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5 更新时间:2024-05-29

桑榆晚景读书忙

◎孙云峻

        不久前,按照农村的传统风俗,家人给我做了个八十岁的抢生日。
        在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儿女辈、子孙辈乃至重孙辈的也来欢聚一堂,仿佛这才让我意识到,已经四世同堂,自己的确是老了,时光更加金贵,幸福生活应倍加珍惜!
        过去的一年,我的须发更多更白了,这是大家一致的共识。又多了什么呢?一位亲戚叹息了一声,指了指,说:“你看看,又多了堆书!”是的,不管我到哪里,在哪里生活,书籍就跟我到哪里。过一阵子,床头上,饭桌旁,书案上更甭提,都有一堆堆一摞摞书搁在那里。这大概就是我生活环境的特色。油盐酱醋茶是生活,读书也是生活。我有鸿福,这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读书上学到后来教书育人,天天跟书籍打交道。于是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我就像离不开水的小鱼,离不开阳光沐浴、雨露滋润的禾苗,生活就离不开书籍,一直到现在。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过去的一年,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第三、四卷、《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二卷、二十大文献;拜读了曲师大原孔子学院副院长、著名孔子专家、儒家学者骆承烈教授的《孔儒春秋》(上、下)《中华传统美德》《乐山集》(上、下)等最新论著和山东大学文史哲和高等儒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导师徐传武教授写的《刘桢研究》等最近著作,还有儿子从济南给带来的小说《梨花魂》、散文集《俺们那个村》《我的老师》《沂蒙山》,还认真阅读了我的中学同学、装甲兵某部师长退休后汇编的《家和万事兴》《子女道》《夫妻道》《老人道》等六部书,阅读了济阳职工培训中心原负责人孙厚德同志撰写的《济阳史话》,拜读了诗人司文华老师的诗集,学习了著名学者李惠广老师的著作《闲话蒿庵》《论语—熟语百例浅解》,最近还阅读了二儿子孙永泽给买来的著名作家孙犁先生晚年的散文集,祝宝龙老师的《千古诗词》,认真阅读了《梁家河》等著作和中医养生书籍,共阅读学习四百多万字。这些书不仅提供给了我丰富的精神食粮,更极大地提高了我耄耋之年的生活质量。
        怪不得来给做生日的亲友说我长得少相,面色红润,童颜鹤发。的确,就是因为读了这些科学论著、进步书籍,才使我这一体多病、每况愈下的老年“病恙子”,枯木朽珠,犹如枯木逢春,柳暗花明,焕发青春活力,生机勃勃不服垂老。
        当曾外孙女用稚嫩而甜甜的童声给我唱“祝您生日快乐”的歌词时,我真得乐不可支。这种快乐,不仅为曾外孙女的聪颖、乖巧、伶俐、可爱,也不仅仅是亲戚和子女们百忙中赶来给我祝寿,更重要的是我生活在伟大国度的幸福时代,生活在当今热爱读书的浓厚氛围中。
        有人哀叹“老来难”,有人诉苦“人老讨人嫌”,我却未致苟同。好胳膊好腿的,只要老来没有特重大疾病,便可力所能及,发光发热,尽可能做到自力更生,老有所为,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有人说我“乐天派”,那是过奖了!人活一口气。活着,就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服老的那股志气,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进取奉献精神,就要有“为别人之先、福别人之后;累他人之先、乐他人之后”广阔胸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做到这些,才算得上真正的“老来享福,快乐无穷,幸福无疆。”
        亲友家人见我在那张窄小低矮的书桌上,尚摆有未完稿的纸笔,有的说我这简直在“玩命”,说我“吃喝不愁,偌大把年纪了,身体又有几种疾病缠身,这么拼命干,不知道心里咋想的,放着清心不清心,图个啥哩?”他们一时不明白,可我心里亮着灯似的明亮清楚:光我个人活得舒服不是真幸福,光我自己活得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建设新农村,不能没文化!我正在义务给一个乡村民间业余文娱演唱团编写文艺节目:一、表演唱《老两口学习二十大》;二、快板《亿万人民心向党》;三、东路梆子《唱响新农村》。莫大善焉,何乐不为?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跟我每年的生日相隔,差不了多少天。每当老来过生日的时候,我总忘不了2009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我的家庭被评选为“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在省城领奖的情景,总结自己一年来读书用书的情况,把一辈子“读万卷书,做万件好事”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
        书籍是宝贝,读书更可贵;倘能学致用,阅读得精髓。不管书籍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只要爱读,开卷必有益。我把有书读,当成幸福事;把能读书,当作愉悦事;把多读书,当作快乐事。学海无涯,书林浩瀚,读书学习,其乐融融,生活幸福,桑榆胜景。老年能常读多读好书,不但生日快乐,而且天天快乐,其乐无穷!莫道桑榆晚,夕阳一片红。           作者系城区居民