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05 更新时间:2022-09-26

我区各色农产品迎来大丰收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昌平和四川成都同时开启。风吹稻浪,瓜果飘香,全国各地的“丰收民歌”依次唱响,丰收喜庆的气氛随之扑面而来,乡间田野一派丰收好景象。目前,我区各种农产品迎来了成熟期,满怀喜悦之情的农户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黄金收获期。
         据了解,我区2022年小麦平均产量达到428.51公斤/亩,在遭遇降水较多、条锈病风险的情况下,我区夏粮总产达到34.57万吨,比去年略有增长。春季在小麦上重点推广了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各项技术推广率近100%,新技术的推广为今年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今年,我区玉米水稻种植总面积近56万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再过两周左右时间,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将陆续迎来大丰收。
         “今年我区粮食生产良好,全年粮食生产丰收在望,夏粮生产克服了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已经获得丰收,颗粒归仓,为全年的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的秋粮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病虫害发生较轻,田间管理顺利进行,目前,秋粮长势良好,正处于灌浆成熟期,一周以后将陆续进入玉米收获期,预计产量稳中有增。”区农业农村局种植服务部负责同志说。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的基础上,优化布局,改善品种结构。出台并实施“一村一业” 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带动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突出抓好种苗、蔬菜、林果、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近日,位于仁风镇的圣玺葡萄采摘园50余亩葡萄迎来大丰收。在垛石街道农业科技示范园,500余亩大枣树,硕果累累,长势喜人,目前已到成熟期。
         据悉,我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加快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合。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后工作中,我区将持续大力实施社区共同体、田园综合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建联合体乡村振兴“四体联建”工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张中山 孙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