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53 更新时间:2017-11-28

都说“孙”“于”是一家

◎孙云峻

        清宁村民中有姓于的。姓于的在清宁村是老户。何为老户?所谓老户,就是开始建村时就迁来的姓氏人家。
        清宁村中也有姓孙的村民。其始祖是明代成化年间从河北枣强县迁至历城孙家镇(现在济阳县崔寨镇孙大庄村),九世祖分支迁到历城县南郭家村(崔寨镇南郭村),南郭村分支迁至清宁寺村。比起于姓来说,姓孙的得算后来户。
        两姓氏来清宁村落户一先一后,往少里说,早晚相差也得一百几十年。至如今,不光清宁村人,并且周围许多村庄的不少村民却说“孙于是一家”。
        这个说法有来由吗?有。
        虽说于家是老户,却人丁不旺,人员稀少。于是,请了风水先生来看个究竟。据说,于家祖坟茔地原在清宁村外东北方向的车辋地。什么叫车辋?车辋就是车轮周围的框子。多是由弧形的木块或铁块一块块对接成圆状的车轱辘。清宁村的车辋地,不是长方形、梯形、正方形、圆形,而像车辋形状那样,由一块块弯弯地弧形面积的地块组成,有几百亩大小。因此,人们根据土地的形状,叫它车辋地。
        本来姓于的“于”与“鱼”扯不上什么关系,车辋地的“辋”与鱼网的“网”也没啥瓜葛。而善于捕风捉影、小题大做、移花接木、故弄玄虚的风水先生,则拨动舌簧,以三寸不烂之舌,硬将于说成是鱼,辋说成是网。鱼落在网里,不仅不能繁衍、兴旺,并且时时有被收网打捞上来的危险。这样会受到长期威胁,还有鱼的活命吗?说这是姓于的不兴旺的主要原因。风水先生捞了大笔钱财走了,姓于的人家按风水先生的说教迁了茔地。依旧子孙繁衍缓慢,不够人丁兴旺。虽说于姓人员比较稀少,但都精明能干,日子过得富足。家里地多,人少地多,又善于耕作,收入丰厚。常言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让人艳羡的是,于家在府里(济南)有大买卖——盐铺和竹器店。自古以来,经营盐业是官府的事,盐务官办,严厉打击盐枭,严禁私人经营。于家能在府里有盐铺,可见当时势力之强,资金之多,能量之大。于家可谓要地有地,要粮有粮,要势有势,要钱有钱,唯一缺少的就是人。更缺少的是能吃苦耐劳、为人正派的有用之人。于是“财旺人不旺”的于家就把眼盯在清宁村,“凡亲三分向,是灰比土热”,在本村找家外姓联姻,不光眼前人多势众,并且经商务农都成自己人,不愁发家致富。
        清宁村的姓孙的村民,从南郭村迁移至此,虽然地少人多,比较贫穷,但人老实本分,能吃苦耐劳。于家从孙家选了一位年轻帅气、精明强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为婿。把于家贤淑貌美的千金小姐嫁给了孙姓的英俊男子,实现了“孙于联姻”,街坊加亲戚,关系更亲近。婚后,于家把女婿招来,安排到府里盐铺、竹器店里当学徒。盐铺、竹器店为招揽生意,广交客商,四面八方、上上下下来盐铺联系业务的,都热情款待。跑前跑后,泡茶倒水,端盘子提壶的就是于家的女婿、姓孙的这位小伙子。有一次,一位外地大客商指着勤快麻利、热情待客的姓孙小伙子,问盐铺的于掌柜:“这位眼明手快、聪明能干的年轻人姓甚名谁?”于掌柜对答:“门下贵客(女婿)。”来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后,诚肯建议于掌柜的要大胆使用这位后生,“肥水不流外人田”。后来于掌柜采纳了这位客商的建议,遂将学徒的女婿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并且高薪待遇。买卖里有了孙家的股份,佣人逐渐成了盐铺的主人之一。由于集孙于两家合力诚信经营,盐铺和竹器店更加红火,孙家分红更多。在于家真诚、大力帮助下,孙家在清宁村买地置房,摘了穷帽子,逐渐自食其力,衣食无忧起来。孙家不忘当初于家的支持帮助,饮水思源,对于家心存感激感谢之情。而于家钱多财旺,给予孙家更多关心与支持。两家联姻,情感更深。虽是两姓,然而隔着肚皮不隔心,襟怀坦白,真诚相待,同心竭力,合作共赢,两家亲密无间,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不是一家,胜似一家。于是“孙于一家”的美谈佳话,流传至今。
        岁月流逝,时序变迁。“孙于一家”的说法至今盛传,孙于两姓村民间的关系仍不减当年。清宁寺村周边乡村红白事上有这样的风俗习惯:白事未出五服的不付给丧主奠仪;红事,男娶女嫁,越是亲近之人拿喜仪越重越多。清宁村姓孙的和姓于的两姓村民沿袭这种风俗至今。两姓村民中,依旧凡白事互不付奠仪,红事凑份子送喜仪总比一般街坊花钱多,礼金重。两姓人家的关系能看出不同寻常、非同一般来,能品出个中的亲近滋味来——于孙两姓,亲如一家! 作者地址:崔寨南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