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河的民间演艺
回河街道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济阳区历史上的集贸重镇。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回河就曾经设置为镇。这里既是连接济阳、济南的交通要道,又是大清河盐运的重要码头,水运陆运比较发达,人流物流往来繁忙,发达的经济贸易和交通运输为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回河街道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外来经贸文化相互融合的效应,使回河的民间文化形成了开放性、兼容性、“反求优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回河街道的民间演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十里铺秧歌
十里铺秧歌师承陕北秧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借鉴陕西秧歌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等特点,融合山东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当地群众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以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演员演出时,男子以毛巾包头,女子身着彩色服饰,手持花扇、花伞等道具。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部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套路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姿步态,上下谐协,步调整齐,彩衣飘舞,花扇翻腾。表演内容上,包括说唱新词、跑驴、丑角等十几个节目。
南陈高跷
回河街道南陈村高跷队始建于民国初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解放后,人民翻身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安定的新生活,民间艺术大放异彩。每到春节,南陈村的人们便敲起锣鼓,踩起高跷,庆祝丰收年景,表达美好心愿。表演者通过腾、挪、跳、翻、蹬等惊险动作,表现了劳动人民坚韧不拔、勤劳勇敢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
南陈高跷队约有120人组成。所有演员古装打扮,由夜叉带头,七仙女飘飘在后,腰鼓、云锣敲打节奏,演员动作协调一致。他们表演的内容,均取材于优秀古典文学以及经典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其中《白蛇传》中的断桥、许仙灌药等情节表演,动作敏捷,形象逼真;《西游记》中的真假猴王、三打白骨精等,均在二起(起,特指“层”的意思,下同)高跷上表演,难度较大,惊险刺激;《西厢记》中的张生、莺莺、红娘等人物,动作纯真质朴;《水浒传》中的“石秀杀和尚”,场景和人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南陈高跷不仅能在地上表演,还能在空中上二起和上三起表演,动作难度大,惊险程度高,其中尤以三起表演大胆泼辣,惊险刺激,是该村近百年以来的一项“绝活”。上三起,是南陈高跷艺术的高潮阶段,每当表演至此,总会赢得观众潮水一般的掌声。
北张东路梆子
1910年,以张崇根为首的民间艺人就创办了乡村东路梆子剧团,演职人员有本村的和邻村的共计30余人。每年春节前,剧团在本村和周边村巡回演出,深受群众赞誉。
北张东路梆子的唱法,以本嗓原声为主,每句的最后一字行腔,用假嗓翻高演唱,发出“沤”的尾音。所谓的“山东沤”之称,就是由此而来。北张东路梆子唱腔高亢激昂,抑扬动听。乐器以大胡琴、月琴为主。大胡琴与山东梆子、平调的二弦,莱芜梆子的提琴,枣梆子的锯琴等基本相似,杆粗短,椿木为筒,六楞,用梧桐板覆蒙,6—3定弦,里外弦全用老弦。后来,陆续增添了二胡、三弦、笙等乐器伴奏。他们有时也唱扬州乱弹、柳子、罗罗等剧种,分别用笛子、唢呐伴奏。
北张东路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有大一板(大慢板)、二板(也叫慢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导板)、小导板、一句一打、三泣板、哭腔等。其基本唱腔为“慢一板”,艺人们又称之为“本地乱弹”,系用弦索伴唱的板腔形式,与横笛伴唱的扬州乱弹相比,风格迥然不同,实为一种土梆子的形式。为了有别于“雅部”的昆腔,所以北张东路梆子参照了清初对一般地方戏曲的泛称——乱弹,而自称为“本地乱弹”。
北张东路梆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牌子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水龙吟、点绛唇、大泣颜回、悲泣颜回、起营、唢呐皮、滴溜子、慢中紧、紧中慢、到春来、寄生草、一枝花、粉蝶子、五马江儿水等。弦乐曲牌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八板、海青歌、花梆子、哭皇天、万年欢、工尺上、柳摇金、八岔、傍妆台、回回曲等。
北张东路梆子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为管弦乐,主要有大胡琴(主弦)、月琴、小三弦、二胡、笙、低音胡、闷子等。武场为打击乐,主要有腔鼓(板鼓)、堂鼓、板、梆子、大锣、筛、铙、钹、小钹、小锣、铃、木鱼等。
北张东路梆子的传统剧目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主要有《破洪州》《打渔杀家》《打侄上坟》《坐楼杀惜》《庆顶珠》《火焰洞》《翠花宫》《锁麟囊》《刘金定》等。
(据回河街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