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信心
◎王传华
时光飞逝,转眼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消费者、经营者、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监管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凝聚全社会力量,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着力解决消费者消费过程中“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影响消费信心的难点堵点问题。
很多企业积极改善经营举措,优化经营理念,消费者的认可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的公园为顺应游客的消费需求,在门口提供放心饮水,提供解暑用品,公园内设置湖畔书屋和科普馆,设置多种景观,集合游玩、健身、科普于一体,使得年客流量大增,群众愿意来此旅游消费。有的企业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精致化、家庭化的策划服务,为客户提供线上方式服务,使客户倍感便捷温馨,也给经营者带来很大商机。有的企业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提升商品和服务品质,打造优良的消费体验,使得消费者消费的舒心放心。有的发展体验式民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新业态、新产业、先进的经营模式,也催热了特色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效。改善消费环境,需要经营者多从消费者的安全放心消费着手,找准方向。
各个部门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不盲目消费,加强理性消费。有的经营者虚假炒作,背离传统文化,助长奢靡之风。有的不法经营者假冒电商平台客服忽悠消费者,不小心被转账。有的不法经营者以流量数据为噱头虚假宣传营销欺骗消费者。有的不法经营者发布虚假培训和招聘的网络信息,设置套路陷阱诱导办理培训贷款后收钱跑路。有的不法经营者制定霸王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的权利。以上现象的存在,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经营秩序和消费环境,需要严厉打击和整治。
为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整顿市场秩序,各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推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监管部门加强民生商品价格监管,稳定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加大检查频率,严禁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维护市场价格秩序,适时开展价格提醒告诫。关注消费者的投诉需求,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确保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聚焦重点领域,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单位收费检查,要求其明确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内容,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加强节假日旅游、酒店、餐饮等经营者和相关电商平台价格监管,打击保健食品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监管。对药品和医疗用品经营者进行指导宣传和检查,深入开展稳价保质专项行动,维护交易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治理行动,严防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田间地头,向农户宣传真假农资产品的鉴别常识和使用伪劣农资的危害,提高农民识别假农资的能力,增强其维权意识。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电子商务、公用事业单位格式合同条款的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合同公平正义。加强网络监测监管,集中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严禁网售禁限售商品,规范重要节点促销活动,突出对主要网络交易平台及投诉多的网店、农村电商、在线旅游等的监督检查,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市场环境,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构建网络市场治理体系,增强消费信息,助推释放消费潜力。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宣传,全力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创建,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引导更多经营者承诺亮诺践诺,扩大放心消费创建社会影响力,提高消费者对真假商品的辨识能力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水平。使得不法商家没有市场,虚假炒作没有消费者买账,让骗人的忽悠成为竹篮打水、自说自话,让违法经营成为过街老鼠、无处遁形。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消费过程更加安全放心、便捷舒心。春天,孕育和播撒着希望,社会的所有美好,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