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37 更新时间:2023-11-17

结 缘

◎闫传宝

        《诗经·小雅·斯干》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说古人生了男孩,将璋(形状像半圭的美玉)给男孩玩,寓意男孩将来有像玉一样的品德,称为弄璋之喜。生了女孩,将瓦(陶制纺锤)给女孩玩,寓意女孩将来胜任女红,心灵手巧,称为弄瓦之喜。过去,农村经济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生儿育女虽是大事但鲜有上医院的,大都是孕妇临盆时,请村里的接生婆接生,接生婆大多数是有生育和接生经验的中老年妇女。若遇到难产或大出血的孕妇,接生婆处理不了了,才人抬、车拉去医院抢救。
        若一户人家顺利生产了宝宝,无论是男孩女孩,家人和村人都皆大欢喜,毕竟是添丁增口的喜事。宝宝降生,经接生婆一传十,十传百,村人皆知。而宝宝的姥姥家一般要由宝宝爸亲自去送信报喜(特别是头胎),不像现在都有手机,可随时联系或发送图片、视频。而宝宝姥姥要把事先准备好的鸡蛋、红糖放在篮子里,叫女婿带回,给闺女补养身体。在我们济阳东北乡,鸡蛋红糖必须用篮子盛放,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寓意“拦住”。毕竟封建社会缺医少药,幼儿夭折之事屡见不鲜,迷信的人讲究送子娘娘或灶王爷爷好不容易给送来了孩子,千千万万必须拦住,不能跑了。
        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生了男孩往往取名“拦住”、“拴住”、“链住”、“锁住”、“逮住”、“落住”、“立住”、“留住”、“牢靠”、“结实”“长命”等等。建国前不计划生育,若接连生了四五个男孩,父母已不堪负重,又生了个小小子,将来成长、盖房、娶媳妇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便心生烦躁,遂取名“截住”、“无用”、“臭屎”、“小狗”、“小猪”、“小羊”、“小傻”、“转运”、“臭妮”、“多呢”等不一而足。而盼生男孩的家庭,往往接连生了好几个女孩,又生了个丫头,便取名“改儿”、“换儿”、“停儿”、“截儿”、“烦儿”等,近几年也有取名“胜男”、“亚男”的。毕竟生男生女不是父母说了算,不像到集市上买菜,愿买啥就挑啥。早年间邻庄有一户人家,接连生了八个姑娘,“大改”、“小改”、“大烦”、“小烦”、“大换”、“小换”取了个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九胎终于如愿以偿生一男孩,遂取名“胜利”。及成年,八个闺女、八个女婿各坐一席欢聚一堂,还有个端茶倒水的小弟弟,也是一件乐事。
        家里添了宝宝,过去往往第六天,或十二天设宴待客。待客前要先给亲戚下通知,请厨长,盘大灶、小灶,安排人买菜、割肉、杀鸡、杀鱼、打酒、卖烟等,不像现在有饭店,随时可以订宴席,家里农活忙的话迟个把月待客也无妨。第十二天上,姥姥要准备圆耳包子带到闺女家,所谓圆耳包子,就是水饺样式的蒸包,蒸前把两个角粘在一起蒸熟,呈圆状。期盼孩子听力好,寓意耳聪。
        在添宝宝的人家待客之前,村里人兴“送米”。“送米”这一习俗起源何时,已不可考,至少在春秋时就有。公元前532年,孔子夫人诞生一子,鲁昭公为其送米,送的是一条鲤鱼,故孔子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由此推测,由于过去生活条件差,养育子女不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多家帮一家,你送点米,我送点面,就能把新生儿养育成活,所以说“送米”这一习俗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过去村里人送米,大都送二斤挂面,或三斤馍馍,用笼布包着;若是油条,七八个油条用剥掉皮的柳条或高粱莛竿串着送到喜主家(早先又没有方便袋),一般没有送钱的。关系好一点的就送点鸡蛋、红糖,或扯上几尺布送去做土布袋子。过去没有纸尿裤,新生儿拉拉尿尿怎么办?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方法是睡土布袋。产妇临产前,准爸爸或准爷爷要提前准备好沙土,黄河里冲刷下来的沙土最好,先晒干,用筛子把硬坷垃、碎砖瓦颗粒、植物秸秆碎屑去除,用时先将筛好的沙土放在生铁铸成的土锅子里烧得滚烫,然后再晾到不烫手后,倒入布袋中铺平,把婴儿放入,系好双肩的布条。这样,孩子的拉拉尿尿的污物就被沙土吸干,能坚持一天,比纸尿裤强多了。给孩子换沙土布袋一般在晚饭后,把用过的沙土连污物倒掉,换上新的布袋与沙土。所以要多备几条沙土布袋,以防雨雪天气布袋晒不干。早年间穿沙土布袋的幼儿,很少有得湿疹、痱子等皮肤病的,因为沙土在烧得滚烫过程中,就已经把各种病菌消灭了,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常说的土生土长就是这个意思。
        过去待客兴吃两顿饭,像生孩待客中午吃酒席,晚饭必须喝面汤,寓意宝宝长寿多福。面汤即手擀面汤,午饭后就由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和面擀面条,切成一厘米多宽的面条,大灶上风箱拉得呱嗒呱嗒地响,大铁锅里开水沸腾、蒸汽缭绕,下上一锅手擀面开三个开锅,捞在大碗里,用传盘一桌一桌端给客人,客人撒上芝麻盐,吃饱后车把式点上烟套上车拉着女眷打道回府。亲戚走后,再下熟面条,盛在大海碗里,摆在簸箩里两人抬着,给送米的街坊们一家一家回礼。到一户人家,双手呈上一碗面,这家主人接过面,回到屋里把自家的碗往海碗上一扣一翻,倒在自家的碗里,随手到盐坛子里抓一把盐,放在海碗底上,还给分面汤的人,分面汤的人双手接过,彼此说着同样的客气话“接盐,结缘!接盐,结缘!”。因“盐”与“缘”音近,接盐就是结缘。新生儿降生,全村人欢喜,期盼孩子将来与街坊们友好相处,在和和睦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村大多是父母庄子,同姓族人以辈分相称,虽然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却有不少直接当了爷爷或叔叔,这就是“萝卜不大却长在辈(田埂)上”的来历。孩子一周岁生日要提前一个月过,称抢生日。这天姥姥要准备油条和烧饼来给孩子过生日,意为安腿、安膝盖,因为油条长条状,似腿,烧饼圆状,如膝盖,主要是期盼孩子走路学得快,走得扎实。
        时代在变迁,如今村里有添了小宝宝的,没有送米的了,都是随礼上账,礼重的街坊直接被主人邀去吃酒席,礼轻的庄乡主人家不再分面汤,而是分半斤馍馍两个油条,用方便兜盛着,省了不少事。但没有了海碗底盛盐,接盐这一风俗就难以体现了。好些村庄连回礼都不兴回了,好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接盐这一风俗了。移风易俗是好事,但接盐的风俗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农耕文化,今天兴也好,不兴也罢,但我们不能忘记结缘,千行百业,结缘最好。                                    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