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南乡的婚俗
□ 曹兴民 曹其让 袁健
在我区南部的回河、崔寨、孙耿一带,沿袭着一套较为繁琐的婚礼习俗。主要有定亲、迎亲、娶亲等三个环节。
定亲:农村议婚定亲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媒人将女方的“庚帖”,即生辰八字,送往男家,请占卜者推算是否合婚,有无冲克等,如愿后,需“还帖”并议聘礼数目。尔后男方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至此,才算正式订婚。
迎亲:定亲后,选定吉日,俗称瞅日子,预备迎娶。迎娶前,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跟亲友发出喜柬。接到喜柬的亲友都要带贺礼前来贺喜。迎娶前一天,女方家长雇人抬盒抬嫁妆送到男方家中,视家庭贫富,有4抬、8抬、16抬,平常人家多送衣服被褥、家庭用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个参与送嫁嫁妆的人都有谢礼,几元至几十元不等,其中,拿钥匙的和拿门帘的最多,一般为女方近亲家属。迎娶日,男方大门贴喜字跟对联,挂彩绸,大门顶上要放一对扎着筷子跟用红纸包着的砖。富有之家还要在院内扎彩棚,大宴亲友。院内设花堂,花堂供桌上设寰宇诸神位,桌前设红毡拜垫。女方家中也悬灯结彩,接待亲友。男方要请一位迎亲女客,女方要请一位送亲女客,迎亲跟送亲女客均要选择盛年仪容好的,而且父母公婆儿女俱全的人充任。结婚当天迎亲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的时间也是找人占卜给指定的好时辰,一般会有8和9这两个数字,寓意着发财和长久之意。而新郎来接亲的人也必须是单数,因为娶回老婆就凑成了双数,而人数最好是控制在十几人,当中必须有一对小男娃小女娃。新郎迎亲时,需要带上里脊肉给丈母娘吃,寓意为“离娘肉”,还要带上一捆用红线系结实的大葱(寓意为生活充实)和一个装满生活用品的红色脸盆(寓意为“聚宝盆”)。新娘在娘家要坐在一张新被子上,俗称“坐福”。而新郎到达新娘家时会有女方的家属来堵门,等到给了红包,再改口叫了“爸、妈”,才给开门让新郎进家。
娶亲:是婚礼过程中最有情趣的环节,旧时临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装,鼓乐相随绕村挨户行礼,称为行家礼,意思是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助。结婚当天新娘的弟弟必须要去,并且要坐在婚车上叫“压车”,并且新人还要给一个大红包。结婚当天新娘给公公婆婆改口叫爸妈,有改口费,一般是封1001元,现在也有10001元,寓意着新娘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进了新房,新娘要开始吃花生和红枣寓意着早生贵子。结婚当天,为了增添热闹气氛,还要“闹新房”,然后按照预定时间举行婚礼。按照当地人习俗,结婚当天,结婚典礼必须在12点前举行,否则不吉利,因为过去改嫁的才会选择在晚上举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