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78 更新时间:2020-05-27

徽州大劫难:朱老五火烧屯溪街

        91年前,徽州地区经历了一场大劫难——1929年4月4日, 安徽东至人朱富润(因在拜把兄弟中排行第五,人称“朱老五”)率领一百多人自休宁到屯溪,他们向当地商团要枪来逐而纵火焚烧,将屯溪精华毁于一旦。这就是著名的“朱老五火烧屯溪街”事件。

唱本中的“朱老五入徽”

        根据《徽志资料选编》记载,朱老五生于1895年,为东流县(今东至县)朱家村人。此人出身贫寒,曾在军阀部队当过营长,后被遣送回家。他纠集当地的一些人,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活跃于深山僻坞。
        1929年3月31日,朱老五率部一百余人,身披白布,手持步枪、刀矛,号称“天下第一军”,翻越赤岭进入徽州,抵达祁门县历口。历口是红茶的重要产地,原本商客云集,朱老五一伙的出现,令诸多商人闭门弃店,四处逃窜。朱老五找不到有钱人,就找一些高门大店纵火泄愤。
        随后,朱老五又率部朝着祁门县城进发。县长詹纯熙自知寡不敌众,遂派人至朱老五处,表示愿意奉送五至十万元的“茶仪”,恳请他们绕道而行。朱老五却断然拒绝,4月1日率部进入祁门县城,焚烧县署和商铺。
        对此,1939年抄写的《朱老五》唱本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朱部进入祁门县城后,首先释放了监狱中的囚犯,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队伍。1929年4月2日,朱老五率部进驻黟县渔亭镇,在当地搜罗枪支弹药,没收富商财产,焚毁商铺。
        接着,朱老五绕过易守难攻的黟县继续东进,突破多道防线,进入休宁县城。他故伎重施,释放狱囚,壮大队伍,放火烧毁县署,没收商铺的资财。接着,朱老五部又与赶来支援休宁县的屯溪商团40余人展开激战。不久,后者被击溃,朱老五遂押着一些豪绅富商作为人质前往屯溪……

屯溪镇毁于一旦

        朱老五到屯溪,人马已有300多人,不仅在屯溪桥上打死孩童,还要求屯溪商会交出枪支弹药。朱老五入徽之初,商会会长汪仲容就让商团在沿途布防狙击,但却屡败屡战。当朱老五进逼屯溪时,汪仲容与之在西南郊相遇,并展开激战,结果,商团大败,汪仲容逃进深山。
        4月4日,朱老五率部进入屯溪,勒令交出汪仲容和商团的枪械。留下的商号猝不及防,只得公推大康钱庄经理刘紫垣和教会牧师沈玉书,硬着头皮与朱老五谈判。刘紫垣派人与汪仲容接洽,请其拨交空枪四十支加以应付,结果遭到后者的拒绝。刘紫垣眼见难以了局,遂潜逃无踪。朱老五等人气急败坏,遂将屯溪汪仲容的德厚昌南货店浇上汽油,纵火焚烧。大火蔓延,其他商号惟恐危及全市,纷纷请求朱老五下令灭火。朱老五仍然坚持要求交出40支枪,就会立即灭火。当在场的商号老板皆表示愿意负责后,朱老五随即下令灭火。
        不过,商号老板们在火灾扑灭后,纷纷收拾细软逃避,根本无人再去兑现交枪之事。第二天早晨,朱老五等发现由休宁押来的十余名豪绅富户,大部分已于夜间脱逃,不禁怒火中烧,遂令将余下五人枪决,接着大肆放火。整个屯溪镇淹没于火海之中,东镇、西镇、河街三大商业中心悉遭焚毁。大火一直烧到夕阳西沉,朱老五才率部撤离屯溪。沿途,他们又一路焚烧,并不断抓捕各处的富商……

是劫富济贫还是土匪?

        率部入徽的朱老五若摧枯拉朽,引起了国民政府忧虑,蒋介石遂多方调兵遣将,大力围追堵截。在此情形下,朱老五逃入江西,身负重伤。4月23日,朱老五被俘。两天后,他被处以极刑,暴尸示众。
        朱老五率部入徽,在祁门县平政桥曾发表演说:“我部以铲除贪官污吏,打倒土豪资本家为宗旨,平民无须惊慌。”朱部所经之处,对于官僚和富户多有打击。正是因为这些,以往对朱老五事件的评价颇多分歧。有的将其视为农民运动,甚至颇多同情和赞美之辞;有的则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土匪。
        揆诸实际,朱老五在平政桥发表演说时,平民胡光兴强行过桥,一言忤意,即被残忍枪杀。朱老五不加甄别地释放囚犯,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部队,使得本就龙蛇杂乱的兵源更加复杂。其中的一些人行为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报复性质,他们四处烧杀劫掠,颇为残忍与贪婪。
        因此,朱老五等人虽反抗旧政权,镇压富商、官僚,但与通常认知中“劫富济贫”的农民起义仍有较大的区别。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朱老五入徽以及火烧屯溪街,显然是时兴唱本的绝佳素材。然而,对于升平时世的商业社会,朱老五火烧屯溪街带来的惨痛记忆可谓创深痛巨。(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