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8 更新时间:2023-10-11

村址三迁图景新(上)

——济阳街道葛店村印记

齐建水

村庄扫描

        
        葛店是黄河济阳段的一处险工,该处河道呈左弯顶冲之势,滔滔黄河水由南向直冲大坝而来,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转奔东去。也许是桀骜不驯的河水感觉受到了岸坝的约束,被限制了一泻千里的自由,于是翻起高浪,打起旋涡,发出轰轰的咆哮。每当汛期,水势浩大,汹涌澎湃,涛声就像憋足了气的壮牛在吼叫,激昂深沉,几里地外都能听得见。因此,这里的“曲坝观涛”被评为“济阳新八景”之一。
        站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向北望去,有一个村庄铺陈在平平展展的大地上,房屋整齐,街道平直,村子周围绿树环绕,明渠成网,给人以温馨和谐、美丽清爽的感觉。这个村就是济阳街道葛店村。
        葛店村距济阳城区约9千米,西距国道220线0.5千米,南依黄河大堤,东北面与盆张村相接,南隔河与章丘区黄河街道字王村相望,西接孟家村,北与华仁店村接壤。村庄占地240亩,耕地面积900余亩。村南有一条东西向的防汛路,村庄的南北主路与之相连,村后有柏油路直通220国道,村民进出村庄非常便利。
        村里街道六纵二横,路边栽种着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有国槐、垂柳、冬青、月季等,整齐有序,美丽芬芳。村子里典型的建筑就是“四合院”、“三合院”,多是1989年村庄规划后建造的,砖木结构。院子以北房为上房,东西两厢房,院门取东南或西南,也有的朝南面向大街。每家的院门都建得高大气派,瓷瓦罩面,宽宽的大门,大门下常做车库或放置各种农机具。门内建有影壁墙,影壁上贴着“富贵宝地”、“金桥富路”、“年年有余”之类的陶瓷壁画,漂亮吉祥。
        村两委办公室在村子北面,建于2015年,共13间,设有办公室、农村书屋、阅览室、幸福院、食堂等,门前有文体广场,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供村民们健身之用。2020年,在村南建起了二层旅游接待中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并建有近5000平方米的广场,是为发展乡村旅游由政府出资建设。
 

村庄溯源及三次迁址

        葛店,又称葛家店,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镇所在地。据明万历《济阳县志》载,葛家店镇是当时济阳县十七乡镇之一,是济阳镇到曲堤镇的必经之地。清乾隆《济阳县志》亦载,葛家店镇是当时济阳县二十二个乡镇之一,逢农历四、九大集。因居于大清河(济水故道)边,建有渡口,舟楫便利,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驿站。
        当时,村庄规模宏大,四街四隅头,商铺林立,有“千家王(姓)和千家于(姓)”之说,常驻人口达五千多人。每逢集日,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好不繁华。随着镇上有一家姓葛的货店越来越有名,成为南来北往人们口中的地理标志,村名就渐渐地呼作葛家店了。还有一说,葛家店原来名叫白杨村,随着葛家货店名气越来越大,提起白杨村知道的不多,而一提葛家店,却名声在外,于是改称葛家店。民国《济阳县志》有载,当时由邻近的葛家店、盆张、大杨、小杨组成葛家店乡,而现在葛店村周围并无大杨、小杨村,而济阳街道有个叫西杨的村子,西距葛店村4公里左右,相传是早年间从葛店村迁来的,人称“西葛店”,既然叫“西杨村”,又称“西葛店”,这也许是村名变化的一个例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流向大海,到了地势平坦的中下游地区,河道落差减小、河道变宽,泥沙便逐渐沉积,河床不断升高,便形成了“地上悬河”。因为“地上悬河”的缘故,历史上黄河数十次改道,无数次决口,黄河两岸无数民众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北徙入山东夺大清河入海。决口之初,由于原大清河河道狭窄,难容巨流,沿河两岸均遭水患,田园被淹没,房屋被冲倒,群众叫苦不迭。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失败,国库空虚,清王朝无暇顾及堵口之事,任其泛滥。或大抵只是劝谕州县自迂湾切滩,堵截支流,以限制水灾的蔓延。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统治阶级内部还拿不定治理的方案,有人主张堵复决口,挽河回淮徐故道,而更多的人主张因势利导,就新河筑堤,使之改行山东。从决口之日起,到光绪中时,断断续续争论了三十余年。为避水患,葛店村村民开始陆陆续续往外搬迁,多数村民投亲靠友,搬到周围的几个村庄去了,最后留下来的少数村民大部分迁到了黄河大堤上,一小部分迁到了大堤外的小堰上。大家沿黄河堤筑房建村,村子仍有二里地之长。新村落成后重新设立了集市,仍有商铺、饭店和杂货市场。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要变黄河之害为黄河之利。根据国家安排,黄河大堤要加高加宽,葛店村大堤上的居民要从大堤上搬到了大堤外(现在村北村委会办公室及池塘附近)。故土难离,通过各级组织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觉悟和认识,国家对搬迁户也给予了每间屋一百斤谷子的补偿,村民纷纷响应号召,服从大局,积极搬迁,没有出现一个钉子户。在当时,交通工具就是手推车和小拉车,从坝上至坝下,道路崎岖不平,老村与新村址又有四五里之远,搬迁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困难再大,挡不住群众摆脱灾难的决心,不到半年时间,整个村子就搬离了大堤,建起了一个新村庄。搬迁中,也有一些人家迁往他村,村庄规模越来越小。
        受当时条件限制,所建新村没有统一规划,多由百姓自由选择,各行其事,有亲戚的联合亲戚,有土地的交换土地,没有办法的就把房子建在废弃地或坟地里,造成街不像街,巷不像巷,村民生活非常不便,有时到近邻串个门都得绕个大圈子。由于经济条件差,大多人家都是建的土坯房、泥巴墙,有的连砖石根基都没有,每当雨季来临,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房倒屋塌、进风漏雨的现象时有发生,百姓生活异常艰难。
        困则思变。1990年,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搞好村庄规划的号召,分析研究,讨论谋划,征求民意,最终决定再来一次村庄整体搬迁。首先是在村南划定新村址范围,用黄河水抽沙淤积的方法加高房台,不到半年,高二点五米的村台就淤好了。然后,经过测量,定出标准:全村东西两街,南北五路,每户东西宽17.5米,南北长20米,房屋高度统一4.2米。群众同意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先后按标准开始搬建。同时,原来居住在小堰上的人家,也搬下来,加入新村建设中。两年后搬迁完毕,新村建成。建成后的新村整齐划一,环境优美。
        2005年,葛店村在国家扶持下,完成了两街和中心路的硬化工作,村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站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倾听着雄壮的黄河涛声,北望整齐的秀美村落,不仅让人感慨万千。村庄三次迁址,既见证了自然风貌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葛店村民不屈不挠、艰苦创业、风雨兼程的奋进精神。
        据《济阳县志》记载,民国时期,葛店村隶属济阳县第六区葛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曲堤区、高楼乡、曲堤乡、曲堤公社、稍门公社、稍门乡、济阳镇、济阳街道办事处。
        葛店村现有两个生产组,124户,人口493人。村里居有王、于、温、桑、汪5个姓氏,其中王姓111户,426人;于姓1户, 5人;温姓5户,26人;桑姓2户,8人;汪姓5户,29人。
        王姓来历:据《王氏族谱》记载,王姓始族王善成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登州府莱阳县迁居济阳双庙村(今洼里王村),后世子孙迁居葛店村。
        温姓来历:上世纪二十年代,温兴才由济阳北关迁来居住。
        桑姓来历:上世纪四十年代,由曲堤龙王庙村迁来居住。
        汪姓来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黄河河务局职工汪凤山在葛店村落户。
        于姓来历无考。
        多少年来,葛店村人惜老怜贫,通情达理,不刁不蛮,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有着勤劳善良、淳朴厚道的村风。
 

渡口与航运

        葛店村虽经三次搬迁,但始终没离开大清河和黄河岸边。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葛店黄河渡口是济阳境域内最早的七处古渡之一。此处渡口并未修筑码头,利用长期靠水、易于靠船的滩岸作为上下船的码头。相传兴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木船,村民们搞河道运输者居多,民间有“葛店的玩船的,前辛的打镰的,胡贤家打磨的,窝沟李家锔破的(箍镂匠)”之说。
        船运分为横渡和长运两种。横渡也称摆渡。人们常说:“隔山不算远,隔水不算近”,隔着黄河,两岸相望,人和物虽可见,但想到达彼岸却不容易。人们要过河就得坐船。与运货船相比,渡船舱面平阔,便于载人、载物、载车辆,也便于人车上下。载人运货没有固定的价格,看人看货收费,可以讨价还价。一般情况下夜间不开航,俗称夜不渡河。本村人渡河不收费,说书唱戏的不收费,打卦算命的和乡间民医也不收费。横渡主要靠挂帆和划桨。由于离岸几米水就很深,撑篙就用不上力了,因此只有到了船要靠岸时才用篙撑。撑船用的篙是一条7、8米长的柳树或腊条杆子,杆子的前端安装一个“篙纂”(带钩的铁套),用以接触河底。另一头安装一个横拐,俗称“船拐子”。撑篙时可以手握横拐,也可以把横拐夹在胳肢窝下。受水流的影响,船到对岸时通常要偏离道口,到了对岸,就要通过拉纤,把船拉到上游的道口去,行人上船后再划回来。
        长运是指靠帆船顺河搞运输,主要是从济南洛口往黄河下游的利津、垦利等地运送货物。船工们的吃喝拉撒全在船上解决,有时半月二十天都不能回家。做饭用的水是直接取自河里稍加澄清的黄河水,缘此,船工们称自己是“喝河水的”。做船工最苦的是拉纤。如果帆“喝”不上风,又赶上溜大撑不住篙,船工们就只好上岸拉纤了。拉纤又称“拉套子”。每条船上都备有多块纤板,纤板多是用榆木、柏木等结实木头做成的,呈中部稍宽、两端略窄的长条形,长50厘米左右,最宽处6—7厘米,厚2厘米左右,两端各打一个孔,通过这两个孔,将40来米长的纤绳的一端呈“丫”字形系在纤板上,另一端系在船梁上。拉纤时,船工们把纤板套在胸前,弯下腰来,身体前倾,脚掌紧扣着地面,跨开大步,一步一步往前挪。肩膀被勒得乌青红肿,肋部磨破皮,双脚被划出了血,都是家常便饭。倘若在初冬,下雪冻凌,船锚在河中,船工们要背着纤绳下船涉水上岸,先把衣服脱光了,顶在头顶上,到岸上才能再穿上,冰冷的河水浸泡着身体,上岸后被寒风一吹,裂开一道道小口子,真是苦不堪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成立了黄河航运局,私船都归了公。后来,航运局配备了机动船,船工们终于不用拉纤了。再后来,换成了大铁船,载货量大并且稳当了。
        葛店村紧靠码头,在船上装卸货物也是村民们的主要营生,甚至周围村的人也加入其中。装船卸货全靠人力,自然辛苦,尤其是卸石头。济南以下黄河沿岸没有山,下游修筑石坝或房屋,就要从济南附近的山上运石头。为了卸石头,村民们做一块L形的背板,背板长宽40厘米左右,下面做一个卡托板,后面拴两根背带。运石头时,船工们背好背板,蹲下来,让人把石头发到背上,然后弓着腰,踏着颤巍巍的跳板,小心翼翼地把石头背下船,常常把背硌得伤痕累累,但能有这样挣钱的行当养家糊口,还是很知足的。
        从木质帆船到机械化铁船,很长一段时间中,葛店渡口将济、章两岸联接起来,南北交通,行旅往来,皆因此便利。不仅如此,黄河防汛期间,渡口与来往船只还在支援抢险运料、查勘险情、打冰开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施放开搞活政策,又有农户购置了木船或铁船搞船运。20多年前,葛店渡口还有船跑横渡,随着一座座黄河大桥的修建和浮桥的连接,天堑变通途,到2005年,危险性很高的渡船业停止运营了,葛店渡口由此走进了历史。
                                                    (待续)作者单位: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