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45 更新时间:2020-08-26

被误读的唐寅

        岁月是一面铜镜,往前一站,即刻打回原形,它从来不崇尚虚构和夸张。它可以把风流才子唐伯虎还原成一个仕途屡屡不得意而人生潦倒的唐寅。
        唐寅十几岁就会吟诗作赋,唐家虽有点小财余富,但在明朝,一个经商之家根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甚至被人看不起。那个时代的人最高理想,总脱不了科举人仕这一途。唐寅也还争气,弘治十一年,他去参加应天府乡试,高中第一。那年,唐寅29岁。
        29岁的唐寅小试牛刀,春风得意,但是,他偏又是不甘寂寞之人,加上又与一同来京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在一起——姓徐的吃喝玩乐惯了,进京会试且还带了6名戏子。徐经认为,能否进入仕途,文章学问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得权贵的赏识,因此徐经与唐黄一起,常常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受到其他应试举子的妒恨,甚至在朝廷其他大臣中也引起非议。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皆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冷僻,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有两份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得程敏政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一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就是程敏政的这一声吼,使得三个人的命运从此改道。平时妒恨他的人抓住了把柄,暗暗给明孝宗上了一道奏章,弹劾程敏政受贿把试题泄露给唐寅和徐经。无辜的三个人被押入寺狱,后来几经周折,总算查清,出狱后的程敏政郁郁而死。仅仅半年时间,原本春风得意的唐寅从浪尖一下坠入无底深渊,从此绝了仕进之心。
        唐寅决定向司马迁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抛开一切烦恼作千里壮游之行。弟弟唐申年岁尚小,他给好友文微明写一封信,托他照顾年幼的弟弟。弘治十三年,唐寅离别家乡苏州吴县,开始了云游之旅。待他盘缠用尽回到吴县,妻子与其大吵一架,随后绝尘而去,而家物早已被变卖一空……
        这次千里壮游,虽没有使唐寅步上司马迁那样的发奋著作的道路,但毕竟踏过名山大川,胸中自有千山万壑,加上天生的才气,也使得他日后的绘画有了别人所没有的不甘不平的气魄。
        唐寅的山水画过于凝重厚实,乍看去,有一种压抑感,那些高山仿佛一道道屏障,遮蔽了远望的视野,一重又一重,只偶尔一座桥,三两茅屋,屋里有人,只两个,在下棋,让人无端想起一句诗:“天公无语对枯棋”。我觉着,这些画大抵都是唐寅心境的缩影。甚至,他会把一架土灶画在深山里,干什么?煎药。这个粗活当然是小书童在做着,主人则端坐于虬曲苍松下念佛……一眼看去就知道这个主人的心,是非常不安静的,他的心始终受着伤,即便躲在世外,也是郁郁累累。可见,唐寅没忘那些俗世的纷扰。他一颗心依然是向着仕途的。正是因为心不静,人到中年的唐寅好了伤疤忘了痛,又错走了一步棋。
        一天,江西宁王朱寰濠突然派人携带礼物聘请唐寅和文微明到宁王府作画。文微明推病不去,45岁的唐寅不甘于终生埋没于闻巷之间,以为是一次好机会 ,即刻坐船去南昌,做起了宁王府的幕宾。但事过不久,就觉察到宁王为篡夺皇位而结党营私的阴谋。他且寻思脱身之计,但又不敢明言辞呈,只好学古人于危难时装疯卖傻,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中赤裸身体而不知羞耻。宁王见他如此丑态,以为他真疯了,便将其打发回乡。回乡后的唐寅愈加贫困潦倒,时靠友人接济而活。54岁那年去世。
        比起好友文徵明来,唐寅缺乏审时度势的本领,一味想往“上”走,即便中年参佛,也不能将自己搭救出来。他一辈子都活在世俗的阴影里。自从科场被黜以后,他在家乡置办了一座庭院,遍植牡丹。可能唐寅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停留在这象征富贵腾达的“牡丹色”的繁丽上吧。
        在他的山水条幅里,可以一眼将他看穿。《事茗图》里,苍松怪石边,三两瘦屋,男人坐在桌前喝茶,仿佛不闻窗外事,而仔细看,他的两只耳朵是支棱着的,像小毛驴那么警觉,其实,那个喝茶的男人是在听着窗外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屋旁的木桥上真的走来两个人。屋内喝茶的男人在心神不宁地分辨着,这外面的人是不是自己的访客呢?你看,他喝茶时心都不静,谈何境界?
        总之,唐寅的山水画,无论是《秋林独步图》,还是《步溪图》,都看不到朗阔大气,我的眼睛总是不放过他画里的屋子以及屋中的人。这些画面所传达给我的就是一种心神不宁, 即便屋里人手持诗书,那也根本是在演一场读书秀。圣贤言:境由心生。唐寅的一颗心一直不安静,所以,他的画里没有曲径通幽的百折回转,更谈不上跳脱大气的境界。(摘自《谈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