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时期的济阳县令杨光衡
◎孙厚德
据民国《济阳县志》所列的杨光衡传是这样记载的:“杨光衡,湖南湖阴人,江南将备学校工科毕业,民国十七年任。吾邑革新,人材素感缺乏,政治民风率多守旧。公甫下车,即以刷新政治、改善民风为职志。对于诸多建设,靡不积极倡办。俾各应有尽有。又募集巨款,分建各区完全小学,为教育界放一异彩。励精图治,不遗余力,以唤醒民众,除旧布新为第一义。莅任甫数月,凡百庶政,莫不灿然,邑人知革故鼎新自公始。惜宰济未及周年,竟以故去职,未克竟其全功,识者憾之!”
杨光衡据民国《济阳县志》,是由国民革命政府于民国十七年(1928)五月任命为济阳县县长,是济阳县第一百七十一任县令。
杨光衡莅任后,“公甫下车,即以刷新政治、改善民风为职志。”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励精图治,不遗余力,以唤醒民众,除旧布新为第一义,莅任甫数月,凡百庶政,莫不灿然,邑人知革故鼎新自公始。”虽任职未及周年,却唤醒了济阳的民众,使落后的济阳面貌和社会风气顿时唤然一新,“莫不灿然”。杨光衡的业绩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体现出他是如何着手改革和振兴济阳的:
一是先从政治改革入手。莅任后,首先视察了县城池,将县城的三个城门及门楼重新改建,遂将县城的东门由“仁风门”改为“中山门”,西门“泰和门”改为“振武门”,南门由“清阳门”改为“中正门”。将旧县署改为县政府,在县公署的大门上挂上了“济阳县政府”的牌子。将旧县署的三间仪门改为二门,将县旧公署的三间大堂改为“大礼堂”,将三间二堂改为法庭,在三堂东面,又增建了会议一座,办公厅一座,当年六月,将原警察所改建为县公安局,又重修了监狱,八月十六日,又建立了县法院。以审判官行使院长职权,检察事务由县长兼管,这样,就形成了县政府、县公安局、县法院各行其事,各负其责,有条不紊的办公局面。
二是大力推行实业改革。把原旧县公署的劝业所改为县建设局。积极发展公路交通。他莅任后,立即就组建了县道局,专门从事公路建设,在他任职的半年之内,筑成了省道济阳境内段,自回河区的沟杨家村与历城县交界处起,沿黄河大堤至稍门街东南下堤,再由平路经稍门街、官王堂、朱家、孙家等村,直达林家桥与商河县接界处止,公路全长五十八里。同时,又筑成县道一条,西至夏口镇(当时归济阳管辖)与临邑县接界处起,沿徒骇河大堤至垛石桥,下堤再由平路沿垛石桥街、白杨店、裴家铺、杜家村,直达济阳县城止,公路全长六十四里。还修筑了八条乡镇道。一是济回镇道,二是夏褚镇道,三是回孙镇道,四是济曲镇道,五是曲白镇道,六是曲仁镇道,七是仁赵镇道,八是孙褚镇道。这些公路,因受当时条件限制,虽是土路,但路面宽平,乘车往来尤为便利。
三是大力兴办教育。杨光衡莅任后,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将原来的县视学改为县督学,以检查督导学校的教学工作,并设立了县教育行政委员会和教育经费委员会,“又募集巨款,分建各区完全小学,为教育界放一异彩。”发动劝令各区大户捐资兴办学校,还亲自到第三区(孙耿)立小学视察,发现“该校房舍不敷应用,便劝令该区荣户捐助巨款,广购校址,添筑规模宏敝之校舍三十余间”。他还亲自到曲堤完小视察,为该校题写了“家长会议厅”铭匾,(此匾至今保存完好),此后,全县各区形成了办学高潮。
四是重视图书馆和体育场建设。杨光衡县长还在县城的振武街(原工商银行旧址处)创建了中山图书馆,“规模宏敝,藏书颇富,并有藏经二千余卷。”在县城宪民街中间路北建立了民众体育场(今房管局南处),在体育场内设有天桥 、秋千、单杠、双杠及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还在中山图书馆后院建立了中山俱乐部。
五是大力改良社会风气。他组建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到全县各地缉查,下令济阳民众严禁吸毒,被查获的吸毒者进行严厉惩罚,他还发动群众,劝说青少年女子放脚,严禁女童缠脚,对违令的人实行重罚。他还在全县下布告,推广新政,破除迷信,下令拆毁庙宇,砸毁各种神像,违者重罚。
六是发展慈善事业。杨光衡县长为改良医术便利平民起见,商同各机关决议,还成立了平民医院,并任命艾庆藩为院长,并聘西医李春元、中医郭联甲分别施诊,不收药费。平民医院的院址设在蒿庵祠后院,即前道院房舍,经费由地方款项临时费开支。
七是建立联庄总会,保卫家乡。民国十七年(1928)十月,因县境内土匪四起,到处抢掠钱物,随意绑架百姓。当时管理是军警分防,护防能力实为单簿,时常出现乱象,杨光衡县长根据县内实情,呈报济南府批准,成立了联庄总会,由杨光衡县长兼任正会长,联庄总会规定,凡济阳境内居民年满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确无残疾者均为会员。如果遇到土匪作乱,全体会员则守望相助,共同谋划,防御和肃清,使县内百姓安居生活,过上平稳的日子。
八是组织县红十字分会。全体会员以博爱为宗旨。每逢到了寒冷的冬天,就设立粥厂,以救济老幼、残疾和乞讨无家可归的人员,民国十七年(1928),有一股土匪盘踞在章丘的旧军镇,奉令后,杨光衡县长即命令县警察队前往剿匪,同时安排县红十字分会会长程芳洲率县救护队同时亲临前线,在枪林弹雨之中,全力实施抢救伤病员和难民百余人,得到了章丘人民的有口皆碑,大力称赞。
九是大力发展电话通讯事业。济阳的电话最初设置是从民国十七年杨光衡县长莅任后开始的,他积极筹设,于当年八月,以剿匪、绥靖地方为由,经提交县政务会议议决,成立了县长途电话事务所,随即架设长途电话,凡县境内驻防地点,县城各机关,各区公所无处不通。并可与惠民县民团,区部直通电话,如一处偶尔遇警,全县立即皆知,这样对及时剿灭匪患有很大好处。电话初设时总机设在县政府,后移至财政局,再后改归建设局管理。
十是解决了长期未决的官庄和非官庄之间的纠纷问题。明永乐二年(1404),明太祖朱元璋强令直隶省(今河北省)枣强县向山东移民,在移民的大军中,有若干移民在济阳境内落户。先来济阳落户的移民,住的星罗棋布,比户而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村落。由于是先来,就优先占据了地势较高,土壤较好,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带。陆续后来济阳落户的移民,因无可选择,便只好遂散居住在地势较洼,土壤较差,生产力薄,勤劳一年,还吃不饱、穿不暖的地势,这些落户的移民平日生活艰难,和先来的移民形成了贫富悬殊较大的局面,根据这种情况,政府便派员经过实地勘查,便对这些居住条件较差、较贫困的全县四十二个村庄实行优惠政策,予以减免赋税劳役,并以官府名义把这四十二个村庄命名为官庄,以区别其他不实行优惠政策的非官庄,最后,全县官庄增至四十九个村庄。
由于自咸丰五年,即1855年8月1日,黄河于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到1895年2月17日黄河于济阳县仁风镇高家纸坊村决溢,黄河在短短的四十年内经过九次大决口后,使济阳全境成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质大变,原来官庄的不毛之地,一变成为膏腴之田,使原来官府命名的官庄由贫穷变为富裕。民国十三年(1924)四月二十八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因向百姓摊派军费、官车、增加赋税等,官庄与非官庄屡起争端,一些非官庄常为这些问题与官庄攀比而引发争执,问题很难解决。正当这时,国民革命政府于民国十七年(1928)五月,委派杨光衡任济阳县第一百七十一任县长。他莅任后,积极推行新政,实行革旧布新,用革命的手段,以县政府令的形式将四十五个官庄全部改定为约,取消了官庄的一些优惠政策,和非官庄的村庄一视同仁,这样,就使多年来从未解决的非官庄与官庄之间的纠纷问题顺利得已完全解决。
杨光衡县长在济阳任职只有仅半年的时间,就为济阳人民做了这么多惠民之事,他还有远大的抱负和改革设想还未来得及实施,就奉命离职,济阳人民深信,如果他在济阳多任职几年,济阳将会得长足的发展。正如民国《济阳县志》在他的传记中所载:“惜宰济未及周年,竟以故去职,未克竟其全功,识者憾之。”
作者系区退休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