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17 更新时间:2020-05-06

长征途中的一小袋“救命粮”

        在艰难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之间水乳交融,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事例。
        部队准备过雪山前,进入川西藏族地区后,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开始还能找到青稞,后来连青稞也找不到了。有的同志饿得没法,就从前面部队遗下的马粪中淘洗出一点没有消化的青稞麦粒,压碎烤熟了再吃。再后面的部队连马粪也难找到了,只得吃野菜、草根、树叶和树皮,直到吃身上的皮带、丢弃的皮马鞍和皮军鼓等。
        王稼祥连伤带饿,原本就骨瘦如柴的身体更加虚弱,浮肿的脸颊蜡黄蜡黄。身边的同志看了,都急得背过脸去抹泪。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给王稼祥送来一个沉甸甸的小布袋,上面用墨笔写着三个大字“救命粮”,又一行字是“军委王稼祥同志收”。
        王稼祥打开一看,竟是一小袋大米。多么珍贵的馈赠啊!既然是红一军团送来的,他猜想一定是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同志送来的。
        果不其然,聂荣臻得知王稼祥身体太弱,急需营养,就将自己尽力节省下来的一点口粮,装人个小布袋,交给行军中的部队,让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往后传,一直送到军委总部。
        捧着这袋经过无数同志的手、凝聚着战友心意的“救命粮”,一个个同志饿得东倒西歪,却没有一个人中途拆开袋子取出一粒粮,使这袋“救命粮”原封不动地送到自己手上,王稼祥泪眼模糊了。他深切感受到革命部队特有的阶级感情和共产主义战士共有的高尚情操。
        几十年来,王稼祥一见到聂荣臻,或者说起长征的事,就想起这袋“救命粮”。他说,这一袋粮食虽然可以用斤两来计算,但它包含的价值一辈子也受用不尽。
        聂荣臻和邓小平有一种特殊的战友情。邓小平私下习惯称聂荣臻为老兄,聂荣臻则称他小平,彼此之间这样个亲切的称呼,一辈子都没变过。有一件事,邓小平到了老年还常常提起。
        长征过草地前,在毛儿盖,邓小平从中央秘书长任上调到红一军团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而红一军团的政委就是聂荣臻。两位四川老乡走到了一起,自然是异常高兴。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开始东征,邓小平随红一军团政治部参加了此次东征。继政治部宣传部长之后,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分管组织、宣传和教育工作。1936年5月18日,邓小平和聂荣臻、左权率红一军团奉 命西征,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会师。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大西北,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后,邓小平和聂荣臻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建立了赫赫战功。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1936年12月初,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2月14日,为政治部主任)的邓小平在甘肃庆阳得了严重的伤寒,昏迷不醒,什么东西也不能吃,生命十分危险。
        聂荣臻得知后,非常着急。此时恰逢东北军和共产党红军搞统一战线关系张学良将军慷慨地送来两车慰问品,其中有一些是共产党人鲜见的没有吃过的罐装牛奶。
        聂荣臻当即决定,为了教病重垂危、命悬一线的邓小平,一定要将所有的牛奶全部留给邓小平用。
        正是靠着这些牛奶,才挽救了邓小平的生命。(据(党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