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1 更新时间:2023-12-13

在创业中一路走来(二)

——新市镇段家村印记 文/王良杰 图/齐建水、张超、崔乐军

民生状况


        1.村庄规划、美化绿化
        村庄宅基地统一规划,不仅可以改善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也是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1987年春,通过村民大会,段家村庄规划正式开始。本着先外后里、逐步迁出、腾出空间的原则,组成了以崔玉芳、李风银、李兴国、张学文、崔玉田、王加福、李兴春、张文兴、刘传富、王家强等为核心的村庄规划领导小组,开展旧村改造。每一个户安排建房的村民,一座屋村集体补助1万块红砖,个别困难的另加5000块。历时七年,至1993年,东西16座、南北10排的段家新村基本形成,整齐统一美观的房屋建筑让段家村村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也走在了全县村庄规划行动的前列。
        1990年秋,村集体自筹3万多元,从村西路的南头(241省道边)到村中大街西口,铺设了总计1150余米的柏油路,同时新建9座桥涵洞,(县公路局承建)。柏油路的铺设,改善了村里的交通条件,村民的出行方便顺畅了。
        2002年,村西柏油路经过12年的重车碾压,路面破损严重,同年春天由村集体投资重新铺修了柏油路。2005年,村里新修了总计1700米的道路。其中,3条东西路,1100余米长;一条南北路,340余米长,鸡场路(村南),250余米长。国家解决了900米的道路资金,其余款项全由村集体投资。2008年,段家村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2012年麦收期间,政府投资,村集体协助,将村西路扩修成6米宽的柏油路。2013年秋,村东荒地片区,争取了整整十年的复耕项目开工复耕了。并修建了村东路沟桥涵5座,村南路排水涵1座,村东北、东西沟、村东田间路北石桥1座,硬化了村南田间路700米,村东南北路560余米,不仅改善了村居环境,而且方便了村民种地收粮。
        2014年春,村集体投资,修建了广场东、南北路边沟,并上了部分盖板,广场路两旁、广场南种了国槐,广场南池塘、广场西池塘边种了垂柳。县林业局扶持绿化了广场两侧、村中大街两旁。由此,段家村成为全县闻名的新农村示范村,同年,还被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2018年至2021年段家村在上级拨款,并自筹部分资金的基础上,进行了村内道路硬化。2022年,段家村又进行了道路拓展硬化,一共投资70多万元,硬化16000多平方米,绿化1000多棵。2018年1月,段家村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省级卫生村(2018—2020)荣誉称号。2019年10月,段家村被山东省自然资源局授予山东省森林村居荣誉称号。
        (说明:2022年11月,段家村内道路硬化提升。)
        2.村办公楼等
        2013年春,村里调土4000余方填平村西洼地,新建了村委办公楼、村广场、村老年幸福院,院墙、伙房,广场东150米的南北路及广场全部水泥硬化,另建广场西南角石桥1座等,总计村集体自筹资金75多万元。其中,村民活动场所(包括村办、计生室、村老年幸福院)450平方米,伙房、医疗室等150平方米,院墙32米长。广场1560平方米,夯土、压实(硬化),总占地16亩(包括广场南、广场西水池)。
        3.幸福院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段家村两委始终把善待老人、扶助孤寡当做大事来抓。2014年村两委筹措资金在村西建成了幸福院一处。幸福院主要有5间板房组成,有餐厅、厨房、洗澡间、休息室、娱乐室,功能齐全,既能就餐又能娱乐。村内70周岁(含)以上的老人每周一次免费在此吃幸福餐。随着村集体收入增加,2023年4月7日,投资20多万元,迁到原村小学位置的段家村新幸福院正式开业了。新幸福院有5间正房,4间偏房和大门等组成,内设餐厅、休息室、影视房、疗养室、娱乐活动室等。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为村里75周岁以上老人、低保户、五保户提供生活照顾、休闲娱乐等服务,为段家村老年群体建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妇女主任王金玲全面负责幸福院具体事务。老党员李风银义务为老人们做饭。幸福院的生活费由民政部负担,工作人员等的其他费用由村集体筹集。每周一、三、五,大家都聚集到幸福院免费就餐。幸福院的孤寡老人在此感念着党和政府的温情,享受着健康幸福的晚年。
        (说明:2023年3月,段家幸福院扩建提升。)
        4.自来水
        段家村地势低洼,水质略咸,千百年来村民只能喝苦涩的咸井水为生。原来村内有人工开凿的砖井10口,分布在村内和村外各个位置。其中4口水井是村民的常用饮用水。大家依靠肩挑手提,把一桶桶井水弄到家洗衣做饭。为解决村民吃水的困难,2003年秋,一队和二队在纪德坤、张来学、张来茂、张广亮等领导下,大家集资在村东湾边打了10米深的压水井,铺设管道把井水引流到各家各户。2004年6月,段家村借助国家部分扶助资金,又自筹近3万元,在村砖厂甜水井上装上自吸泵、压力罐,把饮用水输送到各户。2006年,县里统一投资,把太平水库的自来水从村西主管道往东接到鸡场西原村主管道上,再输送到每家每户,水费和维修费全部由村集体承担。由此段家村结束了千百年来吃咸水的历史,村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说明:2023年6月24日,段家农田水利工程提升。)
        5.村级祠堂
        2012年麦后秋前,在县烟草局、县民政局的帮助下,在村东南由县土管所划定的地块,段家村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村祠堂。
        6.天然气安装
        民以食为先。做饭问题自古是大事,从前段家村依靠小麦、玉米、棉花秸秆或树枝杂草等烧锅做饭,厨房内烟熏火燎,炝味难闻。2018年冬,在国家清洁能源的优惠政策下,段家村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安装上天然气管道,改变了千百年来靠烧火做饭的悠久历史,村民做饭既干净又卫生。古时村民冬季没有取暖设施,数九寒天大家只能靠烧土炕抱团取暖。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烧蜂窝煤炉,小小的铁皮蜂窝煤炉成了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的绝配。天然气安通后,村民自费购买取暖壁挂炉,政府负责接通天然气,这样段家各家冬季取暖问题彻底解决了。国家每年补助百姓1200元的气费,村民不花钱既可做饭取暖,也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7.村医、卫生室
        上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号召培养赤脚医生,为满足本村群众基础医疗保健的迫切需要,1963年段家村有了第一位赤脚医生王学广,村里没有专门的卫生室,王学广就把自家当做卫生室。赤脚医生没有正式编制,属于半医半农,可享受工分待遇,在为本村群众打针吃药等基础医疗服务外,有时还要参加村集体的田间劳动。王学广当了8年的赤脚医生,随后张文德接续,他一干就是38年。李新华1976年当上了赤脚医生,与张文德一起共事多年。李福勇于2001年接替父亲当上了村医。2013年,段家村修建了村级卫生室。如今段家村医和村卫生室主要承担村里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如老年查体、防疫保健等工作。
        8.民间文艺
        本村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是高跷和迷戏。这些民间演出大多集中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
        据村民回忆,村内流传着“先有高跷,后有迷戏”的说法,足见本村高跷的起源更早,兴于何时,村内老人也说不清楚。村内流传着有人痴迷高跷,曾把家内三间房梁拆下制作成高跷的故事。代表人物主要有刘传文、张兆兰等。
        据村内80多岁的老人回忆,本村迷戏不知兴于何时,解放前就曾兴盛过一段时间。早期迷戏演出剧目主要是《铡美案》《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等。代表人物主要有:魏凤春、张善智等。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迷戏在本村也繁盛一时。主要剧目与前期变化不大,代表人物为:崔乐彬、刘兴福、张文德、王养新、孙世清、刘兴邦、刘兴华、崔玉振等。在本村迷戏演出中,流传着“铡夜国老”的一大绝活。至于这种绝活的具体表演过程,如今老人们也说不清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本村样板戏还繁盛过一段时间。演出的主要剧目是《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等。优秀演员分别为:肖传贵、李风银、孙世芳、崔玉芳、王玉美、张玉兰、李兴东、张兆栋等。崔乐彬的小品《瞎子关灯》,幽默滑稽,每次演出常常赢得群众的阵阵掌声,如今成为村民常思常忆的一个典型节目。


物人忆思


        一、历史物件或遗址
        1.考古物件
        新市建城实际比今济阳县城还要早300余年。考古发现与文物调查证明了新市地域历史的源远流长,确曾是一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段家村发现的元代杂技陶俑:人物骑大象、人物骑马俑、麒麟、战车、大象等。人物表情丰富,衣纹清晰;动物骨骼健壮,形象逼真,这就是今天马戏团的前身。这也说明了当时该地人们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国槐
        在村内刘传兴家有一棵古槐,据说有100多年了,何时栽种已无从知晓。
        3.历史证件
        王学广保存有1960年他在北京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时的学徒工人证一本,1960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选举委员会颁发给他的选民证一张,1962年6月5日北京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给他开具的“工人还乡支援农业生产证明书”一份。
        李风银保存有1971年4月25日,贾寨公社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证明材料一份。
        4.北岗子
        该岗子位于村东北角,原来是一片荒地,如今已挖成了一片池塘。传说古时济阳县枪毙犯人,都集中于此就地正法,即古代的刑场。据村内80多岁的老人回忆,二三十年前,此地曾挖出过许多大青砖,挖出的土呈黑色,与周围的土质、颜色明显迥异。此处还挖出过无数的陶片,大都呈现黑色或青色,与一般陶瓷器具颜色不同,由此可推断此处应为一处古建筑,可惜后人不知详情。
        5.西岗子
        位于如今村奶牛场西侧。相传,以前村里有红白大事,桌椅板凳不够用时,派人夜间去岗子借,大家带着贡品,去烧纸烧香,第二天早上在岗子边就有桌椅板凳了,用完再送回去,放到原地,隔夜就不见了。
        二、重大事件
        1.在1938年10月份的吕家河涯惨案中,走亲戚的段家村民燕贵路,张召峰、张闻喜、张之华的妹妹、燕文德的弟弟5人惨遭日军杀害。遭还乡团残害的有当时的村长刘玉珍。
        2.纪文祥于1944年最早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1945年段家村就有了党小组,主要活动于周围的村庄。1946年村里成立党支部,同年成立党的武装组织,小队部。
        3.1961年济阳发生了史上罕见的水涝灾害。同年阴历十月初一下午,段家村70%的村民在公社领导带领下,开始迁民去沂源县生活。大家沿途费尽周折,不过在各地干部等搀扶帮助下,历经几天颠簸,终于到达了沂源县相关公社驻地。
        移民们被分散到多个村庄,按人口供给粮食、蔬菜,过年过节都分给小麦、猪肉、大白菜、白萝卜等。住各公社带队干部和当地领导、村干部定期步行(那里是山地),沿山沟小道到移民村嘘寒问暖,关心备至。移民们不仅能吃饱喝足,更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1962年农历三月二十,移民们开始返乡。他们两天爬山越岭220多里地,后又从淄博八陡火车站坐火车,二十二日到济南火车站下车,然后再由本村统一组织的各户劳动力带着推拉车装上带来的粮食,推着老人、小孩,当天上午过黄河,三月二十三日下午都相继到家。连涝三年,在国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加之苏联逼债,全党全民同心同德,胜利地度过了难关,这也让段家村全体村民深深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这方人!
        三、烈士、老革命
        孙玉杰(1928.1—1948.11),男,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所在部队及职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三纵队战士。1948年11月,孙玉杰参加淮海战役,战斗中壮烈牺牲。
        纪文斌(1914—1996),男,解放前参加八路军,后复员回乡务农。
        纪文祥,生卒年不详,男,解放前参加新四军,参加过淮海战役,后复员回乡务农。  
         张文山,生卒年不详,男,中共党员,1949年参军,随部队南下,解放上海后部队精减,后复员回乡务农。
        张文河,生卒年不详,男,解放前参加县大队,随后加入八路军,后复员回乡务农。
        崔玉正(1927—2013),男,解放前参加革命,曾给县长当通讯员,后转业到济阳县垛石镇供销社。
        纪德新,生卒年不详,男,1949年参军,随部队南下,解放上海后部队精减,后转业到上海工作,工人。
        张文祥,生卒年不详,男,中共党员,解放前参加革命,后担任莱阳人武部部长。
         王养正,生卒年不详,男。1949年参军,随部队南下,解放上海后部队精减,王养正转业留海州工作。
        崔长江,生卒年不详,男。1949年参军,随部队南下,解放上海后部队精减,后复员回家务农。
        张文金(1930—2015),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担任志愿军某部通讯班副班长,荣立过战功。1953年10月荣获抗美援朝纪念章。后复员回乡务农。
        李凤岐(1935.2—),男,中共党员。1953年2月10日加入解放军热河七团三营十二连;1953年6月转入志愿军二0三师六0七团三营十二连;1955年1月,志愿军二0三师军士教官营机枪连,学员;1956年2月,解放军0二二三部队一支队三中队五分队,班长,上士军衔。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5月为加强国防建设转业到黑龙江鹤岗煤矿工作。1953年10月获得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的“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还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一枚。


畅想未来


        乡村振兴是富民工程,也是造福百姓的光荣事业,任重道远,行则将至。未来段家村两委将依靠党的惠民政策和村民的大力支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为村民谋福利,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完)                     作者单位:澄波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