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7 更新时间:2023-09-20

济阳方言趣味多(上)

◎闫传宝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各地有各地的方言。特别是汉语方言众多。方言具有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当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载体。拿我们山东济阳来说,有许多方言说起来很土,外地人听起来也莫名其妙,甚至有的字会说不会写,有的字会写音不同,但细究起来,许多方言词汇都是从古代先民口口相传传承下来的,在许多古文献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可见许多方言看起来土得掉渣,实际上文化得不得了。下面举些例子可见一斑。
        1.济阳方言把枕头叫做“脰枕”,“脰”指的脖子、颈部,读“dou”四声,早见于《史记》,“脰枕”更能体现“脰”在枕上的意思。叫脰枕不土吧?
        2.过去老人常说“拿一管笔”来,不说一支而说一管,这个“管”字,为古代单管乐器,引申为管状物。过去没有钢笔、铅笔、圆珠笔,使用的大都是毛笔,笔杆用竹子做成,外圆中空为管状,故毛笔谓之“管”。所以现在说拿一管笔来,也不算错。
        3.过去村里婶婶大娘常说“今天家里没干粮了,我急急忙忙擀了两箸条子”,干粮指的是水分少的食物,如窝头、饼子、馍馍等。条子指的是面条,即手擀面。“箸”就是筷子,过去农村大集上有专门煮面条卖的,商家用长长的筷子从沸腾的大锅中夹取满满一箸面条,放入海碗盛上汤,加上香菜末浇上高汤双手端给顾客。
        4.济阳人吃饭夹菜不叫夹菜,叫“攲菜”,这个“攲”就是以箸取物的意思。如“这么多菜,猛攲啊!别客气,攲着吃”。攲得太猛还有一种说法叫“dao”,写法是唠叨的叨去掉口字,加上提手旁,如“肘子本来不大,你一筷子就dao 了一半去,像几辈子没捞着肉吃似的”。
        5.过去生活条件差,人们穿的棉裤又肥又厚,扎腰的时候要将棉裤腰折起来,这个动作叫“鞔”,济阳方言读“mian三声”。我们常听到某些人笑话某人笨嘴拙舌的一句话“你看他嘴笨得像鞔裤腰似的”,指的是说话像鞔裤腰一样特别费劲,而不是指名词“棉裤腰”。这个字在济阳方言中还有一种读音,读“bian三声”,指踩的意思。如“看好脚底下,我种的菜都露头了,别鞔了”,再如“你没长眼啊,鞔着我的脚了,不嫌硌得慌啊”。
        6.蒜薹成熟了要及时从蒜棵上提出来,济阳人把这个动作叫“扚”,读“di”二声。如扚蒜苔、扚韭薹。把瓜果从秧子摘下来或把头发从头上揪下来,济阳人称之为“捽”,读“zuo”(二声),如“你尝尝这个甜瓜,刚捽的,可新鲜了”,“哎吆,你头上长了根白头发,我给你捽下来”。
        7.粮食不饱满,济阳人称之为“粃”或“粊”,如“这些花生太粃了”,现在多写作“秕”。动物生崽济阳方言称之为“将”,如“老张家的舐牛一年将一个牛犊子,可发了他了”。“舐牛”属于济阳方言,指母牛。 公牛叫牤牛,去掉睾丸的公牛叫犍牛。公马叫儿马,母马叫骒马。公羊叫羯子,公猪叫角猪。公驴叫叫驴,母驴叫草驴。公狗叫牙狗。蚯蚓叫“蛐蟮”。驱逐、追赶都叫“撵”。减掉、除去叫“刨”,如“刨去他俩还剩三人”。蒸馒头时要用酵母先发面,称之为“饧”面,而不是“醒”,如“这锅干粮没饧好,成了死面子了”。
        8.济阳人把额头叫作“页勒盖”,据《说文解字》释义,“页”即头也,之后加上豆字表音,写为“頭”,而“头”是其简化字。页勒盖即额头。“页”的甲骨文为象形字,表示头,当然许慎作《说文解字》时,还没出土甲骨文呢。凡是用页作偏旁的汉字,大都与头有关,如“颜”、“顶”、“项”、“须”、“顺”等。而膝盖济阳方言叫“欂栌盖”,《说文解字》解释欂栌指柱子上承梁的短木,即斗拱,引申为人的膝盖骨。
        9.济阳人把骂人叫“呟”人,读“juan”(三声),如“老王家的儿媳妇不说理,成天价呟她公公婆婆”。乡间某人特怕老婆,却在众人面前吹嘘说,我一进家就连呟带骂,俺做饭吃的(老婆)保证一句话都不敢说。众人不信,双方打赌。结果,他一进家门,先“捲”的是帘子,后“抹”的是桌子,夫人见丈夫如此勤快心中欢喜,欣然不语。原来是这个连“捲”带“抹”,而非那个连“呟”带“骂”。这个“抹”字,除了擦拭的意思,在济阳方言中还有用手按住并向下移动的意思,如“天冷了,把帽子抹下来,捂着耳朵”、“成天价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我可抹不下脸来”。
        10.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看见特腌臜的东西胃里不舒服,恶心干呕济阳人叫“干哕”。如“大热的天,啥时候死到这里一个小狗子,都招蛆了,我一看见就干哕,呕了两口没吐出来,想想就膈应得慌”。“膈应”属济阳方言,指人的胸腔和腹腔之间的隔膜有了反应,有想呕或想吐的感觉。“腌臜”除了指脏、不干净以外,济阳方言里还有懊恼、难堪的意思,如“摊上这种事,我真腌臜得慌,好几天吃不下饭”。
        11.形容一个小姑娘有脾气、伶牙俐齿善挑理、不好惹,济阳人常说“这小妮可kou了”,这个kou字,读二声,《聊斋志异》中有这个字,“心”字底,上面有两部分,左为“酉”字,右为“可”字。形容一个人脾气执拗,认死理,济阳人叫“轴”,实际上是执的声母与拗的韵母相拼发出的音。形容一个人过于磨叽磨蹭、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叫“厹”读“rou四声”,如“你厹死了,人家写了三遍了,你一遍还没写完”。
        12.农村有一种四条腿的木制小板凳,济阳人不叫小凳或小杌,叫“板床”。床是供人睡眠休息的卧具,这个小凳子为什么叫板床呢?著名学者马未都先生曾这样解释,《说文解字》释义:“床,安身之坐者”,也就是说床最早是一种坐具,其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就像一个竖起来小板凳。胡床指的是马扎子,是游牧民族捆扎在马背之上,下马后休息时取下来撑开用于坐的坐具。之后增加了卧的功能,如躺椅之类。而供人们休息的卧具叫榻,榻增加了高度,装了栏杆变成了现在的床。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就是指板床、胡床之类的坐具。因为从现存的唐朝建筑来分析,唐朝时期的房屋门窗都比较窄小,门多为木板制成不透光,窗为木制窗棂,且糊上窗户纸,也难以透进月光来,所以月光不会照到诗人睡觉的床前。诗人坐在睡觉的床上举头看到的是房顶、天花板,不可能望见天上的明月。所以,应是诗人拿一板床或胡床坐在室外的月光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还有一句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里的床也是指坐具,不是睡觉的床,况且睡觉的床应在室内,多靠墙,没法绕。就是能绕,也与前两句诗场景(室外)上不符,前两句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白居易有诗云“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这里的床也是指坐具。还有人说床有井栏的意思,实际上李白的诗句中哪些“床”字当坐具,哪些当井栏,清代王琦给《李太白全集》作注时已经注明了。可见济阳方言中的“板床”的文化底蕴了。
        13.农村老妈妈做针线活在济阳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纳”鞋底、“绱”鞋帮、“yin”(濦字去掉三点水,换上绞丝旁) 被子、打“袼褙”、“敹”(liao)裤边、“繰”(qiao一声)衣裳边等。农村老汉喝酒喝大了,把酒杯往桌子上一“撴”(dun一声),气呼呼地走了。大了就打了吧,第二天早晨还再喝点酒“toutou”(没有的“没”去掉三点水,换成酉字),说不“toutou ”胃里不舒服。济阳人挠痒痒叫“擓”痒痒,几个人相约共同去做事叫“搿伙”。坐享其成叫“?着”,如“你光看手机,啥也不做,光着吃吗”。承受财产叫“受”,如“老李家两口子说没就没了,也没个一男半女,家业都叫他侄儿受了”。农历有大月小月,大月三十天,称“大尽”,小月二十九天,称“小尽”,如“今天二十九,没寻思是钱家集,弄了半天还是小尽来”,钱家集日是逢五排十。从下面往上推或拽济阳人读“搊”(zou一声),如“我们四个人每人抓住床单一个角,把病人搊起来放到病床上”。这个字在济阳还读“cuo”(一声),向上托举的意思,如“你搊我一下,我爬到树上摘个枣吃”,玩木偶叫“搊傀儡子”。
        14.农村有人娶媳妇或添孩子,街坊们都去贺喜,济阳人把赴宴叫做“坐席”,如“今天中午坐席的吧?老赵家添孙子了”。古人坐时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后跟上,称之为坐,席子是用草、竹篾、苇蔑编成的坐卧铺垫的用具。所以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用餐、讲学、开会等,因此有了一席之地、席位、缺席、酒席之说。可见“坐席”一说有一定的历史了。
        15.济阳方言把绳子、带子折起来叫“?”(kui四声)。小孩尿布叫“褯子”。把树枝折断叫“敠”(que一声)。抱着叫“抪着”,如“孩子不听话,非得让抪着”。眼屎叫“眵目糊”。碎细布条叫“布絺”,如“拿布絺套子来——换针换线吆——”。捏住鼻子,用气排除鼻涕叫“擤”。用拳头揉,使掺入的东西柔和叫“搋”,如搋面。把东西藏在衣服里叫“揣”,如“揣在怀里”。半大不小的猪叫“廓落”,多用精饲料,快速把“廓落”育肥叫“踹”,如清代马益著的《庄农日用杂字》中的“买上群廓落,冬天好踹栏”。面疙瘩叫“餶馇”。食物变质,有酸臭味叫“si 孬”,si 字是“厂”字下一个“米”字。桌椅腿与腿之间的横木叫“牚”而不是“撑”。饿了叫“饥困”。累了叫“使得慌”。小孩子好哭叫“愀qiao了”。用竹篾或刀片划破手叫“劙”。用剪刀划开东西叫“劐”。水井里的水不甜,苦涩难喝,称之为“漤水”。游泳叫“凫水”。用锄头锄地叫“耪”。用耧播种叫“耩”。用耠子松土叫“耠”。用?头挖刨叫“挝”(zhua 一声)。把绳子用力拉叫“扽”。用瓢子取物叫“搲”。向别人炫耀、显摆叫“谝”。一条腿跨过去叫“骗”,如“他一骗腿上了车”。油条叫“餜子”。食物霉变长了灰白色的霉斑叫“长醭”。用大锅蒸馒头时,挨着锅沿烤黄的那块叫“餎飵”。女孩子梳在头两旁的发结叫“髽鬏”。用力扔叫“拽”(zhuai一声)。用力拉、拖叫“拽”(zhuai四声)。走路摇摆叫“跩”。染上污点或弄脏衣物叫“黵”。在汁液或粉末里沾一下就拿出来叫“蘸”。刮、擦去掉表面的一层叫“抢”,如“跌了一脚,脸上抢去一块皮”,再如“磨剪子抢菜刀”,是“抢”而不是“戧”,“戧”是支持支撑的意思,如“够戧”指难以支撑。紧紧的捆在器物上叫“摽(biao四声)”,如“把口袋摽在车架上”。由于利害关系相互亲近、依附也叫“摽”,如“他俩摽着个膀子一块走了”。
        16.把活鱼的鳞刮掉、内脏去除,济阳人叫“chi鱼”。这个“chi”字是犀牛的犀字加一立刀旁。过去有一种烧水的壶,又细又长,叫“爨子”,是在集市上卖包子、炸油条的商家,为了省火在灶身一侧掏一洞,把爨子斜着放进去烧水用的,不耽误蒸包子、炸油条。现在农村兴了一种烧水用的火烧心壶,形状与爨子相似,有人也叫爨子壶。直接坐在火上烧的叫“燎壶”。把衣服等拉、扯、拽叫“抻”,读“chen一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邻居一个爷爷做面条卖,那时没有面条机,靠人力和面条自身的重量把面条抻长抻细,这种面条叫抻挂面,吃起来特别有劲道,每根面条又细又长又圆并且是空心的。如果传承下来的话,也算济南名吃了。“抻”字还有展示意思,如“有本事你就抻吧”。捣蒜的蒜窝叫蒜“臼”,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里就有。有一笑话说集市上有一卖西瓜的和卖蒜臼的挨着,卖西瓜的吆喝一句“卖西瓜来——”,卖蒜臼的随后也吆喝一句“谁买蒜臼子?”,结果卖西瓜的不干了,两人打了起来,说搅黄他的买卖,骂买西瓜的是舅子,谁还敢买西瓜。
        17.济阳人把香菜叫“芫荽”,“芫荽”一词历史悠久,是香菜的学名。昨天叫“夜来”,去年叫“年时”,这两个词并不土,唐朝孟浩然有诗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宋朝谢逸有词曰“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元代卢挚有词曰“年时寒食,直到清明节”。晌午指正午,午休叫“歇晌”。上午在晌午前头,叫“头晌午”。下午指过了晌午,叫“过晌午”,晚上叫“后晌”。面条放的时间长了,粘连在一起叫“糗了”,水饺粘连在一起叫“饦了”。两臂伸开两中指指尖之间的长度叫“一庹”,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叫“一拃”,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端的距离叫“一虎口”。衣服上有灰尘或雪用手拍打叫“pu拉”,“pu ”字是提手旁加一保字。地上有东西用脚移动或除去叫“躣拉”。用手把地面上的细碎物品等拨动一下叫“hu”拉,写法是提手旁加一个忽然的忽。用手顺着物体抹过去叫“捋”(lv三声)。用手握着东西顺着移动叫“捋”(luo一声)。把长条形的东西绕起来打成结叫“绾”,如“绾纂儿”、“绾袖子”、“绾裤腿”。张开两手叫“扎煞”。跳蚤叫“虼蚤”。粥叫“黏煮”。葛优躺叫“曳趄着”。用芦苇篾儿编成的长席子叫“茓子”,用来屯放粮食。蹲着叫“gu”蹲,“gu”字是足字旁加一古字。臭椿树叫“樗树”。形容女人笨叫“膗”。形容男人笨、啥也不会做叫“囊囊膪”。遇到事情害怕叫“怵”。用绳子套住并拉紧叫“勒”。地面上的斜坡叫“偏坡塄”。糊状物由稠变稀叫“澥漓”。                 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