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6 更新时间:2020-10-16

平民教育家时济云

□ 路正军

        时济云原名时毓龙,号霁禅,1892年10月出生在齐东县四区惠济乡时圈村(今属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父亲时象廉,母亲石氏。他家境贫寒,自幼过着艰苦的生活,学会了各种农活,并养成了勤劳俭朴的美德。
        1902年,时济云入私塾就读。1910年,升入齐东县城里高级小学。在此期间,曾得平度县的李松先生指点,于古文、文学及革命思想诸方面颇受教益,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1914年,考入山东省第一师范学校本科三班,得到了鞠思敏、范明枢、于丹坡、楷撷先生的指点,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喜陆象山、王阳明及泰州学派诸子学说,厌道家,喜禅宗。
        在师范学校就读期间,他对人性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对孟子的“四端证性”“人性本善”之说笃信不疑,认为恶是人性的变态和非常态,确信可以通过教育剔除掺杂进人性中的恶,从而恢复其“善”的本来面目。他常常诙谐地说,“佛法无不可度之人”。这种人性观使他对教育充满了信心,并促使他最终走上了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道路。
        1919年4月,时济云从山东省第一师范学校本科毕业,回到济阳县四区会真寺小学任教。1921年回到母校教授本科学生。执掌教鞭的同时,他刻苦学习大学科目,如维识教育等,并深研墨子学说,且著有《墨子哲学》一书,得到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的赞许。
        他与北大教授熊十力先生、浙江教授马一浮先生交往甚密。他自己生活俭朴,却时常接济家境贫寒的学生。当代著名文学家李广田先生在《画廊集》中回忆道:“直到现在,当年所得的印象还是非常清楚,比如在校内有一株很大的垂柳,几乎给庭院搭了整个凉篷。每当风清月白,时先生便约了同学们在那里谈天。先生是喜欢禅宗的,便常谈起那些硕德积慧大和尚的行径……”
        自1924年后,时先生又先后在东鲁中学、惠民山东第四中学任教。1931年1月,他看到故乡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便立志从事乡村教育,乃倾自己10余年的积蓄1000多银元在弥家庄建北楼9间、置学田10余亩,在张家椿先生协助下创办齐东县第四高等小学。时济云自任校长,兼国文、历史。所聘教师大都是他的学生。
        在学校创立初期,他身体力行,带领全体职工挖粪种菜,勤工俭学,创立了艰苦朴素的校风。同时把自己珍藏的全部书籍无偿奉献出来,充实学校图书室。4月间,应梁漱溟先生邀请,时先生赴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任教,初任训练部班主任,后任乡村服务人员指导主任。他的弥家庄学校长一职,则委托给了王愿林先生。
        在乡村建设研究院期间,他对梁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渐渐明白社会改造乃治先所急,于是转而研究社会问题。经周密详细的调查走访,著成《乡村礼俗》一书。与此同时,对由自己一手创办的弥家庄学校仍眷恋颇深,每次回家必先到学校盘桓数日,为师生讲课,为学校添置图书和各种教学器具,并从自己微薄的薪金中抽出一部分来资助贫而好学的学生读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被迫遣散。时先生回乡,暂住弥家庄学校。1938年6月,应故交曹得敏先生之约,在曹家码头村共同创办了复兴中学,曹先生任校长,时先生任教务主任,二人皆为义务职。学校取名复兴,寄寓了驱除日寇、复兴中华之意,而以抗日救亡、培养抗日军政人才为办学宗旨。学校先招了一个初中班,后为培养地方师资又招了一个简易师范班。办学采取“敌来我散,敌去我回”的游击方法,十分灵活机动。为培养抗日军事人才,时先生选授了姜太公《六韬》《孙子兵法》、黄石公《素书》等古代兵书,同时也学习毛泽东的光辉著作《论持久战》。在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影响下,一部分思想进步的学生如张治让、刘砚田、白铁华等毅然踏上抗日救亡的征途,到沂水堤岸八路军的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有些人后来成了党的高级干部。
        即使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时先生也对自己的生活、事业和理想保持着乐观主义的态度,时常与其子正印、正光一起干农活,给他们讲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文天祥的《正气歌》,教育他们爱劳动、爱农村、爱相国,并时时吟诗抚琴,以表心志。他精律吕、善抚琴,曾考证过50余种琴式,并著有《古琴考》一书。其诗中则有“白云堆里有古风,万里霜天月色同。林一水边人罕到,方知吾道乐无穷”的句子,充分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和安贫乐道的风范。而在一次复兴中学全体师生游伏生墓时,时先生则对墓地的老树新枝有感而发:“这古树象征着我们中华农村的群众是抗战救国的根本力量,主要教育工作要放在农村;要树立民族自信心;中国不会亡!”其爱国热忱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溢于言表。1941年5月,日寇铁蹄踏进曹家码头村,全校师生立刻疏散转移,而校园校舍却惨遭破坏。自1942年起,学校迁至李家码头村,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复兴中学因曹校长调走而停办,时先生乃赴济南立达中学任教,于1950年调至济南三中。
        1955年,64岁高龄的时先生从济南三中退休回乡,在家乡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农村教育事业。他要求寄住在仁风中学,一切费用自理,为师生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为该校图书室捐赠各类书籍1500余册,还捐赠200元钱资助本村中学。
        1962年,仁风中学与曲堤中学合并为济阳县第二中学,时先生亦随师生迁至二中。在二中期间,他多次应邀给师生作报告,传授教学经验、介绍学习方法,并亲自登上讲台作示范教学。其治学精神和朴实的生活作风在师生们中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县内各中学先后纷纷聘请他到校讲学,传授经验。时先生在教育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敬重。二中距时家圈村近20里路,每逢星期天,年过70岁的时先生总是与学生们一起徒步往返。
        1968年,时济云先生离校返乡,在家中整理潜心研究多年的诸多心得,并提出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既存在着普及问题,更存在着提高质量的问题,写了许多的历史事件研究。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他写了厚厚的一本手稿,就辩证法的发展内容和形式及关于文化、教育、经济等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以上所有这些,大都集中在他的《平仰观生录》《馨寂录》《释言》等笔记、著作中。只可惜这些极具价值的手稿,不及刊行便大都毁于“文革”的烈焰之下。
        年逾古稀的时济云先生为了回避疯狂的潮流、驱散心头的积郁,在黄河岸边修起两间土房。他每日早起,默默修整黄河渡口那些不平的路面,“修道以利来者”。这是时先生在其晚年所做的又一件惠及后人的善事。而在这默默的铲修之中,又寄寓了这位老教育家多少真挚的情愫。
        1969年6月,时济云先生不顾自己年迈体衰,冒着倾盆大雨和社员们一起抢收集体的麦场,不慎摔倒,患中风一病不起,于1970年2月3日与世长辞,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