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益同行”便民服务日 解锁基层社区治理“会客厅”
济北街道安大社区2017年成立以来,以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为重点,开展各项便民服务工作。辖区位于济阳区城市中轴线上,周边商户较多,居民以单位上班族和退休干部为主,整体素质较高。基于现状,安大社区打造了济阳区首个“商圈党建”品牌,打造了互联共建社区党建文化品牌样板。
2022年,为刷亮“商圈党建”品牌,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引导群众从“社区上门送服务”到“我到社区要服务”的转变,安大社区开展“安益同行便民服务日”志愿服务项目,固定每月7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日期固定,主题不同,服务对象涉及“老年漂”“青年创业”“儿童教育”“新就业群体”等多个群体,服务内容包括清洗地毯、健康体检、文明养犬在内的多项民生热点。通过联动7家共建单位、5家物业服务企业、社会孵化组织“一路生花”6支志愿服务团队、周边多家商户。2022年开始,一季度开展一次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项目;2023年开始,重点关注6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便民服务日当天,固定提供“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合理用药科普”“邻聚一家——义剪、肩颈调理”服务项目。以服务的形式,打开基层治理的微视角,解锁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区治理“会客厅”。
织密“一张网” 绘好社区治理“施工图”
树牢党建引领“融”进去 基层治理“活”起来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织密精细化服务“一张网”,建立“2+1+N+X”网格工作联动机制(2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社会工作力量),完善“社区党委书记—网格长—网格员—楼道长”四级网格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网格化治理服务中的“红色枢纽”作用,挖掘党员中的带头人,担任志愿者、楼道长,以“小网格”构建基层党建“大格局”,推动网格化全覆盖、兜到底,实现基层治理全面提质增效。
盘活“一盘棋” 搭建资源共享“新平台”
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安益同行便民服务日”活动,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项目。年初制定“1+10”工作思路(1个书记项目、10件为民办实事),涉及智慧社区创建大屏、小区车位扩建、充电桩安装、清洗地垫等暖心事,凝聚多方资源,精准链接驻区单位、辖区商户、第三方社会组织等N方共驻共建资源,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协商签订各类“项目清单”12个,有力推动各方资源向社区倾斜,实现社区牵头,多方发力,以“实事利民”为落脚点,让“民生项目”在基层一线显实效、彰实绩。
打造一套智慧链接 串联社区治理“同心圆”
为“安益同行”便民服务项目,依托智慧社区建设,推出一套完整的“文明信用积分系统”,打造了一个新型智慧链接出彩超市,制定社区《文明信用体系评分细则》,共梳理出8类、27项社区治理项目。商户通过赞助活动获得积分和店铺宣传,年底优先评选优秀商户;居民参与社区服务获得积分,获得超市物品;社区通过活动吸引居民、商户参与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来。通过“安益同行便民服务日”的开展,建立“月月有活动,活动有积分,积分有奖励”运行机制,促进“商户—居民—社区”良性互动,赢得居民、商户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巧借一张屏 架起安全保障“新云梯”
以“智慧社区”创建为契机,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基础建设,融合社区资源,打造一个“智慧大屏”。整合辖区基础数据,实现辖区内人、车、房等要素实现全方位管理。一方面对辖区内主次干道、消防通道、居民电梯等重要点位进行24小时监控,对不文明行为实时抓拍、统一调度、高效处置。另一方面改变定期上门服务特殊群体的传统模式,通过AI摄像头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远程监护,如遇突发事件能及时发现并联系家属和医疗机构,真正关注居民生活需求,实现“资源数字化、传输网格化、管理自动化、应用个性化、服务知识化”等信息化功能。
凝聚一股“力” 建好为民服务“智囊团”
利用便民服务日不同活动对象,充分挖掘社区居民代表,探索居民服务居民的新路径,打造“一路生花”志愿服务品牌,包含:桑榆花开·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军中绿花·退役士兵志愿服务队、魔法向阳花·儿童志愿服务队、花木兰·巾帼志愿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党的方针政策、二十大精神宣讲、社区治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反诈宣传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便民服务日为基础增设“新就业群体服务日”,激发“新就业群体”工作热情,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熟悉地情人情的优势,让他们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直报、文明创建督查等活动,凝聚起全民参与社区治理强大合力。
打造一个厅 “忧心事”变“放心事”
打造“行走中的微实事议事厅”,链接共建单位、物业、居委会、党员,首次把居民议事会从社区会议室搬到小区、共建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居民出题,我们答卷”为民办实事工作,以“走、听、研、办”方式回应群众期盼。通过微议事议事厅,谈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从而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把一桩桩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敲开一扇门 “等上门”变“送上门”
“幸福来敲门”敲门入户征集居民“微心愿”,社区网格员、公益岗、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全部深入到社区网格内,对老年漂、离退休干部、辖区党员、退役士兵、女性群体、青少年等多个社会主体开展民意收集、政策宣传、解决居民困难、情况反馈等为民服务工作,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同时邀请居民走进社区“来和书记拉拉呱”,针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制定便民服务项目,真正听民声、解民忧。
赋能一条链 “送服务”变“要服务”
根据辖区不同群体需求,在社区便民服务项目中新增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暑期快乐大本营”、针对中年女性群体的“母亲素质提升课堂”、针对中老年群体的“社区老年大学”等社区品牌项目体验课程。开设葫芦丝、书法、太极拳、合唱、舞蹈、手工、编织、朗诵、油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程,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吸纳大学生志愿者、专业教育培训人才、社会机构多方参与,让优质资源走进社区、走入群众,吸引更多居民主动到社区参与便民服务日,同时鼓励他们对关爱弱势群体、文明交通劝导、政策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以“小手牵大手”“薪火相传”等方式融入社区治理大格局。
济北街道安大社区“安益同行”便民服务日,是社区服务辖区群众的贴心暖心公益性项目,截至目前,已顺利举办“小小科技节 点亮心生活”“消暑绿豆汤 高温送清凉”“口腔健康公益型”“聚力关爱新业态 便民服务暖寒冬”“关爱孕妈妈 呵护新白领”等8期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超500人、媒体报道近10次,收获广泛好评。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