记者:阅读了数百封家书,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张丁:通读这些家书,我更清晰地意识到了支撑着我们这个国家、支撑着所有人共渡难关的力量所在。尽管疫情对所有人都是灾难但灾难之中有大爱,有真情,有勇毅,有担当。品读这些充满爱与力量的书信,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