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9 更新时间:2020-11-20

享誉全省的“庄户剧团”

□ 钱明月

      

          早在1980年代以前,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曾是我区历史上唯一的专业文艺团体。她有着30年的光辉历程,其前身是济阳县京剧团。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级文化部门要求每县都要有一个剧团,以活跃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1951年秋天,多才多艺的刘笑非从本县召集了20多名闲散艺人,又从济南聘请了王艳秋、李爱犁、刘建章等专业演艺人员,成立了济阳县第一个剧团——济阳县京剧团。剧团自负盈亏,是集体所有制性质,主要为本县农民群众演出。
        1954年8月,经省文化局批准,在原京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国营的济阳县实验剧团,后来又改为济阳县京剧团。县委委派了剧团领导,由傅绍坤任党支部书记,郭云霄任团长,著名艺人闫金贵任业务副团长。从外地聘请了陈玉华、新文霞、刘宝春等做骨干演员,演职人员达40多名。排练了《玉堂春》《红娘》《吕布与貂蝉》《铡美案》《芦花荡》等剧目。下乡演出后,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1957年参加惠民地区(时辖济阳县)戏曲汇演时获得了一等奖。
        1958年12月,济阳县并入临邑县,剧团演员被分配到临邑县京剧团和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1961年5月,济阳县恢复建制,时任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党支部书记的郭云霄同志带着18名演员回到了济阳,很快又组建起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剧团的组建可谓白手起家,不但经费短缺,也没有办公和排练的场所,演员宿舍都是借住老百姓的房子,服装道具简陋破旧。艰苦的环境和条件,更加增强了剧团演职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信心。他们首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从学校挑选了部分学员进行专业训练,又发动大家自己动手制作服装道具,赶排了一些小型剧目。后又逐步排演了《五女兴唐传》《秦香莲》等大戏,开始下乡为农民群众演出。
        这批年轻的学员边演边学,进步很快,既得到了锻炼,又提高了技艺。为了进一步提高演出水平,剧团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把条件好、有前途的年青演员选送到兄弟剧团进行学习深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天津请来著名河北梆子演员赵燕云,驻团担当指导教师,对每个演员的表演精雕细琢;还不断从外地引进优秀演员,充实演出团队,强化演艺实力,使剧团阵容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从排练到演出,团委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促使人人勤奋好学、个个刻苦练功,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1962年5月,剧团演职人员激情饱满地开始下乡,或是到外县巡回演出,足迹遍布济阳、惠民、章丘、商河、齐河等地城乡。1963年春节,剧团也没有放假,从大年初一开始巡演,一年后才回到济阳县城。这年,他们累计演出了200多场次。
        剧团始终重视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了“向解放军学习”活动,督促演职人员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时处处树立良好形象。下乡演出期间,演职人员都分住在群众家里,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融洽和睦关系。一进群众家门,他们不打行李卷,先担水扫地、收拾院落,有的帮助房东下地干活,甚至抢收抢种。演员和群众心连心,相处得热热乎乎,亲如一家。
        剧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政治工作不但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而且也是文艺工作的生命线、指路灯。为此,剧团制定了政治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演职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演职人员以剧团为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剧团,处处为剧团着想。为了提高演出水平和保证演出质量,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地革新舞台装备,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易于携带,大大促进了下乡巡回演出。每到新的演出地点,演职人员个个生龙活虎,放下行李齐动手,立即投入紧张战斗,只用13分钟,就能搭好一个偌大的戏台。
        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历来有一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下乡演出,他们自带交通工具,也就是全团仅有的十几辆小拉车。挪点行军时,三人一辆小拉车,装着服装道具、灯光布景、锅灶行李等等,长年累月徒步跋涉,不惧天寒地冻,不畏烈日炎炎,也不怕风雨泥泞和雪深路滑,走完了一段又一段艺术人生的路程。剧团演出的剧目中武戏较多,武场演员舍得流汗,舍得卖力,真正是“冲得猛,打得硬”,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台上的功夫,全靠台下持久地刻苦磨炼,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三年功”。
        1974年,剧团大胆地创作排演了现代戏《越河飞线》,歌颂了济阳电业系统的感人事迹。他们还在德州地区文化局的组织下,与宁津县河北梆子剧团合作,排演了本地区创作的反映水利建设的现代戏《战宏图》,在山东省新剧目汇演中一举获得了圆满成功。
        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长期坚持深入农村巡回演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这就是:遵循一个根本(党的领导)、一个基础(扎根群众)、一个坚持(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做到“三放下”“五自带”“四不回”和“一处蹲点,四面开花”。“三放下”,即放下演员的架子,放下周岁的孩子,放下与演出无关的东西。“五自带”,即自带舞台,自带灯光,自带服装道具,自带生活用品和行李。“四不回”,即数九寒天冻不回,盛夏三伏热不回,大忙季节急不回,阴雨连绵淋不回。“一处蹲点,四面开花”,就是在一处安点演出,到附近村庄联系新的演出场点。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以此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山东省文化厅的表彰,被授予“庄户剧团”的光荣称号,还被评为“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先进单位”。其先进事迹,由《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相继作了报道,《山东画报》刊发了部分演出活动的图片资料。但在荣誉面前,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不骄不躁,再接再厉,不断改革、创新和提高。
        此后,省里每年都抽调济阳剧团到全省各地慰问演出,他们的足迹遍布省内许多县、市、大型厂矿企业和基层部队。1975年底,省委组织了以苏毅然为团长,郝建秀、石涛(省政府秘书长)、王杰(省人行行长)、李秉政(青岛市委书记)和傅绍坤(济阳剧团党支部书记)等为副团长的新年春节慰问团。剧团随慰问团来到北海舰队,进行慰问演出长达一个多月。他们深入到部队基层和偏僻海岛,登上大大小小10余个岛屿,直至一些班排和舰艇,共演出了30多场,受到了广大海军干部战士的热烈欢迎。1976年夏季,剧团在省先进文艺团体代表会议上,被评为省级文艺先进单位。同时,会议向全省的文艺团体发出了“学安丘、赶济阳”的号召。在全省文艺界,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们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新老艺人相结合,编排了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白蛇传》《三请樊梨花》《三打陶三春》等剧目,以及连台大戏《金鞭记》和《大红袍》。他们带上新的戏剧,奔赴齐河、陵县等临近的县城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群众买不上票,只好白天多加场次。特别是《杨门女将》的演出,由于八身女靠(女将专业戏装)齐全,阵容庞大齐整,观众看着直呼过瘾,掌声不断,喝彩不绝。
        1980年农村经济复苏以后,广大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各地纷纷举办物资交流大会,竞相聘请剧团演出助兴。济阳剧团的请单,从外地一个接着一个飞来。每到一地演出,他们都深受群众欢迎,观众场场爆满。为满足群众看戏的要求,有时剧团每天能演出5场;中午吃饭时演员都不卸装,饭后抹一下口红就上场。
        剧团在长期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演出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演员。张立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扮相俊秀、演技高超、唱腔优美,所到之处深受城乡广大群众的喜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丫”,可谓家喻户晓的大明星。1980年,剧团派副团长张立云出席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1982年,她又代表剧团参加了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济阳剧团在这次会议上再获殊荣,继续保持了全省先进典型的耀眼光环。
多年来,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是个实实在在的“庄户剧团”。她为繁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踏着历史的节拍,济阳县河北梆子剧团虽然已经远去,但她留下的成功与辉煌,永远值得我们爱戴,值得我们怀念,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立足济阳,不负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文化济南”建设中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