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6 更新时间:2023-11-27

关于电话的前世今生

◎陈玉堂

        儿子刚给我换了一台新电脑,试了试很好用。于是想敲打点内容,写点什么呢?这时手机响起微信滴滴的声音,我忽然有了太多的联想。作为信息通讯工具,现在最最普通的可能就是手机了,几乎人人手持,许多人还不是一部,而且是多部多卡并用。手机的功能太强大了,真是上能钻天,下能入地,不论在飞机上,地铁上,电梯汽车火车上都能用,在天上的宇航员照样与地面的人们交流,能打电话能照相,能视频能录音,能玩娱乐刷抖音,能办公授课开线上会议,能计算能收付款,能购物能遥控,能随时随地收发微信传递信息。特别是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组网以来,更是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真是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手机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照相机、录像机、固定电话等多种设施设备的功能和业务,人们免去了携带身份证、银行卡等这卡那卡的繁纷复杂的烦恼。现在人们出门一部手机几乎解决了一切问题:走路有导航,边走边拉呱;出门手机在,钱包不用拿;购物随手点,货物送到家;天下诸大事,网上随便查。真是一部手机走天下,吃喝拉撒都解决,轻轻松松出家门,舒舒服服享快乐。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不单是通讯工具的进步,更使其信息功能的发展到达一个难以想象的境地,这变化真可谓是天翻地覆。未来可能有更多耀眼的新功能或新型产品代替手机,更加方便人类的工作生活,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为通讯工具,其实最早的电话是1861年德国一名教师发明的,没有投入使用。到了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并第一次使用了电话,是由微型发电机和电池构成的磁石式电话机。打电话时,使用者用手摇微型发电机发出电信号呼叫对方,对方启机后构成通话回路。1877年清朝大臣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购买了一台单线双向磁石通话机,开启了中国电话的先河。1889年我国制造的第一部电话在安徽安庆问世,后来在各大城市逐步陆续推广使用。但是落后的经济和腐朽的制度抑制了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电话的应用只是为一小部分官僚资本家服务,普通人家没有机会也根本没有条件使用。大部分人还是只能用原始的通讯方式传递信息,如邮寄书信骑马送信或捎口信,特殊情况下发电报,或借助信鸽等方式传递信息,如抗日战争时期《鸡毛信》的故事,当然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抗美援朝战场上使用的步话机算是比较先进的了。建国后,我国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事业,1958年北京电报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是新中国通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改革开放前我国话机总数少,交换机自动化低,很多城乡都是使用落后的手摇式有线电话。八十年代后,才逐渐有了像半头砖样的大哥大等无线通信工具,当然价格昂贵的吓人,一般人只是听说而已,只有大老板等圈层的少数人能用的起。后来发展到了二哥大,再后来又有了数字或汉显功能的bb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本世纪初手机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开始手机的功能也只是打电话,后来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才有了视频等新功能,最初人们颇感稀奇,遥隔千里,通过手机屏幕能面对面的交流,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也时时勾起我对几十年前济阳县农村普及电话的美好回忆。
        早在1958年我国农村就有了安装电话的机会。党中央为了全面实行总路线大跃进的政策,提出十年赶超英美先进国家的口号,要完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实现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的梦想。当年中国人民创造条件迎难而上,便从通信建设开始,力争把电话引入到每一个村庄,使梦想变成现实。不得不说当时的人们也确实敢干能干,很快便在全国掀起安电话的高潮。咱济阳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按照要求从东北运进杉木电话杆,购进电话线等一应物料,很快在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的梦想。人们从怀疑惊奇转为惊喜,但除了上级开会通知外,老百姓很少有人打电话。
        当年我们村的电话安装在大队办公室,用的电池是大号的,比啤酒瓶子还粗还重。打电话用手摇,总机话务员接话后按你所要的户主相连接即可通话,这在当时可是一大进步。电话的应用方便了各级领导干部,使他们少跑了腿,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受欢迎。可是好景不长,后来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困难人民贫穷,再也没有条件使用电话。随后电话线和线杆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部电话机孤零零的遗留在角落里无人过问,因为我父亲当年是大队会计就把它收藏起来。父亲拿它当宝贝,每隔段时间就搬出来小心翼翼的擦拭一番,然后再包装好放起来,从来不让我们碰一下。1960年秋天雨水好像特别多,我们住的土房屋老是漏水,屋里放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有时连睡觉都没办法解决,一家人只能坐在一起,头顶一块塑料布挤着打盹,即使这样父亲也总是把电话机放在屋内那一丁点不漏雨的地方,防止雨水浸湿了它。再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村里演样板戏《红灯记》,它才作为舞台道具亮相与舞台上,一展昔日风采,可是它却永远没有机会再发挥它的真正作用了!几十年过去了,它还好吗?
        从那以后,我们村就再也没有安装过电话,这部电话就这样永远封存在我的记忆里。每每想起,我总是拿它和后来各式各样的通信工具作比较,总能欣喜的看到电话前世今生的不凡履历,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时代脉搏。通信工具不断的更新换代,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是百业兴旺的真实写照,是祖国日益强大的一个缩影!但愿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济阳区政协退休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