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87 更新时间:2018-01-16

济阳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18年1月15日在济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济阳县人民法院院长 韩刚

        一、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平安济阳”、“法治济阳”建设,共审结刑事案件199件,判处罪犯203人,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各类犯罪,审结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93件,判处罪犯95人。全面强化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严惩非法经营、金融诈骗、涉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犯罪分子。依法审结了廖某非法制造、存储枪支、弹药案,依法审结了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潘某生产销售毒韭菜案和致使7人中毒1人二级轻伤的张某投毒案。
        (二)高效解决商事争议,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共审结民商事案件3919件,涉案诉讼标的额2.8亿余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3%和26%,其中为金融部门清理债权1.3亿余元。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院组织干警深入企业走访调研16次,举办法律咨询讲座20余次,并努力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三)深入化解民事纠纷,依法保障民生权益。依法审结八大类涉民生案件2000余件,标的额1亿余元。依法审结各类劳动争议案件540余件,促进了劳资关系和谐。依法审结各类房地产纠纷150余件、物业管理纠纷120余件。采取“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共调解案件264件,调解成功208件,调解率78.7%,其中司法确认67件。
        (四)依法化解行政争议,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妥善审结各类行政诉讼案件153件,审查和执行非诉行政案件83件。妥善化解滨河新区、老城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的老城改造、征收拆迁、棚改旧改案件,促进了重点工程的有序推进。依法审结了徐家片区徐某某要求撤销拆迁补偿协议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五)深入推进执行工作,努力破解执行难题。一年来,共新收执行案件1862件,执结2014件,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7%和61.3%,执结标的金额共计9800余万元。一是深入推进执行工作创新。完善执行联动机制,与各大金融机构及房管局、国土局、车管所等单位建立了网络一体化财产查控机制;将不自觉履行的债务人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银行征信系统;多次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召开执行联动座谈会,提起建立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互联网+司法拍卖”,2017年共组织网拍59次,成交金额900余万元。二是扎实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行动。出台了济阳县县委、县政府《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严重打击了“老赖”气焰。开展多次执行攻坚活动,实施拘传136次,拘留67人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867人次,限制高消费564人次,向社会公布“老赖”名单500余人次。
        (六)加强立案信访工作,充分保障群众诉权。实行诉讼引导、立案受理、材料收转、查询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深入践行“四心工作法”,建立健全信访案件跟踪、督办机制,及时化解信访纠纷,切实做好十九大召开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深入落实部门领导接访制度,通过领导接访、带案下访、领导包案、有关部门支持等措施,切实帮助信访人解决实际困难,促进案结事了。
        二、全面落实司法改革任务措施,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
        (一)以落实司法责任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一是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明晰职责清单。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充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在全院开展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按照“1+1+1”审判模式,共组建26个审判执行团队,明确合议庭和审判团队、审判委员会等部门的基本职能,理顺各类审判组织和人员的工作关系,力求做到权责统一。二是积极推进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创新。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庭审举证质证、认证制度,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切实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认真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适用范围条件、当事人权利保障、办案流程等方面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探索。深化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加大简易程序、刑事速裁、小额诉讼程序等适用力度。
        (二)以提高审判质效为目标,全面推进审判方式改革。一是推进全流程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监督。按照“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的要求,大力推动、扎实推进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实现了人民法院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活动的“四大公开平台”建设,通过全方位、多角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让办案过程从此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二是确保裁判尺度统一。综合运用集中管辖、专业化审判、类案参考等配套举措,充分发挥审委会、院庭长等主体的审判监管职能,特别是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审判指引作用,建立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逐步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统一适用保障机制。
        三、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期待
        一是拓宽司法便民渠道。进一步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诉讼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二是完善诉调对接中心建设。我院分别在立案大厅、四个派出法庭设立了共计五个诉调对接中心。在立案大厅诉调对接中心设立了指导分流室、人民调解室、法官工作室、司法确认室,并由县司法局公开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值班。三是全面落实司法公开要求。深入推进“四大公开平台”建设,满足当事人随时查询案件办理进程的需要,同时我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法院、旁听庭审。办好“法院民生服务热线”,办结事项约200余件,积极处理各类咨询和投诉。四是推进弱势群体平等保护。全面实行追索劳动报酬、抚养费、赡养费等八大类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机制,对相关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五是强化法制宣传。广泛利用传统媒体及官方“两微一端一网”等新媒体平台,全面加强对重大、典型案例的宣传。全年共计报道各类典型案例500余件,积极回应公众的司法关切。六是深入开展“法治六进”活动。院领导、资深法官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村居办事处走访调研30余次,通过以案释法、法律讲座等方式,提高基层群众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水平。
        四、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队伍战斗力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强化班子建设。先后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并将“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变为常态化教育,认真查找并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班子工作水平。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班子成员的选任和调配,完善各项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狠抓班子成员“表率”作用的发挥。三是强化司法能力建设。围绕创建“学习型法院”,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广大法官及其他干警的综合业务素质。深入推进审判业务学习研讨活动,积极组织各类学习会、研讨会,及时研讨司法实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营造学习法律、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今年8月份完成崔寨法庭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群众诉讼维权更加方便。另外对其他三处派出法庭也进一步提升改造,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五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努力提升广大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定期调整各个部门的廉政监察员,及时发现并纠正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大力强化内外监督,不断提升公正司法水平
        一是全面加强内部监督。深入推进审判监督工作,建立有问题案件复查机制,对改判、发回重审以及重大信访投诉案件实行逐件复查,对发现问题的及时纠正,并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严格办案流程管理,实行节点控制,对超审限案件挂牌督办、限期结案。加强审判质量监督,深入开展庭审、裁判文书和审判质量评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二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我院始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沟通机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案件庭审、参与见证执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和建议,强化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面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人民陪审员参审率达98%。
        2018年我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全面落实新发展的理念,围绕“三位一体”工作布局、“1136”工作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全面落实各项司法改革要求,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团结带领全院司法干警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
        一是继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放松。
        二是继续坚持公正司法,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上下功夫。
        三是继续坚定不移深化司法改革,以改革促公正、提质效。
        四是继续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