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1 更新时间:2020-11-13

红手印换回的第一书记

——记济阳区人社局扶贫干部赵军

杨光路


        2019年3月,济南市济阳区人社局下派第一书记赵军任期届满。在他即将告别回河街道吴寨村时,村里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原来,村民们听说赵军要走,大伙都慌了。他们对这个赵书记恋恋不舍。闫於英、马玉凤、赵继金等30多名贫困户和村民代表,手拿他们联合按下的一纸“红手印”,找了街道又跑人社局,请求组织上把赵书记留下来。
        这实在出人意料,让区人社局和回河街道的领导们犯了难,也惊动了区委组织部。最后经过多方讨论研究,组织上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贫困户闫於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么好的干部,咱咋能舍得让他走呢?”

他带来了一股新风

        赵军是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副主任。早在2016年3月,他就担任了吴寨村第一书记。
        吴寨村毗邻济阳城区,全村有178户、731人,耕地1480亩。到赵军进村任职时,村里有贫困户32户、131人,村集体收入为零。这就是赵军面临的脱贫任务。
        到村任职后,赵军第一时间入户摸底,认真梳理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程度。他了解到该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支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偏低,缺乏“造血”功能。他耐住心气,对“硬骨头”一个一个地“啃”。贫困户赵安亭弟兄两人都是单身,他积极协调,尽快启动低保办理程序,为他们申领了低保;贫困户陈延荣丧偶,儿子儿媳相继离世,与两个小孙女共同生活,他及时办理了低保,为其孙女陈媛媛申领孤儿救助。
        初到村里那一年,赵军发现村民的文化生活贫乏,协调本单位捐助了音响、大鼓、铜锣等,组织村民演出文艺节目,凝聚了民心,倡导了文明,并荣获全区文艺会演二等奖;协调上级文化部门,定期进村送戏、送电影;在村内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给村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建设了党员活动室;“七一”期间,协调民营企业英伦家私捐献价值7000余元的乳胶枕,慰问老党员;重阳节之际,组织开展尊老敬老活动,为全村17名八旬以上老人送去慰问品,文明的村风民风在全村飘荡。

他扛起了党建这面旗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从一入村,赵军就把党建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始终把政治学习摆在首位,组织党员学习实现制度化、经常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明确脱贫方向,树立脱贫信心。工作中,他注重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实践,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把扶贫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为凝聚红色信念力量,发挥党员干部作用,他组织成立党员活动室,协调后方单位投资5万元,对党建阵地改造提升,粉刷文化墙400平方米。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年”和“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敢打攻坚战”“勇于担当、务实有为”等主题研讨会,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踊跃发言,集思广益,为尽快摘掉“穷帽子”献计献策。他还带队到区第一党支部旧址参观学习,组织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凝聚力量扶贫,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流动党员赵继柱颇有感触地说:“我们党员学政治的目的,就是要做贫困户的主心骨,带领大伙儿脱贫致富的好榜样。”
        吴寨村“两委”班子一度不健全,导致发展没动力。赵军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选好配强了“当家人”,将长期在外的村干部重新召回村里并压上担子,使他们安心留下来为脱贫攻坚奔忙。同时,他从青年中选拔后备干部,为村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使其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一起向着脱贫攻坚的目标迈进。
        2017年农历正月初四晚上,吴寨村办公室里挤满了人,大家群起振奋轮番发言,气氛相当活跃。这是赵军帮村里召开的首次“看家乡、谋发展”座谈会。他利用在外人员回家过年的机会,把村里26名常年工作在外的优秀青年人才召集到一起,让他们为家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大家在浓浓的乡情亲情里畅所欲言,帮助村“两委”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更加坚定了大伙实施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赵军认为,落实惠民政策是扶贫干部精准帮扶贫困户的基本功。为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难”,2017年3月,赵军带队到商河县考察调研,借鉴其“扶贫车间”脱贫致富经验,积极联系有条件的企业,助推建立了吴寨村布鞋加工扶贫车间,为村里40岁至60岁的家庭留守妇女找到了创收门路。
        贫困群众致贫的根本原因就是缺技术,只要有了一技之长,贫困群众才会有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赵军怀着这一信念,借助派驻单位区人社局的资源优势,在村里积极组织开展了短期技能学习培训。去年先后举办培训班两期,共培训学员117人。通过培训取得电工证的贫困对象赵旭东,经推荐到济南恒固电器有限公司工作,月工资拿到了4000元。贫困户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赵军的扶贫对策从不“一刀切”,而是区别情况、灵活帮扶,运用扶贫的十八般武艺给贫困户“吃小灶”,除了依靠低保政策兜底外,还采用了医疗扶贫、就业帮扶、孝善扶贫、企业赞助等方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他付出了满腔情怀

        群众有了增收门路,而村集体如何脱贫摘帽?赵军通过积极争取,利用从上级部门要来的40万扶贫资金,在村内流转出30亩土地,建成4个高温大棚,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村里通过公开招租的形式,将高温棚对外发包,年租金5万元,第二年村集体就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靠近城区的吴寨村,土地一向比较紧张。在解决集体项目用地时,赵军和村干部也演绎了一场“借鸡生蛋”的好戏,在金营村征得一块“飞地”,建成了55兆瓦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该项目自2018年6月底并网以来已发电2.5万度,预计年收益6万余元。投资150万元的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于2018年11月投入使用,实现集体年收益12万元。整合开发原有资源,利用村庄旧址复耕土地300亩,收入承包费4.5万元。2019年村集体收入将达到28万元,村集体收入比2016年再翻一番。
        赵军将全部精力放在吴寨村的脱贫攻坚上,付出的背后无不隐藏着他舍了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和责任坚守。2016年7月,正当吴寨村扶贫高温大棚建设赶工期阶段,他的母亲和妻子先后因病住院40余天,为不耽误工期,他只得拜托亲朋好友们轮流照料,这个亲戚陪一天,那个朋友守一天,自己白天盯在建设工地上,到了晚上才赶到医院把亲友替换下来。村里的党员干部都比较忙,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正常事情,赵军常常把学习会、党员会安排在周末的晚上,有时开到半夜才结束。赵军扶贫事无巨细,不但为村里跑项目、帮贫困户办这办那,还亲手整理档案材料、填写报表,经常加班加点。他的孩子正在紧张地读高中,那时候他妻子又在乡镇工作,根本顾不上孩子的生活,也只能由赵军“代劳”。可他一忙起村里的事来,中午时常忘记回家给孩子做饭,孩子只好到邻居家去“蹭”饭吃。每年冬季来临之前,他对贫困户挨家挨户走访,询问暖气费交了没交,取暖设施正常不正常,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协调有关人员前来帮助检修,让每个贫困户都能温暖过冬。
        到2018年底,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稳步增加,达到了“五通十有”的标准,使吴寨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里的贫困户都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好日子。
        赵军始终牢记组织的嘱托,把扶贫工作放在心、扛在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扶贫任务。2018年吴寨村集体收入达到12.03万元,比2016年翻了一番。吴寨村先后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县级扶贫示范村。他本人分别于2016年6月被中共济阳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5月被中共济阳县委授予“第一书记标兵”,2018年3月被中共济阳县委授予“优秀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