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1 更新时间:2024-05-29

翠绿高平的诗文染色

——诗人高平文学创作著述考略

◎苏震亚

        癸卯除夕先天下午方知,老诗人高平于2023年12月20日辞世后,一切丧事完全按照遗嘱办理,既未举行告别仪式,也未保存骨灰,一派彻底的无所畏惧的唯物主义气象……亦即——著名的大个子山东济南籍中国诗人,我的忘年交老友,于兰州华林山公墓的一旺大火之中悄然消失,随一缕青烟去了天堂!
        这真的让我心灵发生了极度震颤,顿然产生莫可名状的凄婉之情!
        原本是一米八二高个头的山东大汉,青春当年,曾站在青藏高原雪浪山海间,“热血挡冷风”地写出《珠穆朗玛》(第一本诗集)、《拉萨的黎明》《第二本诗集》,长诗《紫丁香》《梅格桑》,乃至50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坛有过开拓性标杆的长篇叙事诗《大雪纷飞》(第三本诗集),和数量可观的特色短诗,每每选入了当代中国文学史典籍的原中国作协名誉委员、甘肃省作协名誉主席,一直在中国文坛有文学创作常青树之誉的诗人高平,果真就那么驾鹤西去了!
        他是我所悉知的共产党人中一个地道的无所畏惧的唯物主义者。
        当然他还是我心目中矗立于华夏文坛翠绿青枝的常青树。
        先生生前留下诚言挚语:“我像一只曾经被暴风雨击落在地的喜鹊,反思了报喜的愚忠,重新梳理了散乱的羽毛,用理性与感性的两个翅膀向文学的天空起飞;又像一名被来自同一战壕的子弹打伤的士兵,得以愈合了长达21年疼痛不止的伤口,继续跃起;也像一棵被埋在漫长冬季的草芽,迎着新世纪的阳光钻出地面。虽然有许多别的花朵已经开放在前面,在那些艳丽之中,我既不羡慕,更不自馁,我自有我的翠绿。”
        历史早已证明,高平真有他一生不疲的翠绿。



        先生1932年4月出生于北平,成长于山东济南。期间早早接受饱读四书五经父亲高恩传的文化爱抚,又有聪颖好学之天性,幼童时在当地即得神童美誉。早在1941年9岁那年,在济南老家交通比较便利,距离高阳县城较近的杨家店,跟随大人躲避日伪军组成的治安军进行大扫荡时,藏在偏僻邻村亲戚家室里屋,闷坐长久不已,气愤之下,在地上捡起的纸烟合上写下一首无题七言诗——
        闷坐室内自沉吟,暗想残暴治安军。
        只知对民行奸恶,那知暗中有天神。
 ——《无题》/高平1941年( 9岁)

         就是这首四行《无题》诗,不经意被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父亲看见而惊喜得发出声后,随即被在场的亲朋好友们传开了去,便在当地方圆成了小有名气的“神童”。于此,如果我们常说的“愤怒出诗人”属于实践性箴言的话,高平先生当年这首九岁《无题》诗的产生,无疑是生动真实的例子了。如果这首诗也还写得实在不错的话,在先生高达91岁寿龄人生之路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也便当从这年此刻无邪童心愤怒日伪治安军大扫荡时的愤怒儿童诗人开始,在家乡邻里亲友口口相传不断并保存了下来的七言神童诗,历经岁月考究检视,风雨人生历练途中,到后来成大名鼎鼎的中国诗人晚年收集编入他的古体诗集时,其诗人愤怒之时便是诗作诞生之日。那么,该日也便是中国当代文学常青树高平先生,文学初心与作品于世的共同诞生日,也是先生长青树文学根脉成长发芽与花朵绽放重叠显像的千里足下日。如此,在先生整个的文学创作之路从1941年开始作记,至2019年7月,中国作家协会“为褒奖对新中国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特颁发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周年荣誉证书”止,为时则是78年之续。
        如果放弃这个值得牢记的作品问世年不计,把起始年确定于1947年先生在济南师范读书期间发表散文《秋夜》于《华光日报》上的时间定为起始年限,也就都是72年纵深长度了。
        这年,先生整整87岁。距离大限2023年12月20日4年零5个月。也即距离拥有长达76年文学创作生活岁月常青树的标杆还有4年5个月的路途。
        而就在这期间,先生笔下仍然有一首首诗作、一篇篇文论不断出炉,单是在各类纸媒发表了的就有数十上百篇首,又新出版专著三部,同时还有入典作品的亮眼事实,充分显现着先生宝刀不老、创作常青树的翠绿丰满和高大形象。若抛却新冠最严重时的20至21年不计,单是后两年在《文艺报》(北京)《今晚报》(天津)《诗歌地理》(香港)《飞天》《三峡文艺》甘肃日报、兰州日报等报刊的发表统计,就会令我等因其难以想象的高产创作数量而折服。进而崇敬有加,五体投地。这里我从2022年1月6日,先生在网上发表新诗《病中吟》始记,到2023年2月20日在《文艺报》报发表评论《“非诗化”的现状与未来》,23年5月网发诗作《写在母亲节》和11月16日善举之下,本年度唯一推转予我关于帮助临沂市人民医院重号病人王竞成求助微信时间,其实距离先生大限只四天了!
        倘若我们再回到1941年产生神童诗《无题》的上限计量,先生高大躯体承载风情岁月时代雨霜的诗文诞生时段,则是满满的82年矣!
        至此,我们暂不报告先生在世后三年内的笔耕成果,而顾影弥足,悉数先生近80年来,起伏跌宕在文学艺术征途上的斑驳光影与沉甸甸的成果,再度晓瑜社会受众,当是对先生最好的念怀了。



        公元1949年7月,17岁龄的高平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文工团,接着随部队进军大西南。历任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室创作员、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学创作员,先后奔走在康臧、青藏公路,西藏雪域8年,从事战地生活体验与文学创作。
        1950年他在《边疆文艺》10期发表的长篇叙事诗《紫丁香》收入1949至199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其中的《走向江水》一章收入王蒙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新中国60年文艺大系诗歌精选》。
        1951年4月,先生开始步行入藏体验采写,随着时间的深入与地域的扩大延伸,在“热血挡寒风”中创作出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为行家称道,人们喜好的西藏风情高平风格的好诗。每每进入诗歌史典。
        1953年在《打通雀儿山》的战地创作诗及其后来被定义的属于“老西藏精神”,先生获共和国交通部二等功臣而参加了解放军英模团“五一”天安门观光。诗作《打通雀儿山》被谱曲唱遍军内外祖国大江南北,上海还灌制了唱片,在全国发行。随之,先生被借调解放军八一电影厂,直接留北京参与和徐怀中、王冰等合作并完成康臧公路电影纪录片脚本创作工程。该影片最后定名《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1956年获第九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报道纪录片奖。
        1953年创作成功,1954年5月号《解放军文艺》发表的《阿妈,你不要远送》等诗作,得到已供职该编辑部后来成为大诗人的编辑李瑛等的看好,本人成为了杂志社特约撰稿。诗作《阿妈,你不要远送》,文句纯粹动情,节奏明快舒朗,至今读来感人情深,是地道的战地军民鱼水情诗作,先后收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1951—1979年诗选》、1981年8月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诗选》、1983年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美丽西藏可爱的家乡》、1984年12月西藏出版社《纪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30周年文献集》和《西藏歌舞》。全诗为——
        雷雨响在山头,
        红旗迎着狂风。
        我们要出发了,
        阿妈,你不要远送!

        松开我的手,
        放开我的战马,
        记住我们的名字,
        不要过分牵挂。

        啊,暴雨打湿了你的衣衫,
        狂风吹乱了你的头发,
        前面雪山重重,
        阿妈,你不要远送!

        多少个下雪的日子,
        你给我们送饭送茶。
        多少个寒冷的夜里,
        你在我们的床前燃气炉火!

        我们要走了,直向西方,
        要把宽阔的公路修到祖国边疆。
        从拉萨撒的街道,到天安门广场,
        阿妈!你都可以自由来往。

        在公路经过的地方土地和黄金一样,
        牛羊会越来越多,姑娘穿上彩色的衣裳。
        孩子们愉快地走进学堂,
        新的城整亮起点灯,夜里也不落太阳!

        远处的树林上空密集着云层,
        阵阵闪点显出了阿妈的身影!
        我们向他摆一摆红旗,摆一摆红旗,
        阿妈,你不要远送!
            ——高平/1953年作,发表于1954年《解放军文艺》5期
        1955年3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为22岁龄的先生出版了处女短诗集《珠穆朗玛》。
        1956年发表的诗作《明月出草原》入选共和国作家协会首次选编的《1956·全国诗选》。这年5月,远在西藏战地采写的先生,从拉萨带着行李坐军用大卡车,赶行了12天到达重庆,出席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认识或重逢了沙汀、李劼人、蹇先艾、段可情、曾克、洪钟、高缨、孙静轩、陆棨、王余、方敬、白航……等作家与诗人,成了同辈的忘年交诗友文朋。而时间也佐证了先生也属于这批全国性文学人的历史身份。
        1957年这年,是先生携带穷苦农奴人间那纷飞的大雪登上中国诗坛高端的一年。夏季,先生在全国众多文学大家看好的国刊《人民文学》5、6期合刊发表了长篇叙事诗《大雪纷飞》,随即引起中国文坛反响,历史地确立了高平在中国诗坛的诗人地位。不久,作家出版社直接向先生致信出版《大雪纷飞》单行本,得到喜出望外青年诗人高平的积极配合:应出版社提示,在加进已发表《紫丁香》和《梅格桑》两首长叙事诗后,如时交给作家出版社。
        8月,重庆出版社为先生出版了第二本短诗集《拉萨的黎明》。这本诗集便是先生这年年尾或1958年春与诗人李瑛于北京交换《《天安门上的红灯》诗集的永久性纪念。诚如先生在2019年3月为93岁高龄辞世的诗人李瑛诗文送行时,在《三月的哀思》中所写:“你赠我《天安门前的红灯》,我送您《拉萨的黎明》”……
        这年先生发表的短诗《致田野》选入《1957年全国诗选》。
        1958年6月,作家出版社为高平先生出版的《大雪纷飞》以首印9000册,二次2000册数量在全国发行的同时,还出版了他的第4本诗集《川藏公路之歌》。
        至此,先生命运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是:他在收到《大雪纷飞》样书时,已被补空缺定成右派而在甘肃某农场接受改造。让他格外伤情的是,收件人名上写着“高平先生收”中的先生二字,连同惯常的“同志”呼叫声,在当地早已离他而去了。
        然而叙事长诗《大雪纷飞》的诞生,对中国叙事长诗歌写作的影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的开拓性价值,岂非不容忽视,而是早为文学大家共识,被文学史钦定。《大雪纷飞》发表后的当时,就引起了文坛评论界的注目,而且《文艺报》已发排了评论文章,但在获悉高平成右派后,未敢发出而临时撤掉了。到21年过后的新时期伊始,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发表在1979年《文学评论》第4期上的题为《和新中国一起歌唱——建国三十年诗歌创作的简单回顾》长文,在《天边涌出灿烂的星群》一节中首次恢复了对高平的评论,强调 “《大雪纷飞》不容忽视。” 并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大雪纷飞》 “是当时出现的具有开创性的一首长诗。”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西部文学研究所孙克恒教授认为 “《大雪纷飞》像开放在五十年代中期新诗园地里的一朵奇异的鲜花……在诗的艺术表现上,也有大胆探索与创新……应该属于建国后产生的优秀长诗之列。” 洪子诚说 “它表现了高平对他所表现的生活所达到的认识的深度,也较突出地反映了他艺术个性的某些重要特征。” 陈斐琴、杨国宇说它 “如怒江一泻千里,倾吐了诗人对藏族人民的苦难的满怀同情,和对社会不平的满腔义愤,摇动读者心旌。” 杨仲凡、郭国钧说它具有 “情牵魂绕的艺术魅力”。邢英、常文昌说 “《大雪纷飞》丰富了当代叙事诗的创作形式,对当代诗歌的贡献是独特的”。张治维说 “《大雪纷飞》,通过描写央金姑娘支差路上对情人江卡的思念,控诉封建农奴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灭绝;”朱向前品评说 “全诗既没有悲欢离合的曲折情节,也没有精心雕琢的华丽词句,只是平白如话地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诗句却蕴含了感情的冲击力。”
《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载文:《大雪纷飞》“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深沉而忧郁,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少女央瑾的心路历程。……这是一首在50年代堪与《阿诗玛》、《孔雀》媲美的优秀长诗。”
                      (上)
             作者系甘肃省白银市文联退休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