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79 更新时间:2020-04-28

背靠生命的三条大河

◎王 姗

        我自小喜欢水,人生路上所到之处也都与水结缘!村西头的那条河记载着我童年美好的回忆。
        记得有一年夏天,河里的鱼“发了疯”,全村的男女老少齐出动,摸鱼捉虾,忙的不亦乐乎,我提着小桶,跟随着父兄的呐喊,捡拾起那大大小小的美味儿,从此爱上了吃鱼,感受到了水对于我生命的馈赠。自此以后,我常常去河边,浣洗衣物,清澈的活水,一眼望不到头,水中的倒影儿一年年俊俏起来……

青春最好的模样——沂河探柳

        曲阜——鲁国国都,孔子故里,中华文化圣地。四年的大学时光,无数次行走在沂水河畔。或雨后初晴的邂逅,或冬日踏雪的静谧,或月色朦胧的氤氲,都不及那三月柳絮纷飞的别离,白茫茫一片凌乱。《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记载“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我认为的最美,奈何少年疏狂,志存高远……“沂水春风”流传千年不朽,小城的暮春,柳絮纷飞,空中的纸鸢,一飞冲天!几多欢笑,几多离别,再美的风景,再深的牵绊,也阻挡不住内心理想的召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折柳赠别,一别十载,“青春作伴好还乡”。
        摘几根柳条,编织个草帽,“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那年撕碎了日记,将爱埋葬在三月,那年离别是青春最好的模样,胜过了花团锦簇,胜过了草长莺飞,胜过了万紫千红!
        沂水静静流淌,深沉无声……

革命圣地的瞻仰——延河寻源

        告别了青春,踏上新的征程,人生聚散总匆匆……
        那年秋天,我背上行囊奔赴延安,历经11个小时的颠簸,从黑夜到黎明,无数个隧道,内心一片凄惶。迎着第一缕阳光,我到达了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无数革命热血青年向往的圣地,曾经成千上万人历经千辛万苦奔赴的光明之所。
        那年春天,延河就在我脚下绵延,踏上黄土高坡,坚实的土地,厚重的窑洞,翻滚的延河,连绵的群山,无不新奇而令人精神振奋!站在清凉山上,俯瞰延河翻滚,仿佛看到了青年知识分子们,漫步在延河边,谈革命理想,谈艺术追求,谈人生感悟,弯弯曲曲的延河边,到处都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脚印。延河这黄河的支流,永不停歇的向前,催人奋进。
        那年夏天,我们同行6人,领略了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震耳欲聋的浪涛声如同千军万马铺面而来,如同那黄土高坡上旷远的唢呐声,如同一群群茂腾腾的后生腰鼓上发出的响声, 耳边始终回荡着《黄河大合唱》那铿锵有力的旋律……
        三载时光匆匆而过,“喝一壶老酒,让我回回头,喝一壶老酒,浓郁的香味儿,再也就喝不够……”

烟柳画桥的畅想——运河看灯

        借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女士的话来说“杭州是一个健康城市,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淡黄色的桂花,不鲜艳却典雅,轻盈的飘落,幽郁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却也不能永恒陪伴,令人遗憾,钱塘江大潮的奇观更是难以捕捉。我在城里兜兜转转,怅然若失,爱上了大运河的平静悠远。京杭大运河已经流过了2400多年的历史了,南起杭州,北到北京,直到今天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依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华灯初上,这世界的运河笼罩在一片无垠的月色中,很多时候我坐在长椅上,静静的凝望这个世界,情侣们在桥上散步,老年人在水边的亭台楼阁中唱着歌,奏着乐,广场上也有各式各样锻炼身体的人们,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轻松惬意。我也常常从运河的西岸溜达到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次踏上那条路就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厚重的历史感,靓丽的鲜花、古装店铺,各式各样喝茶、闲聊、读书的小亭子,璀璨又恍惚的灯光,满足了文人的浪漫情愫。有时候我也会沿着河走半个多小时一直到拱宸桥,站在桥上,望着行驶的船只,遥望远方的灯火,总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最清醒、最真实。
        一路走来,背靠生命的三条大河,馈赠给我无穷尽的动力与能量!一路走来,河水也曾湍急乱流,也曾巨浪滔天,最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以其既刚也柔的形态,奔流不息,百川入海。
        愿我们都可以秉持上善若水的精神追求,一路前行。作者系曲堤刘台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