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8 更新时间:2020-11-24

街边理发师的奋斗

◎冉庆亮

 

1

        今年十月上旬的一个下午,六福广场阳光灿烂,器乐齐鸣,人声鼎沸。一场“颂祖国,献爱心”文艺演出正在这里举行,我快乐而紧张地为演员们拍摄着照片。一曲嘹亮动人的女声独唱《我和我的祖国》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个独唱演员中等个儿,一身绿衣粉红裙衬托得苹果样儿的脸庞更加清秀可人,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她歌喉珠圆玉润,悦耳动听,令人沉醉;看她表演更是十分投入,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扣人心弦。
        “咦?这不是‘舒欣理发店’的理发师王红吗?”当她的身影映现我镜头的时候,我禁不住惊讶了:她五十多岁了呀,几年不见,咋就变成这么年轻的演员了,还表现得那么专业?
        第二天下午,我怀着满心的好奇和试试看的想法,去寻找那个熟悉的街边理发店了。蓦地,心海就涌起了思绪的潮汐。
        我上班的时候,多年都经常到这里理发。不过,原先店址在城里经二路靠近西关的地方,一个简易的铁皮屋,挂着“王红发艺”的牌子。
        王红性格直爽,快人快语,天下事,民间事,家里事她都畅快地跟顾客拉。在她眼里,在理发或待理发的人不是她的顾客,而是她多年的老邻居。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无不彰显着阳光心态和满满的正能量。
        有天中午,她给我理发,我笑着说,我给你写篇报道吧。她听后一下就笑得前仰后合了,她说:“叔,俺可不够材料儿呐,等做出大好事俺打酒请您给俺上报。”
        但这几年我退休住得远了,再没去找她理发,报道的事也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济阳一中毕业的她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便到处打零工或做点小生意,却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一九九三年初,丈夫开始打零工,后学开吊车,渐成养家的“半壁江山”。王红更不甘示弱,将两周岁的女儿送托儿所,开起了理发店。

2

        当时她似乎不着急挣钱,有两年常常关门歇业。有一回,我在路上碰到她问是咋回事,她脸一红说:
        “俺理发技术还不行呢,这不正在拜师学艺嘛!”
        她告诉我,她常去县里和济南的几个理发名店学习。所谓学习,就是帮人家给顾客洗头,插空站一边看老师给顾客理发 。这样每天得站十几个小时,腿都站肿痛了。学习嘛,不交学费就面子事儿,当然没工资了,吃饭也就是咸菜就馍馍开水冲,艰苦得很呐。
        后来有一天,我去理发,她正站在新租下的原店北三百米的街边两间比较宽大的房子里,给模特理发。我顺便翻起理发台前镜旁一摞书来,全是《剪发入门》《发型展图》等专业书籍。她听到我的翻书声才回头朝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忙给我倒了杯水,说:“原来想吧,理发很简单的,可学起来学问可大着呢。”
        没等我说什么,她示意我坐镜前,右手抄了洁白的裹布,左手拿一条干毛巾,手一撩,将毛巾搭一边,魔术般抓过另一条干毛巾。她两手抓了裹布,歘一下轻轻一甩,不偏不倚正好裹住我的前胸。她两手还在麻利地舞旋,感觉裹布紧了,脖子被围了毛巾。
        她一把抄过推子,“唰”一下朝我头顶中间推去。“唰唰”“唰唰唰”,“旋耕犁”慢转圈,满地“天女散花”了。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呐!”我夸赞道。
        “叔过奖了,俺还在学习呢!”
        “看你这谦虚劲儿,一定会成为名师的。我鼓励说。”
        她说:“尽力争取呗!做事嘛,就要力求做到最好,俺怕别人帮俺做不好,不雇洗头小工,亲自给顾客洗头。一有空儿,俺就站着学习研究这些专业书籍。”
        “为何必须要站着读书?”我问。
        “站着读书学习虽然累些,但更能精力集中记得牢固呀。”她说,“这不也是训练站久耐力嘛!”

3

        王红给我理的是难度较大的平头,拿剃刀为我刮了胡子和后脖颈。只10来分钟就理完了。发型新潮,整整齐齐,蓬蓬勃勃地,让我年轻了好几岁。虽然已有三位顾客在等候,可她仍慢条斯理地轻轻为我洗了两遍头,又用电吹风吹干。我拿出十元钱交到她手上,她又找给四元。我重递过去,她又推回来。推来让去的,像似在打架。
        坐一旁等候理发的大叔对我说,别推让了,王理发师脾气太犟了。什么平头、毛刺、分头、时尚烫发都整得令人满意。现在的理发店哪有刮胡子的了,可她一味“宠”着顾客,让大家满意。全县城的理发店,理一个头都收十元,她硬是坚持收六元。
        王红给一位大姐剪着头发说:“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别人实现微心愿’,我甘愿少收钱为顾客送份早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听着,我眼圈一下就红了,心中不禁肃然起敬。
        这之后,我去理发,总看到这里顾客站挤坐满的,且互尊互让,秩序井然。大家对王红特别友好,就连对她的称呼也变了。改唤她“理发的”为称呼“理发师”了。
        我问王红,一年能理多少个头?她说,没仔细统计过,大概平时一天理二十多个,节假日理四、五十个,每天站十几个小时。站肿痛的双腿一按一个坑,累得吃不下饭。
        “只要能站起来,身体再难受我也坚持开门。”王红说,“我不能冷了顾客的心呐!”

4

        然而,后来几年,王红却打破了按时开、关门、盯时间为顾客理发的规律了。因为她心里总牵挂着老人和孩子。“牵挂”,说起来轻松,可真正诠释必须付诸行动,“奔跑”就成了她的“常态”。
        婆婆去世早,从企业退休的公爹生活在十里外的杨窑村,虽然有大伯哥贴身照料,小姑子也常去看望,但她每周总抽个晚上带上丈夫和孩子回去看望公爹,洗衣、做饭、清理室内外卫生,给公爹理发、洗脚、剪指甲,陪公爹聊天,感动得公爹诚心给她钱,但她一次也没接收。有一次,公爹硬要给,她说啥也不要,并立马带一家人离开了。回去后,丈夫说爹流泪了,她当晚返回对公爹讲明道理,并道了歉。
        公爹患病几次住院,丈夫在外地,王红都在第一时间借、租车及时送老人到医院诊治。公爹晚年患大病住医院近俩月,她常常关了理发店门,到医院陪伴、侍奉。给公爹做可口的饭菜,为其洗手洗脸、翻身,喂饭、端屎倒尿,无微不至。前年,八十八岁的公爹去世,但之后每年的各个相关节日,她总和丈夫以及孩子们一起跪在公爹墓前。
        父母虽然住城里,但身体不好。王红同样执着不停地“奔跑”。她几乎每周日晚间带孩子去看望父母。她将一切家务活做好,为母亲量量血压,端了温水给父亲服了药,给父母按按肩,捶捶背,拉拉家常。还演唱父母喜爱的歌戏讨老人快乐,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王红有一女一男两个孩子。孩子读小学后,她已然加剧了奔跑。每天清晨早早做饭,照顾他们吃好喝足,早中晚接送他们上下学,中午、晚饭,则在理发店吃,插空要跑市场备食材。这一切都是耐心细致,风雨无阻。
        一九九六年,王红和丈夫有了些积蓄,就买了辆小轿车。首先,载着公爹和父母转遍了济阳、济南的大小景点;然后载着儿女去济阳烈士公墓,济南英雄山祭奠英雄,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还陪孩子去上海外滩、东方明珠,天津天塔、航母公园看景致、长见识;支持孩子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志愿服务活动,使两个孩子成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原本想我的‘旷课’会得罪顾客们。”王红说,谁成想,找她理发的顾客愈来愈多,有增无减。
是啊,面对这么一位奋斗中执着传承孝老助老美德,富有倾情培养下一代责任感的普通理发师,谁不敬重,谁不想帮她一把!

5

        “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 ,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一段嘹亮的歌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我循声望去,原来歌声来自街边平房。哦,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舒欣理发店”吗!迟疑间,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又响起来。我走进去一看,但见王红手持话筒在演唱,黑亮的音箱扩出的音色更加纯真优美,激昂动情,宛转悠扬。她用歌声诉说“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情感染着满屋子人。围坐她身旁的五位女士在跟她和唱,头焗了油晾着的那位男士则坐在理发椅上打着拍子哼唱,那种专注竟无一人发现我的闯入。
        “叔,您要理发吗?”王红转脸看到我,忙放下话筒,热情地问。
        “我是专程来听你唱歌的。”我呵呵地笑着说。
        未等王红答话,就有两位认识的女士走过来同我寒暄。其中一位说,你会写文章嘛,就报道下我们的理发师王红吧。
        没待我摇头点头,她便打开了话匣子。其她几位姐妹也纷纷围拢来为王红点赞。我眼前就随之“播放”起王红奉献爱心的画面了。
        有一年,找王红理发的顾客特别多,她累得瘦成了一根麻杆,但当听说团县委号召青年义务献血时,她毅然决然跑去献血,医生看她瘦弱,只抽了200CC,她却执拗地让医生抽400,结果回家后爬不起来了。第二天她硬是拖着虚弱的身体到理发店为顾客理发。当时,了解内情的几位顾客理了发每人给了她二十元。她推让着还坚持每人收六元。大家说,那可不行,现在物价飞涨,各理发店每理一个头都涨到二十到三十元了,焗油、女士整头涨得更多。你也该多收点,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了。她拗不过大家,就每理一个头收十元,大家再推让,她丝毫没让步。就是费时又成本高的焗油、为女士整头收费也比别处低不少,一直坚持到现在。
        对于四五位因疾患卧床不起的病人,王红坚持每月上门为他们理发,洗头、洗脸、刮胡子,还帮助其中两个孤寡老人忙家务,整理卫生等。
         “别笑话人了,这可都是咱老百姓的本分啊!” 给两位顾客理完发的王红拍打着身上的发屑说:“俺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扶持,感恩大伙儿送‘活路’帮俺奋斗。”随说着,她伸出大拇指冲我们划了个半圆圈,扳着手指数起了“家珍”:她理发收入不断增长;年近八旬的父母身体硬朗;女儿大学本科毕业,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儿子也考上了大学本科,在读大一;全家人告别了低矮窄巴潮湿的黑屋子,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彩电、冰箱、洗衣机、电摩、小轿车等应有尽有,“俺真真掉进‘福窝窝’了。”

6

        “你怎么学起唱歌了?还唱得那么好!”我迫不及待地问王红。
        “好啥呀?您是笑话俺呐!”王红脸又红了一下,说,打小她就喜爱音乐,在济阳一中读初中那会儿,教音乐的马老师非要她参加学校文艺宣传队,但父母唯恐她耽误学业说啥也不同意。毕业后,她就工余自学。有一年,三联家电举办k歌比赛,她把五个月大的儿子交女儿抱着,匆忙上场演唱,竟获得了一等奖。后来,理发活儿增多,还要照顾一家老小,越来越累,就没心情唱歌了。
         但这几年,她日子越过越红火,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压抑多年的心海禁不住沸腾澎湃了,幸福的歌儿就像喷泉一样汩汩外冒。《绣金匾》《歌唱祖国》《英雄赞歌》《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满是红歌。唱着唱着眼里竟不期然涌满泪水。
         后来一个梅雪比美的日子,住南关的好友郭福双挎了王红的胳膊走进黄河广告歌舞团演出场。王红竟一连唱了三首歌,赢得满场喝彩。在她熟练唱响三十多首歌,能表演十多支舞的时候,她的理发店里就摆上音箱、话筒和小道具,从此,一场场“文艺沙龙”歌声不时弥漫开来。开始,仅仅她和郭福双唱跳,慢慢的,许多理发的顾客也纷纷参与进来。常常的,她给顾客理发,等候理发的顾客就唱跳玩乐。这里几乎每天流淌着快乐的歌声,吸引路人驻足闻听,有的干脆涌进屋观看。小小理发室成了顾客之家,幸福乐园。
        王红也常常关门到一些文艺演出场奉献歌舞,尤其公益演出,只要知道了她每场必到。每次都赢得一阵阵热烈掌声。如此歌声播爱,她已坚持三年多了。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在为人民服务中奋斗,我幸福。”王红说,“我要以我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实现幸福;我宁可放弃些收入,也要以我对党和人民的感恩和爱心行动,带动影响人们传递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凝聚磅薄力量。”
        回味着王红的话,我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你我向上,家国向前。让我们每个公民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的奋斗,转化为每个人的行动,将新的光荣写在共和国的光辉旗帜上吧。作者单位:济南济北开发区旺旺街第一联合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