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阳县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8年1月14日在济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济阳县财政局
一、2017年全县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通过的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0009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1%。预算执行过程中,全县经济形势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加。经县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查通过,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调整为205000万元,调增4904万元。全年实际完成206818万元,完成调整预期的100.9%,同比增长14.8%。当年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等229441万元,收入总计436259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支出3907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加上解上级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结转下年支出等45482万元,支出总计436259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县本级(含开发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58万元,加上级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等247978万元,收入总计383336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支出339877万元,加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43459万元,支出总计383336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254792万元,完成调整预期的105.8%,加上级补助、上年结转收入等16584万元,收入总计271836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当年支出204831万元,加上解上级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67005万元,支出总计271836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2017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3823万元,支出96726万元,滚存结余8144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2017年未发生国有资本经营收支。
(五)预备费动用情况。2017年县级预算安排预备费和城市应急保障资金3000万元,已支出3000万元。主要用于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保障老城拆迁改造及社区建设等方面,较好地保障了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可预见项目的急需支出。
(六)全县债务情况。2017年末,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150164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142634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4337万元、政府负有救助责任的3193万元。年末,全县政府债务率为23.9%。
二、2018年预算安排意见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意见。按照上述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根据全县2018年各项经济指标预测及税收和非税政策变化,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25432万元,比上年增长9%,加上级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上年结转收入等231579万元,收入总计457011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906万元,增长6.94%,加上解上级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39105万元,支出总计457011万元,收支平衡。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43793万元,加上级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及上年结转收入等252243万元,县本级收入总计396036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支出360918万元,加上解上级支出、补助镇(街道)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35118万元,支出总计396036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意见。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35008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等18000万元,减调出资金、上解上级支出和结转下年支出等90165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可供安排支出的资金27791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意见。2018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0577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期9288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94343万元。
(四)重点支出统筹安排情况。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695821万元,其中安排工资及运转支出152588万元,具有固定用途(主要是上级安排的规定用途的各项支出)支出120680万元,土地等成本性支出185727万元,重点支出236826万元。重点支出安排主要是:
——农业方面24580万元,增长13.5%。主要用于脱贫攻坚、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全县河道美化治理、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涉农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乡村连片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和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等方面。
——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方面62850万元,增长12.8%。主要用于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城乡居民医疗、居民基本养老、退役士兵安置、低保和五保保障、促进就业再就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
——科教文体方面安排28600万元,增长13.1%。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科学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发展教育体育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县发展成果、支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广播事业等方面。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安排35000万元,增长8%。主要用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支持生产方式转变、扶持微小初创企业壮大、做大做强济阳国资投资控股集团等方面。
——拆迁改造及保障房建设方面50000万元,增长18%。主要用于老城片区、滨河片区、黄河滩区等片区改造搬迁安置房建设等方面。
——政府债务预算资金12000万元。主要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及到期本金等方面。
——预备费和城市应急保障资金5000万元(不含开发区),用于不可预见急需支出等方面。
三、深化改革,依法理财,确保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
(一)培植财源税源,做大财政收入。严格执行国家减税清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取消、停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各项规定,减轻企业和项目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采取担保、贴息、先建后补等模式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的投入。加强对收入工作的督促协调,建立与相关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相衔接的考核体系,形成各镇(街道)、各部门共同促进财政增收的局面。加大稽查和协税护税力度,强化社会综合治税,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效率,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认真排查税源,及时掌握税源动态,增强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二)完善体制机制,做强融资平台。完善国资控股集团及子公司组织架构。健全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梳理确定集团的定位及职能,完成市场化改造,抓住济南“北跨”发展重大机遇,促使集团快速走上独立发展之路。利用好政策和市场多种手段,降低融资成本,实现稳定资金流和集团健康运行。逐步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对全县国有经营性资产和闲置资源进行摸底核实、全面盘查,依法将优质资产、经营性资产,按功能分类注入到国资控股集团子公司,使静止的资产流动起来,沉淀的资产活起来,让集团资本运营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逐步提升。
(三)深化财税改革,做好管理创新。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国库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制度,积极构建安全高效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绩效监督和管理检查,强化检查结果运用,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打造更高层次的“阳光财政”,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内控工作,进一步完善由基本制度、专项办法和单位内部控制操作规程组成的三级内控制度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四)保障民生需求,做优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压缩一般性经费,强化预算约束、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支持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投入,支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保障为民十件实事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