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拳师
◎齐永山
老拳师一家住在村外一里远的一座高埂子上。埂子上原先住着十几户人家,我刚记事时还剩四五家,后又因种种原因都先后搬离了高埂,只留下了老拳师夫妇这一家子。
老拳师有老兄弟三个,他排行老大,自小心志高远,性格坚忍刚毅,有胆色。为了改变家中生活窘境,民国六年,刚刚成人的他只身南下。机缘巧合,他拜了一位剑客为师学艺,曾跟随师傅做过一些济世安民的好事,积累了一些口碑。他杀过人也被人追杀过,但最终还是在外站稳了脚,参与过一些松散组织的活动。后来他的师傅遭人暗算,临终教他慎杀,不要去寻仇。但十几年的师徒之情不输父子,他含悲生愤,凡是仇家他都用师傅留下的剑几乎赶尽杀绝。看多了存亡轮回,他把生死看淡了。思之再三,他从师傅传授的一套剑法里化出一套拳法,从此弃剑不用。
之后国家政局一度稳定,然而强者割据一方,不惜民力培养势力,名利之徒竞相趋奔。老拳师渐渐声名外传,被人厚币诚邀过也被人忌恨陷害过,谁对谁错一时让他分辨不清。经过了几次起落,就有些心灰气冷,便决定到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去。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应一支军旅招募,靠一套精湛拳法,北上做了一名普通教官。老拳师只勤练他的拳法,只当他的拳师,不显山不露水,也不做上下结交的事,数年间默默无闻。看多了是非成败,他把名利也看轻了。战乱起来的时候,老拳师无法置身事外,心情很是郁闷。期间他结识了戏院里的一名戏子,悄悄成了家。当外面的世界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正值盛年的老拳师选择了携妻偷偷归乡。
老拳师回到家后认真耕田耘地,过了许多年的太平岁月,养育大了一个女儿。他与我父亲关系很好,两人年龄差了二十余岁,话却很谈得来。时间一长,父亲就慢慢知道了他在外边的一些经历,到父亲老时,跟我们说起老拳师来还是满脸崇拜。老拳师向来为人低调,一心要过安泰日子,可想不到的是,在他年过六十的时候,却遭遇了一场劫难。因出身旧军队,老婆也非良家之人,他几次三番被人揪出来清算旧账。后来斗他老婆,他是陪斗……那些年里有人好像见他在高埂上月下练过拳,白天去看却平静如故。
世道再度平稳下来后,老拳师就很少下埂子了。当埂子上只剩下老拳师一家人的时候,上面到处是枯树蒿草,野兔狸猫任由出入,呈现出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很少有人再单独上埂去。村里的学校离他家最近,偶尔有一次老拳师下了埂子走近学校来。几个大同学正在校园外玩单杠,单杠是自制的,在两棵杨树间绑了一根横木,很高很结实。大家就撺掇老拳师的侄子请他露一手。谁都知道他会武术,可谁也没真亲眼见过。那天老拳师兴致特别好,竟答应了。他慢步走到单杠跟前,跳一下搭上一只手试了试,可能觉得还行吧,就双手抓紧单杠纵身上去做了几个简单动作。我们围观的屏住呼吸看,就在都认为也不过如此的时候,却见老拳师的身子忽然飞起来,竟连做了三个单臂大回环,然后轻松落地,纹丝不动。大家都鼓掌叫好,他冲我们笑了笑,转身又走回高埂去……如果不看相貌,谁知道这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呢!
老拳师与我父亲依旧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父亲常去埂子上看他,我有时跟了去也做过几回旁听。老拳师还没有半点老年人的糊涂样,精神舒展安详。两人对坐烹茶闲话,说起来半天不散。但他们很少说到他前半生的事,即便偶尔提及,他似既不以快意江湖为荣,也不以苟安一时为耻,只平平静静地说过去就罢。而后半生的事,他好像都忘了,从来没听他们说到过。老拳师早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了,每日里都认认真真种粮种菜。看多了众生百相,他把世情也看透了。种粮种菜之外的事都被他看成闲事,他说只有土地是人的永久安身之所,土地种啥长啥,不欺人只养人。话每到纠结处,他就说:“莫把闲事放心头。”
老拳师终于老了,老得已无法在土地上自行获取口粮。老伴先他两年而逝,靠侄子和乡邻接济,他在孤独中熬了两载,最后死在了村东南坡南边丛林的一棵大树底下。大家猜想他可能饿极了,要去女儿家讨口吃的。我想这是可能的,因为老拳师这人非常知趣,无论如何他都不会主动求告于外人的。那时人们的生活正逐步改善,但据说他女儿的日子还过得异常艰难,根本无力照顾她快九十岁的老父亲。老拳师被发现的时候,身体已经腐朽,他侄子用一领破席把他卷回来,当晚就下葬了,也未举行任何出殡仪式。我有幸参与了掘坟工作。当时我也是刚到成人的年龄,正准备出远门,只记得那晚夜风很凉。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