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貌
◎马德水
雨后的济北平原空气清新,往日的骄阳也变得温煦了许多,从云朵后面探出头瞧个究竟。光线像柔柔的丝绸撒向了大地,远方的农家小院升起几缕青烟,无比清晰。碧绿的田野、青青的麦苗、湛蓝的天空,让我好像置身于传说的桃花源。五彩缤纷的花儿散发着泌人心脾的香味,夹着泥土的芬芳,让我神清气爽。百灵鸟展开歌喉,在广阔的天空边飞边唱,勤苦耐劳的蜜蜂也嗡嗡出巢采蜜,整个田野生机盎然。
当田野里春风带着阵阵凉意,将碧绿的田野染黄时,我知道夏天就要来到了。天空那么高,那么远,成行的大雁鸣叫着向北方飞去,空气像清洗过明净,让人心旷神怡。春风吹弯了小草的腰肢,却吹不弯它惊人的毅力,脱下黄色军装换上了威武的绿色军装,准备接受夏敌酷暑的挑战。
阳光正午,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撒向天际。刹那时唐代诗人王维所描述的“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风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市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呈现在我眼前。仙境似的乡间小路若现若隐,穿过一片果树林,感受完“桃园美景”,方是“豁然开朗”了。光照河面,水波荡漾,一闪一闪的光刺激着眼睛。这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的引黄水利工程,靠着黄河水灌溉着几十万亩良田,从此打破了靠天要粮,靠天吃饭旧的传统观念,艰苦奋斗,大干快上,取得了年年粮棉双丰收,摘掉了祖祖辈辈戴的穷帽子,过上了吃穿不用愁的好日子。
眼下是乡村人插秧的季节,一片片水田里也不难发现人们的身影,弯腰插秧的,扬鞭放羊的,驱赶鸭鹅的,要是在火热难忍的夏季,还有下河游泳的、河边摸鱼捉虾的、持网捕蜻蜓的孩子呢!让你不难感受到“陌陌交通,鸡犬相间”、“黄发垂条,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般的景象。
宁静的田野,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呤虫唱,风雨之声,可愉人耳。乡村之美,何而弃其阳光,少其木林。宋人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乡村的生活虽说比不上陶弘景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才能与其奇者”。但人生生活得朴实无瑕也就绰绰有余了。
我在这片土地上前前后后生活了六十多年,我的祖辈他们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这里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孕育了他们的真情。也许有人问,为什么他们要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这片土地?我告诉你,那是你不了解,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是在这片土地上降生,因为我们都是这片土地的儿女,因为我们都是靠她哺育着的,因为我们都是乡村人。
有一年冬天,哥哥应征入伍,学校因故放假,家里弟妹多缺少劳力。14岁的我便担起了家里青壮劳力的担子,跟着大人们步行六十多里路去挖河修堤。因我年龄小,驾小推车推土不行,只能掘土上车和“拉钩”。推车的大爷大叔嫌我个头矮力气小,都不愿用我。为了和大爷大叔们搞好关系,每到开饭时,我抢着到工地伙房打饭,抢着为大家洗碗筷,晚上抢着为大家打洗脚水,有时还帮着上了岁数的大爷脱袜子、洗脚。大伙看我勤快、实在、干活不省力气,也就慢慢接纳了我,还处处照顾我,不让我干太重的活。工地上生活非常艰苦,每天三顿饭,早晚吃地瓜面的窝窝头,啃萝卜咸菜,只有中午是玉米面的,吃的菜也只有几点漂在表面的油珠珠,伙房一周一次改善生活,每人四个黑面馒头,民工们根本吃不饱,只能再吃地瓜面窝窝头添补,而且每次不知谁还少吃,省出两个给我吃。北方的隆冬,天气寒冷,零下十几度,大地冻得硬邦邦。民工们坚持挥镐抱土,推土修堤。随着河底不断加深,地下水冒出来结了冰,当时没有排水设备,民工们只能挽起棉裤腿角,赤脚下到冰冷刺骨的水中挖泥,我也不例外和大家一起干,小腿冻得红红的,疼得像针扎似的,大家心痛我,喊我快上去“你年纪还小,骨头软、不隔冻”,硬把我推拉上岸,让我继续铲土上车“拉钩”的老本行。眼看水位继续上升,工地指挥部从全专区抽调来一百多台抽水机排水,民工们这才算从冰冷的河水中解放出来。为了赶工期,时常晚上加班到深夜,可没有一个掉队的。我们口号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工程指挥部在全工地掀起了“比、学、赶、帮”的热潮,大大推动了工程进度,提前十天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我被评为“模范小民工”,还分到了三十斤地瓜干,二十斤玉米,这也是最好的奖赏了。正是这六十多天的艰苦劳动,在我人生道路上激起了一股高昂向上不服输的劲头;懂得了人间大爱和团结友善朴实纯正的感情;明白了只要坚持信念永不退缩,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前辈人艰苦奋斗改造大自然、为人民造福的大无畏精神,就是为了改变乡村旧面貌,让下一代过上好日子。
过去我们乡村人,文化底子薄,科技交通十分落后,乡村人都以农耕为主,无论男人还是妇女们都是干农活的好把式,春播、夏管、秋收秋种都按照季节把握农时,就连孩子们也是很早跟着大人下地干活,皮肤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乡村的孩子泼辣,没有那么娇贵,因为我们是乡村人。也没有谁看不起谁的,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差不多,彼此之间都很团结和睦,都相互信任。到了冬天,乡村人也不闲着,男女壮劳力齐心动员,下坡平整土地、修水利,大年三十上午还要干三四个小时。那时的乡村人觉悟就是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干部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集体,一心为国家,一心为了大家,决没有二心。每到夏收秋收时,把打下的粮食晒干、扬净,大车小辆,人背肩扛,选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再留足种子粮,麦季每口人只分到八斤小麦,秋季分到三十斤玉米,一百斤地瓜干和五六百斤鲜地瓜。可乡村人没一个有怨言的,没一个说怪话的,他们想的就是早日改变乡村的贫穷面貌。
有谁会想到眼前这片肥沃的土地,曾经是片荒凉的沙丘,乡村的老少爷们不畏严寒、不怕酷署,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改造,荒凉的西洼沙丘地充满活力的绿洲,旧貌变新颜。今天的乡村早已变得美丽富饶,景色宜人。
穿过“桃花源”,便来到了乡村的“幸福园”,因为这里是乡村人获得经济收入最高的基地。所以乡村人才称它为“幸福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根深茂盛的桃树、梨树、苹果树、山楂树等。这些果树,是乡村人响应国家号召新栽培的优良品种,特别是近几年培育的蜜汁桃树,长出的桃子个大肉肥、水分多、营养高,吃在嘴里甜蜜味十足,名声响誉海内外。现在,鸟儿来了,兔儿来了,就连以前吉利的“活神仙”刺猬也变多了。来到“幸福园”中,真有种天上人间的感觉。
斗转星移,转眼间乡村发生了翻天复地巨大的变化,新乡村里有图书室、阅览室、文化艺术室、老年人活动室。乡村人都住房,整齐漂亮,错落有致,井然有序,一尘不染,窗明几净,独家独院。院前花木簇拥,美景让人应接不瑕。来到街上,这里随处可见的不是以往的垃圾堆,臭气熏天,取而代之的是五颜六色的垃圾箱。街道变得整洁了起来!这里的人们素质提高了,道德修养提高了,尊老爱幼的风尚提高了。人人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给我一种春满人间的美感。在这里,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她、爱她、拥待她。想想在外几十年为了生机、为了养家糊口,在人生风头浪尖上拼搏奋斗,又换来了什么?我佩服你们,佩服你们不为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佩服你们为乡村建设而披荆斩棘的吃苦精神;佩服你们带领乡村人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精神。你们坚实的背影将同新乡村的一切种植在我这火热的胸膛里,尽快融入到温暖的新乡村大家庭中,同心同德,开启乡村更美好的明天。
七十多年的发展,祖国不断的壮大,使我们能拥有今天的快乐安康生活。沐浴着党的光辉,在国旗下健康成长的我,应当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是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在国旗下成长的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议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是知识捍卫祖国鲜艳五星红旗,为祖国昌盛富强的守护者和贡献者。
愿余生踏着辉煌的岁月,留下闪光的足迹,步入理想新时代,再创新乡村的新面貌。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书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