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1 更新时间:2023-12-18

走过喜马拉雅

◎杜秀香

        “有的画面给眼睛看,有的给心灵;有的声音给耳朵听,有的给心灵。”
        评论来自电影《喜马拉雅》。
        莽莽群山,奔腾的牦牛踏过处,阵阵烟尘,宿命感的藏密梵音如仙乐般响起,这是多波村的运盐队回来了。
        多波村,位于喜马拉雅山里的藏民村。恶劣的天气,严酷的环境,贫瘠的土地,多波村一年的粮食产量只够全村人吃三个月。为了吃饱饭,为了活下去,村里人要组成运盐队,用牦牛驮着盐巴翻越喜马拉雅山去大麦乡换回粮食。
        运盐队回来了,全村人都跑到村口去迎接,少头领却成了驮在牦牛上的一具尸体。妻子佩玛痛哭着跑上前,远处静静看着的母亲眼泪无声的流下,父亲,村里的老头领霆雷却强忍着悲痛一言不发,或者说,他的愤怒超过了悲痛。看着儿子的下属兼好友卡玛,霆雷认定是卡玛想要做头领才故意让儿子送了命。
        然后,便是一场“天葬”。散落的血肉,盘旋的秃鹫,诵经的喇嘛,就算藏民们相信他们死后会去往极乐世界,会在神灵那里得到新生,相信所有的生命都是生生不息的一场场轮回,依然难掩亲人离世的悲伤。霆雷告诉孙子慈仁,他要成为头领,头领的儿子都要做头领。年幼的慈仁懵懵懂懂,不懂得爷爷那份焦虑与迫切。是的,霆雷是焦虑的,他不能让卡玛成为头领,他不甘心,也不情愿,所以,他来到了寺庙。他的二儿子诺布八岁便被送到庙里成为了喇嘛。面对父亲,诺布说他只会诵经和绘画。霆雷失望地回到村里。他渐渐发现,即便他曾是令全村人信服的头领,即便他如此固执地反对,村里人一致认为只有卡玛才能担任新的头领。新旧交替,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有人倒下去,自然会有人站起来。
        僵持、对峙中,时间不管不顾地流逝着。有一件事越来越迫在眉睫,大雪封山前必须要出山运盐换粮,谁做头领带领运盐队出山,依然悬而未决。喇嘛们忙着计算出山的吉日,年轻的卡玛却不屑于他们对神灵旨意的虔诚与迷信。他私自带着村里的年轻人、牦牛和盐巴,比喇嘛计算出的吉日提前四天出发了。
        看着空荡的村庄,看着老去的朋友,霆雷决定自己带着这些“残兵旧友”出发。依旧穿着喇嘛红衣的二儿子出现在队伍中,儿媳佩玛和孙子慈仁也跟着队伍走出了村庄。一行老弱病儒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出山之路。连绵的雪山,飞扬的尘土,坚硬的石头,单调的大地上似乎除了他们,没有任何的颜色和风景。远望,近看,除了山还是山,除了风还是风,除了路还是路……似乎,一切都没有尽头。霆雷目光坚毅,脚步坚定的向前走着,满脸的沧桑都是他翻过的山,趟过的路,吹过的风沙。
        走了不久的慈仁喊着脚疼不肯再走,佩玛为他求情,请求霆雷停下来休息一会。她说着所有母亲都会说的一句话:“他还是个孩子。”霆雷不为所动,他语气坚决地说:“那是昨天了。”是啊,在霆雷心里,孙子是要做头领的,他稚嫩的肩膀要担负起全村人的期望,走出村子的那一刻,慈仁的童年就注定结束了。
        天黑宿营,叔叔诺布在石头上画着大树,慈仁好奇地问他画的是什么?雪域高原,没有苍穹大树,慈仁从未见过树,也不知道树是什么。叔叔告诉他,站在树上,可以看得远。慈仁天真的说:“树就是爷爷,因为爷爷是头领,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为了赶上早出发四天的卡玛,霆雷决定要走人人闻之色变被称为“魔鬼之路”的湖边小路。湛蓝的湖水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银光,成为全剧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可美丽的背后总是藏着巨大的危险。悬崖峭壁上孤悬着仅可容人的小路,一不小心就会坠下深湖。纵使他们战战兢兢,一步一步的小心走过,可还是有一头牦牛一脚踩空掉进了湖里。霆雷说这是献祭给魔鬼的礼物。
        他们终于在卡玛和众人惊异的目光中赶上了运盐队。晚上,坐在篝火边的霆雷手里拿着三粒盐巴,嘴里念念有词,他坚信“盐巴扔在火里,如果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那就预示着是个晴天,如果像石头扔进大海一样沉默,那就预示着暴风雪的来临!”他常说“雪山认识他,看见他来了都会给他让路。”扔进火里的盐巴倔强的沉默着,霆雷告诉众人,明早启程,暴风雪就要来了,一定要赶在暴风雪封住山口前出山。年轻的卡玛自然不会相信霆雷,不会相信几粒盐巴就可以预测暴风雪的来临。他更相信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更相信眼前满天的繁星和蓝到发亮的天空。
        第二天一早,霆雷固执地带着队伍出发了,毫无意外,卡玛也带着队伍留了下来。队伍行进中,天空开始飘雪,不久,风越来越急,雪越下越大,每走一步,雪都会淹没到膝盖,渐渐有牦牛倒在了雪地里再也起不来。霆雷依然脚步坚定,语气坚定,他告诉众人一定要坚持往前走,一定要走到出山口。他用额头抵着坐在牦牛上的孙子慈仁,告诉他继续向前走,然后义无反顾地向着队伍末尾走去,他是头领,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他的勇气一如从前,他的意志一如从前,他的斗志也一如从前,可他的身体老了,再也抵不过这漫天的风雪与长途的跋涉,他一头栽倒在风雪里……
        随后赶来的卡玛发现倒在了风雪中的霆雷,他背起了他,迎着风,顶着雪,一步一步艰难的走着。终于,他们走到了出山口。夜里,醒来的霆雷听到了佩玛与卡玛的欢好,他愤怒的拿过匕首要起身,二儿子诺布按下了他的匕首,意味深长地说“顺其自然吧。”第二天,卡玛给慈仁体贴地带上了护眼的头发,村里人欣慰的慨叹着:“这孩子以后有人疼了。”村里人的心亮着呢,所有人都知道佩玛喜欢青梅竹马的卡玛,知道佩玛要嫁给卡玛,也知道她的儿子慈仁以后会成为新的头领,而卡玛会把他的经验如父亲教授儿子般传给慈仁……活下去,在严酷的自然和艰难的生活面前,他们早就学会了最优的选择。
        高高的玛尼堆上,经幡随风猎猎飘动,霆雷从怀里掏出代表着头领的经幡递给了卡玛,叮嘱他要遵从神的旨意,要照顾好慈仁。卡玛动容的说:“有时候我多希望您是我的父亲。”霆雷笑了,他说:“你和我太像了,反倒成不了父子。”他们终于和解了,也释怀了,完成了变革者和传统者之间新旧力量的碰撞和交替。
        霆雷拒绝了出山,他永远的倒在了雪山里,喇嘛说,他本就属于雪山。
        诺布回到寺院,完成了他的壁画,那是属于他们的故事,一个头领的一生,有童年的慈仁,有年轻的卡玛,有老去的霆雷。时间,在他们身上完成了一个闭环。
        每当镜头以上帝的视角俯视大地时,行走在山间的牦牛和人类看起来那样渺小,可在天地间,人类又是那样伟大,他们用坚强、勇气、意志和力量敬畏着自然,对抗着灾难。活着,活下去,是他们代代传承,高于一切的信念。
        有人说,死亡是可以战胜的,因为复活了。老头领霆雷,像极了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里的老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永远不屈服,不退缩,不放弃的精神和勇气。正如诺布所说:“当你面前有两条路时,走最难的路。”          作者单位: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