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 情 岁 月(下)
◎杜秀香
可惜那时,我们远不懂得人生注定要错过许多,也远不懂得生活大多身不由己。最终,她还是和他分手,与父亲为她介绍的男人结了婚。为此,我们遗憾、怅惘,久久不能释怀。反而是她,仿佛更释然。很多年后,一次在医院见到她的初恋男友,他如很多年前一样爱屋及乌地热情着与我寒暄。我也终于释然,虽然不能在一起,过去的毕竟不会因为成为过去而被时间遗忘,抹去一切痕迹。
我和芹上了高中,前途未卜,依旧要面对未知的未来。高中,我和芹依旧亲近,依旧要好。只是,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旧日里的某些东西注定要在时间里流逝。我们还是无话不谈,可繁重的功课,紧张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不复从前。她那样聪明,那样优秀,我总以为未来她一定会有番成就,虽不确定成就的定义,可我以为她注定不会平凡。后来,我们上大学。大学里依然书信来往,谈心情,谈幻想,谈爱情。大学里,她初遇爱情,倾心投入,一个寒假都心不在焉。盼到开学,她提前买好火车票,只为早点见到他。就在我想象着他们重逢的喜悦时,却收到她失恋的信件。分手,突如其来,毫无征兆,没有一个交代,只是一份冷淡的见面,只是一句分手,没有理由。她的倾心尝到了刻骨的伤痛。我一直写信安慰她,其后整整两年她才走出伤痛。这两年,是我们最后的亲近。后来,我们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如同大多数人一样为生活蝇营狗苟,渐渐变成年少时最瞧不起的,最世俗的人。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电话,在手机里存着,可很少拨出去。偶然的相逢,儿时那份没有任何杂质的感情,依然会昙花般一现,可分明,从前的日子,从前的情感,真的一去不返。
年少时,总是在忙着长大,忙着和新生活增加感情,忙着幻想未来,从未在意过别离。真的长大了,旧日的时光,旧日的朋友,慢慢在生活里渐渐蒙尘,再想起,才知,原来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朋友,在上学期间,等同于学习一样重要。高中时,同班有两个好朋友。虽是好朋友,连同后来交过的所有朋友,自然少了一份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可她们如同每一段人生旅途不同的风景,穿越时光,与我的生命、生活纠缠交织,成为我的过去,长在我的身体里,流在我的血液里。
那段友情,最怀念的时段,是初上大学。离家求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口音,总令人特别寂寞、孤单,也特别想家,想念从前的朋友,还有刚刚被送走,被诅咒过几百遍的高中生活。那些几个月前还恨不得一下子就过完的日子,被光阴和怀念镀上了一层金色。时光,就是这么奇妙,她悄然改变着世间的一切。曾经刻骨铭心的,云淡风轻;曾经漫不经心的,魂牵梦绕。怀念一段时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和一起走过的朋友谈谈那些依然记得的旧人,依然忘不掉的往事。
大学第一年,差不多的同班同学都有书信往来,聊聊旧日的时光,谈谈新的大学生活,彼此感慨一下往日之日不可追。每日黄昏放学最期盼的莫过于宿舍门前的信封袋,远远地就开始目测信袋里有几封信是自己的。时间,也是一张筛子,经过它的筛漏,第二年还在坚持书信来往的就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她们两个就在我的坚持之列,直到毕业。十几年后首次的同学聚会上,见了面还是能看出不同于寻常人的亲厚。毕竟,留在彼此生命里的友情在光阴里划下了痕迹。这就足够了。
大学时的朋友,毕业后再也未曾相见,没有一个电话,没有一封信,也从未入梦。上班后的我们,早没有了写信的兴致,亦没有了做梦的时间。可分明,我们曾一起走过那么多日日与夜夜。彼时,手机还是奢侈品,每分钟的话费也让我们咋舌。最奢侈时也不过到校外的电话亭打一个公用电话。宿舍里,来自临沂的朋友家庭条件优越,又是家里的独生女,每周六我都会陪着她到校外的电话亭打电话。每次,那里都排满了等待打电话的人。轮到她以后,她就会拿出事先写在纸上要和家里说的事情。当然,事情之外是满满的亲情。听她用家乡话软语温存地和妈妈撒娇,我的心里都柔软得水波荡漾。也因此,我很喜欢陪她打电话,这也成了我想起她时最深刻的画面。她还有一个在公安专科上学的男朋友,羞涩,帅气,当然也痴情,从高中时代就喜欢她,据说心意从未改变分毫,就是上大学也选择了和她在一个城市。还记得有一次,恰巧她要出门,事先没有约定好的男朋友坐上了来看她的公交车。她嘱托我照顾她男朋友吃午饭,然后义无返顾地随着购物大军坐上了去市里的公交车。我忐忑不安地等在学校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不知道哪一个会是他。好不容易送走他,自觉比逛了一天的街更累。只是不知,过了这么多年,现在的他们会怎样?人群中越走越远?还是终成眷属?如果终成眷属,是像世间所有的夫妻般吵吵闹闹,在现实里把爱情活生生消磨掉?还是初心依旧?
友情岁月,如同需要底片洗出来的照片,虽然会变旧、泛黄,在光阴里褪色,可它们远比存在电脑里的照片,更有握在手里的真实和存在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生命里的每一段光阴,她们都陪着我一起走过;也在人生的每一次转角,与我渐行渐远。
如今,除了偶尔的相逢,剩下的就只有回忆。
(完)作者单位: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