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辛村的变迁
□ 张怀成
张辛村南靠黄河大堤,是仁风镇的沿黄村之一。从这里越过黄河就是邹平县,向东三公里便进入惠民县地。全村现有人口1000余人,耕地面积1800亩;有杨、徐、王、张、马五姓,其中马姓仅一户。
据张辛村《杨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该村杨姓先人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济阳,落户此地。另外,在徐、王二姓族谱中,也有从枣强迁入济阳的记述。
张辛村当初迁来时,村址不是现在的位置,而是从此向南一华里处。那时候该村因为紧靠大清河,村旁有通往河对岸大道,又因为村内徐姓先人迁来居住最早,故取村名徐家道口。随后,王姓也从枣强迁至此地入村落户。再后来,杨姓从枣强东关迁来,先到仁风镇张秦村居住,后到徐家道口定居。据村里老人讲,早年的徐家道口村有一条东西向大街,连接着通往对岸齐东县的道口;当时从商河县方向来往的人员,都是从这里过大清河,再到齐东、章丘等地;村里也有船只横渡,也顺流航运经商。
但到了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徐家道口村南紧靠的大清河转眼变成了黄河。因为黄河水大浪急,徐家道口的渡口也被迫停渡了。清同治七年(1868年)六月二十四日,正值黄河伏汛,大水在徐家道口冲开堤坝,将村庄冲毁,荡为平地。水灾过后,徐家道口的村民们从村庄旧址向北一华里处,又选址建起新村。事过境迁,旧村名对于新村不再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有村人便依据新村张姓人数居多的现实,取村名为张辛。
徐家道口的旧村址,经过泛滥的洪水冲刷,已形成了面积约300多亩的大湾。水灾发生后,村民们纷纷四处逃难。部分徐姓人家,有的迁往惠民县毛旺庄,有的在附近的董家村、后桥村安家落户。但也有一户马姓人家,从马圈村迁到了张辛村定居。
新建的张辛村,由于原有的土地大量减少,农业收入大不如从前,村民多是靠租赁外村的土地耕种过活,还有的给地主当长工,或是外出自谋生路,在周围算得上最贫穷的村子。唯独有一徐姓人家,身怀酿酒工艺,虽在村里固守田园,却靠常年酿制烧酒而成了富户。徐家烧的酒在当地很有名气,就连章丘、商河等地的商贩也常来常往,都来买酒贩酒。
天无绝人之路。张辛村背井离乡闯出去的人,却一个个的有了大出息。到了1940年代,一头闯进济南的村民张祥林,已经在经四路上开了家天顺铁工厂,名气响当当。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儿子张务祥从济南商业学校毕业,后赶上公私合营,天顺铁工厂改为济南交通器材厂,张务祥担任了副厂长。村民张务谭也在济南林祥街办起工厂,名号为天顺兴。村民张怀玉在济南经三路、纬一路的路口,也开办了一家企业,名叫福丰汽车修理厂,个人拥有多部汽车。还有徐同林,在济南经四路办的理发器材厂;还有张振清,在济南北坦大街经办的振兴隆铁工厂。这些企业,给当时的张辛村村民带来了很多的就业谋生机会,对促进全村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8年,村民徐振吉、王计思二人在张辛村建立党小组。无论是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还是后来的其他各项工作,该村都先行一步走在前面,一直是屡受表彰的先进村。1957年,仁风镇下设张辛乡,乡驻地设在张辛村。当时,乡党委书记王建全,副书记徐兆怀、李丙伦,乡长鞠庆秋,副乡长李传林。1958年9月,成立仁风人民公社,王建全调任公社党委书记;张辛乡被取消,所辖村庄由桑渡管区管理。
让张辛人引以为豪的,还有蓬勃发展的义务教育事业。1955年组建张辛完小,从王让完小、王圈完小各抽调一个班,为六年级;又招收一个班,为五年级。1956年招收三个班,其中有惠民县商家庄、刘旺庄、毛旺庄的学生,也有来自黄河以南章丘、邹平等地的学生。人民公社时期,张辛完小改为张辛联中,培养数以百计的学生健康成长,后来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开拓者,走上领导岗位的也不乏其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张辛村多次被评为市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