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4 更新时间:2023-10-25

暗夜惊昙

——告诉您一个不一样的大隋王朝 ◎杜吉民

第三章  太学学智结伙伴 宦海起步做功曹

取名入太学


        光阴似箭,日月穿梭,那罗延转眼长到八岁,到了上太学的年龄。只是那罗延还没有大名,因杨忠对他格外重视所以起了几个名字都感觉不称心,名字的意思表达了健康涵盖不了智慧,表达了才能涵盖不了财富,表达了目标成就涵盖不了文韬武略,总之,杨忠对他的期望太高了,患得患失,致使孩子的名字迟迟定不下来。要上学了,总不能还没个大名吧?
        杨忠马上进京拜访大儒卢誕,请他给孩子起名。这位卢誕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人品方正、学识渊博、子史经集无一不通,天文地理无一不晓,而且对佛教造诣颇深,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为此皇帝任命他为国子祭酒,并负责王子们的教育,任太傅。
        见到卢誕后,杨忠向他详细说明了那罗延出生时的情景,他的生辰八字及小名。卢誕捋着胡子沉吟片刻说道:
        “小名那罗延,金刚力士之义,大护法,坚忍不拔,无坚不摧,匡扶正义,又出生在晚上,有冲破黑暗,重塑光明的意思。这需要自身意志坚定,坚如磐石,坚持不懈,披坚执锐。就取一个字坚吧,非坚不固,非坚不克,非坚不利,非坚不长,非坚不成。坚,可保成不世之大业、立万世之奇功,可保身体强健、福寿绵长。”
        杨忠谢过卢誕,心中充满喜悦,爱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官名了,且这个名字是如此响亮而吉祥,也正合自己对他的期望。
        正月过后“砚冰释”,到了太学开学的日子,杨坚和他的小伴当、又是伴读的李圆通告别了母亲吕氏、师傅智仙和父亲杨忠踏上了进京求学之路。这是杨坚第一次出远门,少年天性充满好奇,对新生活充满向往;由于家境优渥,照顾周到,尽管路途漫长,杨坚他们也没受到多大委屈,顺利来到学校。
        开学后,要举行新生入学礼。这天清晨,艳阳高照,全部入学新生集合在太学的大礼堂,台上端坐太学府的官吏祭酒、丞、主簿、录事,太学府的先生博士、助教等,中间是万世师表的孔圣人画像。一般新生入学礼有四项:正衣冠、行拜师礼、净心净手、朱砂开智。正衣冠礼,早已进行,学生们在宿舍就已经脱去五花八门的新衣服,换上了太学的新制服,在这里只需学生们正一正冠冕,理一理衣袄;然后是拜师礼,学生们连同台上的先生们一起向孔夫子行三叩九拜之礼,再由全体新生齐刷刷地向太学先生们行跪拜之礼;行过拜师礼后,就是净手净心礼,学生们按照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里净手,正反各洗三次擦干。净手的寓意为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最后是朱砂开智,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点上一颗红痣。因为“智”“痣”同音,寓意着学生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学习一点即通。由于学生众多,朱砂是分开点的,给杨坚点朱砂的正好是国子祭酒卢誕,点到杨坚时卢誕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不由心中惊奇:相貌如此奇特、异乎常人,必成大器!他竟楞在那里,忘了点痣!在其他先生的提醒下才想起自己的任务,不由自失的一笑。庄严的开学礼完毕,就进入正常的学习阶段。
        太学是西魏的最高学府,专门培养贵族、将军、官宦子弟。魏文帝和大丞相宇文泰非常重视,学习条件十分优越,进了太学就算踏入了仕途,可以说它是培养贵族精英子弟的大熔炉。太学分三个班级: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物质条件自不待说,知识底蕴更是深厚,除太学的老师外,朝廷还选拔丞、郎、将军、府佐中品德出众、学识渊博、思想灵敏的到太学授课。因初入学,杨坚进的是初级班。学习十分紧张,上午是文化课,学习子史经集及兵法,下午学习射艺、骑术、兵器、格斗,以适应当时的环境,力图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实行寄宿制,只有放假时学生才能休息。


畅谈理想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与黄灯古卷的生活迥然不同,但杨坚从小养成了沉稳的性格,善于观察、思考,遇事不慌,很快适应了这里紧张有序、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无论是诵读、写字、书写策论,还是骑马格斗,小杨坚都是名列前茅,深得授课的鸿学大儒、沙场武将的器重。名重一时的沈重、樊深常等大儒称他“孺子可教,可成大器”。在这里,杨坚结识了郑译、王谊、李康等好友玩伴。放假时结伴出游,闲暇时谈天说地。
        这天傍晚,吃过晚饭,杨坚和几个同学在演武场上散步。这时太阳已经落山,霞光烧红了西天,也映红了整个长安城,长安城沐浴在一片金黄之中。街上行人渐渐稀少,百姓家的烟筒里冒出袅袅炊烟;归巢的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远处不时传来小贩的吆喝声,一派祥和安适的气氛。几个小伙伴说起长大后的理想,王谊长得体格健壮,高出他们半头,严肃地说道:
        “我长大后要灭柔然、平东魏、收梁国,率领千军万马平定天下战乱,立下卫、霍那样的大功!”
        郑译长得柔弱,说话尖声细语像个姑娘,他说道:
        “我长大后去皇宫做官,侍奉皇帝,替皇帝发号施令,又体面、又轻省,做一个像李斯那样的官。”
        李康说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灭东魏,把他们的皇帝老儿碎尸万段!”
        李康的祖父是一位将军,就是在与东魏作战时牺牲的。说到这里,李康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沉默了一会儿,郑译向杨坚说道:
        “杨坚,你还没说呢。”
        “说什么啊?”杨坚说道。
        郑译见杨坚不愿说,就去挠他,杨坚一脸愠色,吓得郑译后退了好几步。杨坚见大家都望着自己,就说道:
        “现在天下战乱不止,百姓生灵涂炭,我就想怎样让黎民食能果腹、衣能遮体,过上安定的日子。”
        小伙伴们听后非常佩服,都竖起了大拇指。李康就问杨坚:
        “怎么才能做到呢?”
        沉吟片刻,杨坚缓缓地说道:
        “必先止住战乱,后制法制,并坚决实行之;然后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安居乐业。”
        几个小伙伴显出敬佩的神色。小伙伴们热烈地讨论着,憧憬着美好而充满变数的未来。


入仕功曹


        太学的生活是枯燥的、单纯的,也是人生的一个大的台阶。在这里杨坚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同学,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舞台。他以自己的深沉、睿智、强大的亲和力与高贵的血统赢得了师生的赞誉。
        转眼六年过去了。一天,他正在听老师讲经学,听得全神贯注,被太学的校役通知,说是国子祭酒要他去一下。虽说西魏改成了北周,但太学没什么大的变动,国子祭酒依然是卢誕,见到卢誕,杨坚行了跪拜大礼,卢誕向他宣读了大冢宰宇文泰的任命书,任命他为京兆伊薛善的功曹。杨坚既高兴又惶恐又感激,强压内心激动谢恩领旨。又对卢誕说了些感谢栽培的话。卢誕对杨坚甚是喜欢,感叹他没有纨绔子弟的浮躁之气,有的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沉稳大气,小小年纪竟如此稳重,将来真是不可限量。他拉着杨坚的手,鼓励他勤勉笃行、发奋有为,为国家、为庶民大展宏图。杨坚称谢离去,正式结束了学生时代,开始了充满荆棘的官宦生涯。      (待续三)
           作者单位: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